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时效制度,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果的法律制度。传统民法一致认为,民法设时效制度,着眼于维护社会公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因时效期间届满而发生与原权利人利益相反的法律效果。笔者认为时效制度的实质,仍在于对民事权利的  相似文献   

2.
取得时效源起于罗马法,与诉讼时效共同构成传统民法中的时效制度。我国民法虽在体例上继承了大陆法系的传统,但在制度设计上却抛弃了取得时效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法制度中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进入90年代,多数民法学者对取得时效制度的设立也由否定论转为肯定论。梁彗星、王利明的物权法草案纷纷勾勒了取得时效制度,但在制度的构成和适用上尚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取得时效制度对于完善我国民事立法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价值及立法依据 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一项古老而重要的物权制度源于对罗马法中所奉行的"任何人不得将大于其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的利弊取舍.由于前者倡导所有权为神圣不可侵犯之权利,在18世纪及19世纪之初适应了当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保护个人的自由和利益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平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过于注重个人权利而忽视社会利益的偏颇,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日渐产生负面效果.因此,物权的价值趋势开始从"以所有为中心"向"以利用为中心"转变.善意取得制度正是迎合这样趋势,以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观念为基础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论时效制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效制度作为以时间因素限制民事权利的民法制度,其负载的价值取向是隐含的,不易为习惯于道德思维的中国公众认知和认同,必须对其正当性进行理论阐发及论证,修正有关偏见和误解。时效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安全性和效率性.它不仅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稳定和提高经济效率,还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公正,对塑造现代交易人格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又称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指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对因遭受犯罪侵害而造成的损失,如果不能从犯罪侵害人处或其他途径获得赔偿时,有权请求国家予以补偿,并由国家以发放补偿金的方式给予补偿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冯桂艳 《求实》2006,(Z1):110
取得时效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它是指无权利人以行使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地继续占有他人的所有物,经过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间,即依法取得其财产所有权或者其他财产权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在第7章第135条到141条规定了诉讼时效,但却没有取得时效的规定,这一现象延续至今。2002年12月17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该草案在总则编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但尽管如此,学界仍有很多人对规定取得时效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我国民法应建立取得时效制度。一、建立取得时效制度之原因分析(一)是稳定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7.
日耳曼法中有关善意取得的雏形即“以手护手”原则,与罗马法“发现己物,我即收回”原则相比较,均注重保护原物权人利益。随后在商品交易频繁发生的社会,日耳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被重新定义,最终形成当今的善意取得制度。由于不动产采用登记的公示方式,将不动产纳入普遍意义的善意取得制度后,造成了与动产善意取得的诸多差异。如何处理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关系,我国应将对不动产交易的保护从善意取得制度中剥离,并借鉴德国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原则,形成我国动产适用善意取得,不动产适用公信力原则的区分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8.
善意取得制度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中一项历久弥新的重要制度,是保护交易安全、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设计。善意取得制度有其严格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范围、无权处分、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是善意的、完成了所有权转移的形式要求、必须通过交易行为等。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所有权同时原权利人丧失财产所有权。留置权适用善意取得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霞 《求实》2009,(Z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协调好其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不断出现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环境损害纠纷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受害人的弱势地位、经济至上主义泛滥、污染  相似文献   

10.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构建个人信用制度不仅能够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而且有利于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个人信用制度的紧迫性及现状,并对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实践部门探索的解决刑事案件的新途径,不仅有利于有效化解矛盾,提高犯罪预防效果,还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在我国推行刑事和解制度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法律基础、刑事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刑法中的侵占原本起因于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对财产侵占纠纷的处理应尽可能在民事责任内实现。现行民法中的时效制度与刑法中有关侵占罪的追诉时效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时效制度的这种冲突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必须对相关的时效制度作出调整,使其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构建者,而不是唯一的构建者。也就是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要受到农户成本收益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影响,是由政府、农户和定点医疗机构三方博弈决定的。因此,调整这三方的成本收益结构,要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农户和定点医疗机构三方的成本收益,从而加以系统的解决:一是要强化政府的责任,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二是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三是改革农村卫生体系,强化三级卫生网络,规范药品流通体制;四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共济意识和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因而该制度业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所确认.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在整体上实现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化.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探讨也未尽完备.如何建构我国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理论,从而为其立法化进行理论准备,就成为民法学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魏丹枫 《世纪桥》2014,(4):47-48
人事保证本质为一种合同关系,人们可基于私法自治、合同自由原则而设定,即使国家干预,也不能从根本上否认这种民事法律行为的私法效力。基于双方所做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就应该是有效的。这是民法精神的体现。担保法是民事实体法,具有任意法本质,如果某项担保行为未被担保法加以规定,只要该行为没有违反民法的基本原则,就不能得出无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论述了我国刑事证据展示的立法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刑事证据展示主体、阶段、范围、程序及法律责任等项内容,提出了构建我国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马志忠 《求贤》2006,(12):37-38
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实践中,由于对人事争议仲裁申请时效的性质和起算时间以及中止,中断事由等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在时效的适用上产生了一些冲突的矛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影响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进而影响社会秩序的和谐。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在将来的立法中明确规定仲裁申请时效的性质,起算时间,中止,中断理由,仲裁时效延长规定的保留与取消等方面,以完善人事争议仲裁时效制度,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与我国低碳金融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正航 《唯实》2011,(4):78-81
发展低碳经济是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低碳金融是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形式,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持功能。低碳金融制度构建应协同发挥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作用,坚守生态效益优先,注意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并重。低碳金融制度的构建主要包括低碳金融支持体系制度、风险控制、金融监管制度和国家扶持制度等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詹明 《理论导报》2007,(12):55-56
行政权力的日益扩大,极易使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如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从域外经验看,现代法治国家大多把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保障手段。但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尚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这一法律制度的缺失,不利于构建社会和谐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成为当前理论讨论和司法实践的热点。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在的立法上,对诉讼主体、受案范围、举证责任和激励机制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价值取向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追求实体公正、追求程序正义、追求效率价值。《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前者不仅规定了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责任追究时效,而且还规定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期限,因而更广泛更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