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少年自杀现象不仅反映青少年期本质特征所主导的行为缺陷,更重要的反映着全球性现代化盲点所带来的社会风险。青少年自杀是可以通过建立心理—社会模式加以预测和预防的。而社会环境、教育方式、减压模式和公共政策等则形成青少年自杀预防的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当前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最广泛地动员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力量,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人生道路,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是防范青少年自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现状,分析适应不良与考试焦虑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适应不良问卷、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和自杀意念问卷,对5721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疫情下青少年自杀意念检出率为30.88%,明显高于疫情发生前的检出率;适应不良和考试焦虑显著正向影响自杀意念;考试焦虑在青少年适应不良与自杀意念关系间起调节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为青少年自杀风险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启示,疫情下学校、家庭与社区加大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注,集合各方力量提高青少年的适应能力,降低考试焦虑,将有利于缓解和降低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自杀是心理危机发展到极至时,在缺乏社会支持和干预的无助状态下发生的自我毁灭行为。它既是人生的悲剧、家庭的不幸,又是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自杀的发展趋势 目前,人们对青少年自杀出现的新情况缺乏深入的研究。现时青少年自杀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其发展趋势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高危扩群趋势。应当指出,在青少年中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自杀高危人群”。所谓青少年自杀高危人群是指产生了自杀意念的那部分青少年。近年来,青少年自杀高危人群出现了“扩群”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想到过死,或有过自杀的“念头”。虽然处于自杀高危  相似文献   

5.
浅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因素及其危机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有必要将"危机干预"的理念和机制引入我们的生活,在分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几大来源的基础上,提出对青少年进行自杀的危机干预的对策,即建立自杀危机干预中心,为有自杀倾向的人提前提供有效的心理治疗,建立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呼唤更多的人文支持和关爱,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强珍爱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与试图自杀的研究依旧落后于成年人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不过,20世纪肋年代以来,我们已经看到在这一领域研究兴趣的增长,这种势头在美国和欧洲尤为突出,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自杀在健康与福利事业中构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英国,自杀目前是导致15~24岁青年人死亡的第二位原因,美国的情形与此类似。这些情况已在关于青少年自杀及试图自杀日益增加的研究论著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在青少年自杀研究上存在着三种基本的理论视角,即个性发展的视角、社会结构的视角与社会文化的视角。在青少年自杀防治上存在三种主要的干预模式,即危机调适模式、生态模式与三级自杀防治模式。在青少年自杀问题日趋严峻的现实背景下,总结与借鉴这些理论视角与干预模式,对于有效地开展青少年自杀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杀意念反映了个体的自杀风险,探讨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自杀预防与干预工作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19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量表、累赘感知和归属受挫在内的人际需求量表(中文版)与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通过SPSS22.0与Mplus 8.0软件进行中介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有五。一是女生自杀意念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二是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累赘感知、归属受挫与自杀意念四个量表的评分均两两相关,三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可以正向预测自杀意念和累赘感知,累赘感知可以正向预测自杀意念,累赘感知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四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累赘感知→自杀意念”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累赘感知→自杀意念”受归属受挫调节,五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仅在归属受挫高分组学生中有显著表现。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杀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自杀的原因主要是:极端冲动;对"死亡"的曲解及家庭矛盾。其对策是国家、企业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管理与监控,大力发展绿色网络游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生命观;家长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转变家庭教育方式;青少年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我国青少年自杀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青少年自杀现象的频繁发生,在社会各界积极开展防治实践的同时,我国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断涌现和深入.近10年来,研究已从现状描述进入到多角度的理论研究,但在研究概念的准确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视角的多元性、研究建议的有效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