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对法庭科学而言,纳米技术的运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空间分辨率达到纳米级的仪器对微量物证进行精确的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分析灵敏度;二是将具备特殊理化性质的纳米材料运用于物证检验,增强了检验的特异性和准确度.具体来说纳米技术可应用于毒物和毒品分析、文件检验、死亡时间的判定、DNA检验、微量物证分析和潜指纹显现等内容.从这些应用领域我们能够看出纳米技术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物证污染是影响物证鉴定结果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现场勘查阶段对人为因素的介入,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污染,提高检验鉴定人员的物证污染防范意识,并采取适当的监测方法和排除措施,可以提高检材质量,降低物证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微量物证是一切以量小体微的存在状况、外部特征以及其品质、性能来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微量物证是物证的一种,它除了具有物证客观性、特定性和间接性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量小体微、不易毁灭、出现几率高、多样性、依附性、隐蔽性、易被污染和丢失,具有分离和不完整性以及必须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检验等特点。微量物证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可以为证实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物证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大趋势是智能化,综合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可对物证进行智能化识别、登记、使用、监控以及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RFID与ZigBee相结合的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可实现自动获取、管理物证实时可控的状态信息,防止物证被盗或丢失,提高管理和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犯罪现场微量物证的形成规律、现场存在规律 ,以及微量物证的发现、采取与包装方法 ,以便使侦查和刑技人员在刑事侦查中正确认识微量物证的形成规律 ,掌握微量物证的发现方法和正确的采取方法 ,充分利用微量物证揭露和证实犯罪。  相似文献   

6.
物证鉴定的核心问题是“同一认定”理论和物证的特征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化问题。物证的特征是物证所具有的客观条件和个人的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个人的知识与实践经验是确定物证特征的主观条件。共性特征和异性特征同属于物证同一认定的评判特征。共性特征决定肯定判断的方向 ,异性特征决定否定判断的方向。物证同一认定具有相对性和矛盾对抗性一面 ,不能把同一认定机械地理解为绝对的“同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同一认定准确率的含义 ,不仅加深了对同一认定理论的正确理解 ,而且树立了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对实践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避免认定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 ,减少错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物证与犯罪现场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证和犯罪现场重建结论,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都可以作为判定案情的依据。物证是犯罪现场重建的基础,犯罪现场重建使物证情景、情节化;物证是重建犯罪过程的“关节”;犯罪现场重建以犯罪分子的动态行为为链条,使静态的分散的间接物证成为有机的证据锁链。  相似文献   

8.
关颖雄 《学理论》2009,(19):107-110,124
技术性侦查的认识起点和活动中心是物证信息,探求物证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性。物证信息从观念层面过渡到操作层面必须依赖物证特征及物证结构作为中介。通过物证信息的解读,技术性侦查系统具备客观的运作依据。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3)
铁路犯罪现场是获取犯罪证据的信息源,是发现与犯罪相关痕迹、物证的宝库。因铁路犯罪现场的构成有其自身的特点,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勘验的重点部位,熟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探索寻找发现痕迹、物证新的方法,掌握对铁路现场具有针对性的固定、提取方法,将已收集到的痕迹、物证进行妥善的包装、送检。这样才能搞好实地勘验工作,收集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从而对犯罪行为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0.
刑事物证照相对比例尺的使用有着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践工作中,由于刑事技术人员缺乏对使用常识的全面掌握和使用方法的总结研究,比例尺应用的规范化进程滞后,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件侦破和诉讼举证。重视和发挥比例尺的辅助价值,应切实保证应用的正确性、有效性,提高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余汶潞  黄佩 《学理论》2012,(12):88-89
痕迹检验技术是同刑事犯罪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准确、可靠的线索和科学的依据。犯罪现场攀爬足迹是在犯罪现场中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是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重要物证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物证作为一种科学证据已在各种司法证明手段中占据首位。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司法部依照国务院有关精神于 1998年开始启动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工作。从各地颁布实施的司法鉴定管理条例来看 ,这些地方性法规对各地司法鉴定工作的科学规范运行和维护司法公正都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 ,这些改革还存在有一定局限性 ,如长期以来反应强烈的“自审自鉴”等情况仍会继续存在下去 ,本文仅就此类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机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专门仪器设备来进行检验以获得相关数据,再对照有关标准,针对有关委托事项和要求,在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后得出鉴定意见。在这过程中经常需要有掌握专门检验技术的技术人员协同参与工作,因此有必要建立司法鉴定行业的技术辅助人制度,并对这样一个与鉴定质量密切相关的职业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为保障司法鉴定工作的质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拆卸钢轨配件,会造成列车颠覆,严重破坏铁路运输安全。铁路线路拆盗、破坏案件对铁路运输影响大,现场留存时间短,现场容易被破坏,因此研究和掌握这类案件现场勘查和痕迹物证的提取与检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法医DNA检验技术主要是应用刑事案件(命案、强奸、恶性械斗、群死群伤、盗窃等)现场上出现几率较大的生物物证来进行认定或排除,为诉讼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据。本文通过作者实际办案经历,来探讨工作实践中如何正确有效应用法医DNA检验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公安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数码相机在刑事技术工作中的运用:(一)现场勘验、检查;(二)物证检验。视频检验方法:视频检验开始时,必须反复观看视频图像,了解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的活动情况,然后找出关键性镜头画面,定格、截图,最好生成无压缩TIFF格式数码照片,把该照片放在图像处理软件上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铁路旅财盗窃案件模拟训练教学属于综合性模拟训练,它是一种设置模拟铁路实战环境,并由教师组织设计、学生扮演模拟实战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接报警、现场紧急处置、现场勘查、调查访问、辨认、搜查、信息查询、审讯、查缉等一系列警务活动的训练模式.模拟训练教学案情设计是核心内容,包括:一是乘警接报警工作,二是侦查人员调查访问工作,三是物证布设工作,四是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五是信息查询和检验鉴定,六是拟采取的侦查措施.最后,还要做好策划模拟训练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足迹检验鉴定中,同一人所穿的不同种类鞋子的鞋底磨损具有相同的特征,可以进行比对检验和同一认定。利用步法特征进行辅助检验时,步法特征的稳定性差、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的特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人负重状态下行走,鞋底会出现平时见不到的擦痕、迫痕及较深的压痕。如果行为人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也会使其鞋印特征产生变异,所以比对检验时分析其行走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侦破旅财被盗案件过程中,依据痕迹物证有时可以串并案件,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刑事技术工作在旅财案件侦破中虽然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只发挥了一部分作用,侦查工作因缺少现场勘查的环节,存在盲区,是不完整的。铁路公安机关要在落实警情就近报告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旅财被盗案件现场勘查机制并采取科学、严谨的技术检验手段,进一步提升破案率。  相似文献   

20.
笔迹鉴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与经济有关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中的笔迹物证成为笔迹鉴定的主要对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笔迹鉴定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甚至无法作出结论,因此,要获得正确的鉴定结论,笔迹鉴定过程中应当注意:第一,确定笔迹物证是否正常笔迹,有无模仿伪装;第二,全面运用笔迹特征,作出正确鉴定结论;第三,注意其他特征痕迹,揭露伪造篡改;第四,提高司法办案人员物证技术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