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矫正是对社区服刑人员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在引导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生活上起积极作用,但没有围墙的监狱监管难度大,如何管理成为待实践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静 《人民调解》2009,(3):31-32
为了加强对北京朝阳区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到位.实现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和脱管失控率的零指标.朝阳区司法局对全区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区里统一办班培训教育与司法所具体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成立后.于去年7月29日至9月18日分8期对全区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法制教育培训。全区共有100名社区服刑人员参加了法制教育培训.占全区实有社区服刑人员的12.9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多省市县对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经商务工制度构建进行了多方位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效果。但2012年1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作为上位法出台后,其第十三条的规定使省市县关于社区服刑人员外出专门文件相当部分失去效力,对该制度的构建产生了不利影响。必须重视社区矫正的严肃性和惩罚性,避免社区服刑人员因外出经商务工而脱离监管,因此在立法层面上应尤其注意通过分类管理、委托或异地监管等途径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12,(1):42-43
为认真贯彻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加强对流动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近期,我厅选择无锡、镇江、泰州、宿迁四市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全省相关情况开展了调查摸底。在对调研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加强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崭新职能,也是一项严肃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我区社区矫正工作两年多来的管理实践表明,剥权类社区服刑人员是最不好管理、最不服从管理的一类对象,其矫正质量问题成为制约我区社区矫正整体工作稳步推进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分析矫正剥权类社区服刑人员难的原因,提出如何提高剥权类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质量的建议。一、实施矫正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温州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从2006年6月开始,2007年全面铺开以来,遇到了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社区服刑人员难以管控等困难,为破解这些难题,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平台,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有效预防和减少他们重新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上海市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为例,通过对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从社区服刑人员所具有社会性别特点的事实出发,研究和探讨社区矫正中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提出并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根据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针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该在微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方面和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性,实施分类矫正,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江阴市申港街道司法所自2005年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已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13名,其中64名已顺利解除矫正.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在坚持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社区服刑人员的同时.采取“以心暖心”的工作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以此来促使其安心改造和悔罪自新。  相似文献   

9.
王立胜 《人民调解》2009,(10):20-21
山东省青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矫正工作,积极采取社区矫正工作“1363”措施,强基础、重规范、抓质量、求实效,有效预防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市12个镇(街道)全部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共接管社区服刑人员820名,矫正期满解除矫正257名,现有矫正期内社区服刑人员563名,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均思想稳定,人心思进。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青田县司法局腊口司法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一直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发展。一是按不同等级进行分级管理。根据《浙江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考核暂行办法》关于分级管理及处遇的相关规定,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表现、所犯罪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2004年5月开展以来,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问题逐渐显现。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具备一般犯罪的显性特征,也有其特殊性,既与社会背景、自身原因有关,也与矫正改造因素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海淀区试点工作以来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以期对防范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11,(11):45
为净化社区服刑人员心灵,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使其在接受社会给予的同时学会回报社会。近日,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司法局在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隆重举行了"回家之路"社区矫正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教育活动分社区服刑人员创业励志报告会和《回家之路》情景剧演出两部分。创业励志报告会  相似文献   

13.
许振奇 《中国司法》2011,(11):71-77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很大的国家,有约7亿人口生产生活在约100万个村庄。作为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我国的现有社区服刑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截至2010年3月,全国已试行社区矫正的地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303234人,其中属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212833人,占70.1%。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2016,(1):41-42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湖北省司法厅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特点,建立健全教育矫正模式,促进了全省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2009,(7):17-17
北京市昌平区社区矫正服务中心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注重用“真心、爱心和热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着力解决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心理和就业等问题,取得了实效。目前.在昌平区矫正服务中心的协助下.全区管理的371名社区服刑人员。无脱管现象发生.无一人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作为特殊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服务,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担负着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法治纵横》2014,(4):32-32
记者近日从司法部获悉,2013年,全国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保持在0.2%左右,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特大案件。截至去年10月底,各地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66.5万人,累计解除矫正100.7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65.8万人。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承德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承德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对符合手机GPS定位管理条件的919名社区服刑人员实行了手机定位监管,有效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监狱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监狱在对服刑人员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在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工作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在监禁场所分类、改造力量分类上进行创新,实现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这一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12,(3):83-87
2011年,社区矫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司法部的部署安排,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为契机,以法律制度和机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全面落实社区矫正措施任务为主线,以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