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台声》2020,(17)
正偌大的厂房里摆放着几台大型设备,几名工人在车间测数据、操控设备……这是东莞厚街镇的一家传统五金厂的车间。吴梁荣从车间走到隔壁的办公大楼,上面写着"需用物联网公司"的招牌。"台商二代"吴梁荣是这家物联网公司的创始人,而这家传统的五金厂是他父亲一手创办的企业。突破传统打造自己的品牌二十几年前,吴梁荣的父亲从台湾来到东莞开五金工厂。对于吴梁荣来说,接班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22岁那年他从台湾来到东莞,在父亲工厂里从基层开始做起。从生产、研发、销售、财务……几年下来他已经熟悉了整个运作和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2.
周志文 《台声》2013,(10):96-96
我的父亲周清辉是台湾台中市人,1948年从台湾经香港辗转回到大陆。父亲一生中坎坷不平,上世纪50年代离京下基层;60年代被迫到粮站扛了几年麻袋;70年代末在山西大学外语系担任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培养日语人才。他亦是山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创始人之一,主持山西省台联工作10余年,使得山西省台联事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安》2023,(4):38-39
<正>2003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和早我一年来这里当老师的亚斌相识、相知、相爱。一年后,我和他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们的生活甜蜜而宁静。2005年的一天,亚斌突然告诉我,沧州市公安系统公开招考民警,他想去报考,还说,他这辈子当不了兵了,那就当警察,同样是保家卫国!我知道亚斌有个军人梦,他小时候跟着父亲在部队大院生活了13年,他就盼着像父亲和哥哥那样,穿上绿色的军装。遗憾的是高考期间突发疾病,原本是尖子生的他成绩不够理想,和军校擦肩而过,考入了河北经贸大学。  相似文献   

4.
胡适与台湾有着不了的情缘,他最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在台湾度过的,他人生的最后4年也是在台湾度过的,而且他死后,又长眠于台湾。胡适与台湾的情缘还应该从他的父亲胡传说起。胡适的祖上并不姓胡,而是姓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唐昭宗李哗的太子随其义父胡三公南逃徽州,太子为了躲避追杀就改姓了胡。  相似文献   

5.
“哇爱哇的妹妹呀;妹妹哇爱俚……”这是一首情歌,是一首早年台湾民众熟悉的民歌,它抒发了对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爱我的台湾呀,台湾是我家乡……”曾几何时,有人旧曲填新词,唱道:“……我们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兄弟们呀,姐妹们,不能再等待。”多么强烈的诉求,是对祖国母亲的一番眷恋、一份挚诚的爱。曾有一天,父亲告诉我,他1948年回家乡台中拍了一部电影《花莲港》,那首“哇爱哇的妹妹呀”就是影片的主题歌。正因为台湾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因为有这份剪不断的真诚挚爱,在我心中从幼年时就留下了抹不掉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怎样继承在台亲人的遗产编辑同志:我父亲于1948年底随国民党军队去到台湾,1979年退伍后,一直在台北经商,购置了一些房产,积攒了一些钱财。1997年4月11日,我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生。临死前他留下遗嘱,除了他在台湾的子女外,也要我继承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蔡怡 《北京观察》2009,(2):54-55
我出生在1947年的内战时期。小时候父亲对我说,1945年光复后,祖父随铁路部门从四川去了台湾.以后便杳无音讯,是他给你起名为“怡”,意为“心想台湾”.就是希望你心里记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这个长房长孙。父亲早逝,因为爷爷这个“海外”关系,使我们兄妹不能参军.不能入团、入党.甚至连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我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爷爷,真把我们全家害惨了。  相似文献   

8.
高伟 《台声》2011,(5):46-49
黄威廉教授是台湾新竹县关西镇深坑乡人,是定居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植物地理学家。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爆发时,他正在台湾大学森林系求学。“二·二八”起义后,为躲避战乱和白色恐怖,他不得不暂时返回祖国大陆,来到他父亲——著名台籍教育家黄国华年轻时从日本回国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贵州,进入贵州大学农艺系读书。  相似文献   

9.
何渝 《台声》2013,(4):78-79
1988年3月20日,父亲在北京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0岁,骨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父亲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的亲人和战友。自1947年8月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可爱故乡台湾后,父亲一生的夙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重返故乡,踏上故乡的土地,吃上故乡的饭,喝上故乡的水,祭祀祖先圣灵,拜见乡亲故旧……然而所有的这些,都已永远无法实现了。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位集邮爱好者,几十年下来,我们家已是遍地邮票。他将自己的心血点点滴滴地花在了邮票上,邮票也深情款款地承载着父亲半生的回忆,然而,在繁多的收藏中,却没有寄自台湾的实寄封和邮票。花甲之年,父亲想得到台湾邮品的愿望越发强烈。他根据集邮杂志上提供的台湾邮友的信息,一封封地发信,但全部像断线的风筝,使父亲盼望回复的热情一天天冰冷下去.  相似文献   

11.
秦铁这位瘦削的七旬老人,曾是一位远洋货轮的船长.退休后他正在探寻父亲博古的历史轨迹…… “负总责” 父亲在苏联待了三年,他的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都得到大大提高。1930年5月,父亲回国。他先是做了一些宣传工作,后来又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当时父亲只有20岁出头,资历也比较浅。谁也没想到。一些历史契机把他推到了中共最高权力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2.
一字源流奠万华1988年10月,著名的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首次到祖籍地福建寻根祭祖。当时的福建省省长王兆国会见了他。李远哲博士激动地说:“福建省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因为这是我的祖先生活了1000年的地方。”李远哲博士1936年生于台湾新竹县,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可利分校化学系教授。清康熙年间,他的祖先从福建南安渡海到台湾新竹县。李远哲博士说:“我小时候经常在清明节随父亲去扫墓,每次看见祖先的墓碑上写着“武荣”,就问父亲咱们祖先是从哪里来的,父亲只知道我们的祖先从泉州来,与‘武荣李氏’有…  相似文献   

13.
简文华 《台声》2002,(10):42-43
我的父亲简炳田,1921年出生在台湾台北板桥一户农民家庭,兄弟姐妹12个,父亲排行老二,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度过了他悲惨的童年。大叔父的突然去世,小姑姑无奈送人做了童养媳,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未成年的父亲肩上。为了生计,父亲被迫退学,做了一名远航轮上的押船工。父亲说,那时候他就像一叶无根的浮萍,到处漂泊。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杂活、累活,十分辛苦,可是为了能给家里补贴一点生活费,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1949年,国民党对待人的诚心,对待工作的专心,对待生活的爱心,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和…  相似文献   

14.
糍粑(散文)     
新谷飘香喜农家,中秋户户打糍粑,象征团圆意义大,两岸同心望月华。2000年中秋节,父亲去台湾看望生病的伯伯时,我写了这首打油诗请父亲转交给伯伯。伯伯在台湾已经生活了五十余年。澳门回归祖国时,他看了半夜电视实况转播,万分激动,尽兴喝酒,结果血压升高,引发脑溢血。幸亏抢救及时,方脱离危险,只是有半边手脚不及原先灵便了。得知父亲决定中秋节赴台探望他,伯伯回电话说,什么都不要带,拿几个家乡的糍粑就行了。父亲从台湾回家时,带回了伯伯写给我的一首和诗:漂泊游子苦恋家,难忘故乡品糍粑,待到金瓯完整日,普天欢庆大中…  相似文献   

15.
尹赛楠  张玲 《台声》2023,(2):66-67
<正>“在祖国大陆种出台湾的茶叶,就像祖辈们远赴台湾生活,而自己如今又回到这片土地,落叶归根,一脉相承……”从当初对茶一无所知,到如今与“茶”相伴二十载,42岁的台商二代黄启荣,也从那个初出象牙塔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两岸茶文化的“传承者”。黄启荣的父亲黄群和,出生于台湾台中,最初在岛内从事建筑行业。“受台湾经济危机的影响,父亲于2000年选择来到祖国大陆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杜恒 《黄埔》2009,(2):57-57
我的父亲尤广才年近90。最近,他的喜事接踵而来,先是晏欢先生从潘裕昆将军珍藏的照片中发现了我父母亲的结婚照片,接着潘将军的女婿晏伟权先生又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发现了我父亲在缅甸西保战役的立功受奖战报,更令人激动的是近期又联系到了父亲在台湾的黄埔军校十六期同学曹英哲老先生。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专程拜访了在湖北颇有影响的来自台湾的年轻实业家张鸿哲先生。应笔者的请求,张先生在汉口他的寓所介绍了他回祖国内地投资办企业的经验体会。 张鸿哲1955年出生于台南,父亲是个医生。1977年,张鸿哲从台湾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当了2年兵,随后考入台湾联合报系,在《经济日报》当了一名财经记者。在报界干了半年多,张鸿哲又考进了台湾有名的台塑公司。  相似文献   

18.
朱余生 《两岸关系》2008,(10):40-41
王国达1959年出生在台湾,1989年开始到大陆寻找商机。1992年底他在上海七宝镇开创力国针织有限公司,从事袜子生产,至今已15个年头。“我的祖先从大陆移居到台湾已经是第8代了。1992年我从台湾移居到七宝镇,从我算起我是第一代……”回忆这段经历,王国达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19.
邱国伟 《台声》2000,(8):43-43
2000年6月 ,台湾海基会名誉董事长孙运璇先生 ,在阔别祖国大陆54年之后 ,终于再度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这次大陆之行 ,孙先生先到哈尔滨参加了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 ,然后专程回到家乡山东 ,扫墓祭祖 ,探亲观光。孙先生是山东蓬莱人 ,40年代到青岛工作 ,并举家迁至青岛 ,1946年孙运璇先生从青岛去了台湾。60年代初 ,孙先生的父亲在青岛去世并葬在这里。由于身在台湾 ,孙先生无法给父亲养老送终 ,对此他一直深感愧疚。这次回青岛 ,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 ,坚持要亲自到父亲的墓地拜祭。墓地位于青岛…  相似文献   

20.
赖东进,他出生在一间破烂不堪的公庙里,父亲双目失明,母亲重度智障,一家14口靠乞讨为生。从会走路开始,他就跟随父亲乞讨,行乞近20年。赖东进,他是中国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也是一家防火器材公司厂长,得到过120余张奖状,当选过台湾孝亲楷模台湾出版风云人物大奖。赖东进曾经的岁月,汇聚在这本自传体纪实励志作品《乞丐囝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