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中,与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是一个重要内容。一九三五年秋中央北上后,张国焘反对北上,并非法成立第二中央。一九三六年六月张虽被迫取消了第二中央并同意北上,但其反对北上的思想并没有解决。一九三六年七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率领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进入甘肃以后,西北局曾于九月中下旬,围绕红四方面军西进还是北上问题,分别在岷县、漳县、洮州(今临潭)召开过三次会,最后决定北上,实现了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这三次会议就是西北局领导与张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七地八次"会师有:①一、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宁城会师、②一、四方面军先头部队青江驿、界石铺会师、③四方面军总部与一方面军第一师会宁城会师、④一、二方面军先头部队老君铺会师、⑤一、二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平峰镇会师,⑥二方面军总部与一方面军将台堡会师、⑦二方面军六军与一方面军一师兴隆镇会师、⑧西方野战军司令部与红军总部打拉池会师.三大主力会师的宽地域、多次性和时间上的过程性.不能"忘却"打拉池会师.  相似文献   

3.
1935年7月15日,红25军获得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和继续北上的确切消息后,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兼军政委的吴焕先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与红26军会合,策应中央红军行动。红25军先行北上陕甘的行动,强力吸引了围追堵截北上红军的敌人力量;播撒了一路火种,成了党中央和红军北上的开路先锋;壮大了陕甘红军的力量和声威,为党中央和红军落脚陕甘奠定了基础;为中共中央作出落脚陕甘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为党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重新走向团结统一奠定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的胜利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是党的北上抗日方针的胜利。本文试图就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与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10)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完成,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纠正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和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以及制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1936年10月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摆脱了蒋介石百万大军前堵后追的种种险恶境况,会师于甘肃会宁。正当以民族大义为重的毛泽东准备亲率红军,北上延安,促蒋抗战,为新中国的早曰诞生而努力奋战时,张国焘却利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宁夏战役的部署,擅自将红9军与红5军等部,调到黄河以西(史称西路军),实行他所谓的消灭蒋介石盘踞在西北的王牌部队马步  相似文献   

7.
对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从自己所接触到的中共党史教材和文章中,说法不尽相同,如: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说:“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和会宁胜利会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说法是:“一九三六年十月,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8.
草地惊变     
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省西北部雪山深处的懋功地区会师,然后准备过草地北上。8月,两个方面军的红军又混编组成左路军和右路军,分路准  相似文献   

9.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历时两年的长征宣告结束。对于这一重要长征历史事件,党史界、军史界进行了长期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 (一)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时间。主要有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在王明“左倾”错误统治中央时期,在毛泽东已被排挤出中央苏区党和红军领导岗位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主动争取毛泽东参与红军作战指挥;坚持毛泽东的军事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主导地位做出了特殊贡献。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周恩来坚持北上抗日战略方针,协助毛泽东粉碎张国焘的分裂图谋,维护了党中央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在处理西安事变前后,周恩来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贯彻毛泽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会师精神的文化内涵武志元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是震惊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徐向前同志曾说过:“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中国革...  相似文献   

12.
葛沭 《传承》2008,(10):14-15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放弃川陕苏区是张国焘的右倾思想所致,是张国焘夺权斗争的开始。本文通过对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分析,认为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固然有张国焘对形势判断上的失误,但主要是由当时的情况及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需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党的北上抗日方针的胜利王永康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这是党的北上抗日方针的伟大胜利。能否制定一个符合客观...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放弃川陕苏区是张国焘的右倾思想所致,是张国焘夺权斗争的开始.本文通过对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分析,认为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固然有张国焘对形势判断上的失误,但主要是由当时的情况及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需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原由及其历史意义王晋林李东晖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完成了战略转移,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6.
红军时期,我在红六军团政治保卫局当干事,负责首长的安全警卫工作。王震同志是红六军团的政委,是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1935年1月,党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清算了王明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在危急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一、四方面军于6月16日在懋功会师。接着,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两大红军会师后,红军达十万多人,实力大大增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胜利地结束了长征,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这片遍布着红军足迹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8.
程昭星 《今日海南》2006,(10):14-15
自1934年10月7日红一方面军离开瑞金,到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历时两年多,这一时期被称为红军长征时期。红军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史上最纷繁壮丽、同时也是最艰苦卓绝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党组织和红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和政治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22)
正长征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小康》杂志通过报道十名外国人的长征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详实的资料,再次聚焦于"这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通过下面这些数据可以  相似文献   

20.
甘肃,在整个长征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从一九三五年八月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前后达一年多时间,红军的足迹踏遍了陇东、陇南和甘肃的千山万水,留下丁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近年来,党史界对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史研究有新进展,现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将一些新的观点和争论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