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法学教育——口号背后的困惑 如今,国内许多法学院都提出一个口号:“培养跨世纪法学家。”但是,有多少学生是为了当法学家而进法学院?又有多少学生在走出法学院的时候就成了法学家? 当今社会并不存在一个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家阶层,法学家首先是法律职业群体的一员——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和法学教师,而法学家的养成主要是靠个人潜心努力,而不是法学院教育。既然如此,一个声称要培养法学家的法学院,其实并不明白它究竟应该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而争辩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匠”、还是培养法学家,其实是在为一个虚构的问题在消耗智力。  相似文献   

2.
论作为"制度"的法学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法律职业为限制性的职业,目前两大法系主要国家都在制度上将法学院教育作为进入法律职业的第一道门槛;法律的技艺性、智识性和一定的神秘性及其规范特征决定了法律职业必须具备共同的职业素养,凭借法学教授、法学图书资科和法学院的社区生活三要件,制度性法学院而非仅仅作为场所的法学院培育这些素养并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我国现实呼唤在制度上确立法学院教育的门槛地位,建设胜任于培育法律人的制度性法学院。  相似文献   

3.
美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养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法学教育是普通法传统下三年制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美国法学院力求教会学生学会在广泛学科领域中进行法律分析、掌握法律技能和理解职业价值。美国法学教育也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批评,有人批评法学院是否有效地为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提供了充分准备。本文对美国法学教育作了概括介绍,分析了美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对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所提出的批评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诊所法律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言5年前世纪交会之时,诊所法律教育———一种崭新的法学教育模式———走入中国,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诊所法律教育发端于美国。它借鉴医学院诊所与临床实践的教育模式,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件中代理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所需要的法律服务。诊所法律教育是法学院学生在对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日益不满、积极要求实践性法学教育和为社会服务的渴望日益增长的推动下所形成的,是法学院在社会对法学院毕业生的能力诸多否定和批评的情势下,对法学院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检讨和修正的结果。诊所法律教育是法学…  相似文献   

5.
《法学研究》2004,26(2):160-160
一、历史与现状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80年,是改革开放后创建较早的法律院系之一。二十多年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求真务实、争创法学品牌”的发展方针,为本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务人才。 法学院现面向全国24个省市招生。其中,每年招收本科生500余人,法学硕士60余人,法律硕士150余人,成人教育招生700余人。  相似文献   

6.
法学教育在美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最好的法学院和最先进的法学教育方法都产生在美国。美国在自身的法学教育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法学教育的理念、方法、观念、模式等,为其他国家的法律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其法学教育的历史、法学教育的定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安淑珍 《中国司法》2009,(12):101-103
法学教育是我国实现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法学院的数量数以百计,法学院的学生数以万计,但是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很严峻。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十分明显,法学专业学生连续几年就业率在调查专业中处于倒数的窘境。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其法学教育如何能走出困境,真正办出特色,笔者认为,诊所式教学在独立学院推广及应用是我国法学教育中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所一流的法学院必须有自己的法学图书馆。法学先辈孙晓楼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撰写的《法律教育》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国外著名的法学院和法律图书馆的藏书,将法学图书馆列为法律学校应有设备之首。他认为,法学院图书资料是法学院学习重要资源,它是影响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没有法学图书馆,则使学生以教师课堂讲义为成长的唯一营养,在有限的学时中,一个水平再高的法学院教授也无法提供像图书馆那样富足的营养。而我们山大法学院就拥有这样法学图书馆——它就是法学院资料中心。  相似文献   

9.
1983年12月,司法部、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座谈会。座谈会认为,高等法学教育,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恃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和发展的成绩是显著的。截至1983年8月,全国已有全日制高等法学院系35个,在校学生已达一万一千余人,法律专业教师一千四百多名。最近两年,各政法院系已向国家输送了本科毕业生二千七百余名,并且已经有了一批我国自己培养的法学硕  相似文献   

10.
法学教育:反思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笔者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自己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法学教育。从培养法学人才的角度来看,大学法学院教师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就是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从广义上讲,包括针对本科、研究生的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也包括社会上非在校成人的法学教育以及在职法律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笔者在文章中所谈到的法学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法学教育。笔者1986年研究生毕业以后,一直在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这期间,也从事过律师实务(包括诉讼与非讼法律实务),因此对法学教育以及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的关系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这一经历也有助于笔者对法律实务人才需要的理解。笔者在从事法学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与法律实务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部门、国家行政机关的相关部门等)就法律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沟通,听取来自实务部门的意见,因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直接的了解。众所周知,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技能的法律  相似文献   

11.
In the face of pressures to expand the rule of law, in 2004, Japan introduced a new law school system in order to produce more and better qualified lawyers. This article explains why the new law school system solution was selected from among other alternatives such as reforming the national bar exam, abolishing mandatory legal training, reforming existing legal education, or redefining the jurisdiction of lawyers. I argue that the law school system was adopted because the legal establishment co-opted pro-law school scholars and other reformists. Although American-style law school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Japan, power has not yet shifted entirely from the legal establishment to the pro-law school scholars; while the legal establishment may no longer have absolute control of the Japanese judicial arena, it remains powerful because it successfully co-opted pro-American elites into judicial reform. By analyzing the case of the Japanese law school system, this article indicates that transplants of global institutions may often be more symbolic than practical due to co-optation tactics used by powerful local actors.  相似文献   

12.
霍宪丹 《中国法律》2008,(4):27-29,91-95
[引言] 中国法学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成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法律人才和培训法律实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法学教育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日本法科大学院教育制度及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科大学院是日本的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机构。这一制度借鉴了美国法学院教育模式,招收具有多样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开展研究生层次的职业化教育。建立法科大学院制度是日本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扩大法律职业数量和确保法律职业培养质量的目标下,做出的制度选择。日本通过了相关法律,并派遣在职法官、检察官任教,以保证法科大学院具有充分的师资,保证法科大学院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拉开了高教领域法治的序幕,依法治校的实践成如火如荼之势。为实现高校的和谐与稳定,"高校法治"提供了一种理论维度的反思,实现了现实问题的学术化。现行研究存在混淆"高校法治"与"依法治校"、高校法治万能论及价值立场的忽视三种理论误区。只有合理地解析高校法治的内涵才能正本清源、消除歧见,完善高校法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中国法治事业的基础,但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职前职后培训等制度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整体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武汉市司法局的司考数据为基础,对司法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同时对法学教育、司法研修和入职后的继续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一条龙式的总体规划,阐明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注重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筛选出合格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不会允许存在任何超出法律限制和约束的权力,学校的权力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法治国家大多为学校的权力设置了种种必要的法律界限,并为教育行政相对人受到教育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侵害时提供了权利救济的方式。但我国目前有关教育纠纷解决的方式存在着诸多程序和制度上的缺陷,使得教育行政相对人不能较好地通过法律实现自己的救济权利。为此,应完善我国教育行政救济的方式,将目前设立在教育机关内部的处理教育纠纷的工作部门独立出来设置教育行政裁判委员会,规范其运行程序及范围,使其更好地解决教育领域内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纠纷。  相似文献   

17.
政法教育形成于1950年代,基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它为政法工作培养专门干部。与政法工作强调政治性一样,政法教育是强调政治性的法学教育,非常重视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纪律教育。改革开放后,法学教育日趋强调专业化、职业化。20世纪80年代,仍继续强调政治性。这与当时的社会治安形势及“严打”刑事政策有一定关系。1990年代以后,政治性在政法教育中日渐淡出,法学教育趋向服务市场经济的专业化。新时代的治国理政,在法治领域创造了一系列新实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深入政治领域,国家和社会治理广泛纳入全面依法治国范畴,涉外法治深度关联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这些实践造就了强调政治性的大法治工作格局,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催生了新政法教育。党内法规学、纪检监察学、国家安全学、社会治理法学等新学科应运而生,人权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学科应需更新。新政法教育与专业化法学教育并行,扩展了法学教育的领地。  相似文献   

18.
法律生态化视角下高校贪腐的预防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生态化关于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立法倾向上以预防优先的观点对于目前我国高校腐败的预防和治理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高校腐败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不仅是依法治校、教育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极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个重要法治课题。  相似文献   

19.
The part-time employment of full-time law students is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contemporary legal education. Successful socialization and training in law are presumed to require the undivided time, effort, and commitment of students. Part-time employment, therefore, is commonly believed to siphon those scarce personal resources away from the central task of legal education. This multi-school study of a sample of 1,370 law students attempted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t ways in which employed students were differentiated from nonemployed classmates in finances, attitudes, and uses of time, and whether type of law school and student's year in school had effects on patterns of student employment.
The incidence of part-time employment, while strongly related to personal financial resources, was found to be equally influenced by the type of school attended and year in school. While those settings varied substantially in the degree of permissiveness toward student part-time employment, students employed part time could not be distinguished statistically from their nonemployed classmates in terms of levels of involvement in law school or their levels of morale. Both temporal and attitudinal disengagement from law school were found to be commonplace among upper-class students in all school settings, but part-time employment did not appear to contribute to it uniquely.  相似文献   

20.
李易坪 《法学杂志》2020,(5):121-130
学术瑕疵类、学术垄断类失范行为之所以普遍存在,与科技伦理教育观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的科技伦理教育主要存在法治意识淡薄,忽视培养具有法治思维的科技伦理专业人才,以及缺乏法治化制度保障等问题。然而,法治思维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思维,具有将其引入科技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实现规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以净化科技伦理生态的道德理想,需要在科技伦理教育的过程中中融入法治思维并凸显法治作用,从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法治屏障。所以,法治思维视域下科技伦理教育观的完善应从德法并重,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应以法律规制为主,且科技伦理教育中亟待重视法治思维的培育等方面着力;法治思维视域下,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对于科研人员科技伦理教育观的培育应从增设科技法和知识产权法课程,强化警示教育,且在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学术研究和立法规制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