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进城务工人员是社会转型期产业工人队伍的新生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方面都处于最底层,其合法权益维护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最大限度地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多,他们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把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已有两亿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就建筑业而言,从业人员4000万人中,进城务工人员占3000万左右,其中35岁以下的进城务工人员占80%以上。可见,进城务工人员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理所当然应成为工会的工作对象。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成为今日我国工农联盟的新纽带;他们为城市和家乡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他们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新生力量,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关怀和理解。但是,目前进城务工人员…  相似文献   

4.
王维 《重庆工运》2005,(4):21-22,3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崭新的奋斗目标,它要求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已达1亿人左右,其劳动收入已达5000多亿元,占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加快向城市转移和聚集,进城就业农民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重庆市内的农民工已达300多万人。其中,从事建筑劳务的农民工达100多万,约占全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从事建筑劳务已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几个行业之一,建筑劳务收入也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大批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们依托社区工会,积极探索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已建社区工会588个,工会组建率、职工人会率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正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劳动大军。近年来,南京市总工会依托社区工会,发挥社区工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积极探索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一认识,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社区工会工作的主要对象 最大限度地将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是新时期赋予中国工会的历史使命,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工人阶级队伍团结统一的需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1郾…  相似文献   

8.
农民进城务工是随着改革而逐步出现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针对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以及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本文提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整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至6月,我们组织全省18个省辖市总工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及劳动经济权益维护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对278个企业和1.3万名进城务工人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一、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据统计,全省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7.3%。目前,全省农民进城务工人数达1141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26.1%。其中在外省务工的607万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及构成的主要特征为:1.在企业职工队伍中所占比例较大。在我们调查的278家企业中涉及27.5万名职工,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5…  相似文献   

10.
王维 《重庆工运》2005,(6):27-29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沙坪坝区进城务工人员逐年递增.人数已经突破7万。作为我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其精神生活状况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关注这一社会群体的精神生活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各级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最近,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讨论、个案访谈和分析资料等方式,对我区100名不同性别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其基本情况和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既是劳务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最近,我们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安全卫生情况进行了调研,深感这一问题的突出,进城务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成为进城务工人员“欠薪”问题之外的又一焦点。一、进城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不容忽视目前,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承担了接触有毒有害、高空作业、高度危险的工作,其中不少又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从事非正规经济,成为社会边缘化群体,其劳动安全卫生等经济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护。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伤亡事故的多发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半数以上的事故和2/3的重特大事故都发生在进城…  相似文献   

12.
来稿摘登     
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的建议 河南省总工会政研室杨会卿撰文,就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提出如下建议:1.改革不平等的就业政策,实行就业市场化。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把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重庆工运》2005,(7):35-35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的服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全国总工会关于对进城务工人员要进一步贯彻执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的要求。区总工会贯彻落实《渝中区进城就业农民服务管理试点工作意见》,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围绕区委、区府提出的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城乡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指导思想,结合工会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运》2006,(4):41-41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环境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着力解决涉及进城务工人员切身利益问题,维护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沙坪坝区总工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活动。4月2日上午,沙坪坝区总工会在沙坪坝绿色广场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进城务工人员维权宣传咨询活动。区总工会还组织了区建委、区司法局、区法院、区劳社局四家单位到现场进行咨询、宣传。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市总工会保障部蒲舰部长。区政协主席何泽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正才,  相似文献   

15.
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经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本文拟在吸收总结各级党、政、工会组织和社会各界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经济权益保障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一、进城务工人员基本状况进城务工人员,一般又被称作“农民工”、“民工”、“进城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农民工”、“打工者”等,主要是指其户口仍在农村,但已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城镇或异地从事非农业劳动,以工资等非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群体,…  相似文献   

16.
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身份定位和社会认同在一段时期内还相当模糊,因而造成这一劳动者群体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务工人员,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者。笔者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课题组在银川市对进城务工女职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情况据调查,2003年,宁夏市进城务工人员总数为55.6万人次,总收入为6.7亿元,其中进城务工女职工10万人次,收入近1亿元。农村女性进城务工,既增加了自身收入,也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调查显示,银川地区进城务工女性分布行业主要为餐饮、…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对图书馆的认识不够,无法甚至不敢进入图书馆。图书馆应利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的活动,与各地工会组织合作,向社会宣传进城务工人员再教育的意义,争取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促进企业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再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时代风采》2010,(4):60-60
1月29日,县总工会、县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2010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技能培训班,来自全县50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市建筑业农民工组建工会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组成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这在建筑业尤为明显,他们已成为建筑业生产一线的主力军。把他们尽快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提高他们的觉悟和意识,使其养成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是关系到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鸣钟 《工友》2007,(1):26-28
新洲区委、区政府把占全区总人数20%的20万农民进城打工形成的“转移经济”作为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超常规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根据农民外出打工极需要“娘家”大力支持帮助和依法维权的实际情况,2006年3月28日新洲区成立了“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新洲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中心”办公室设在区总工会,由区总工会负责日常工作。全区17个街镇场、585个村和47个社区分别成立了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服务站”和“维权岗”,形成了中心、站、岗三级维权网络。“维权中心”的建立,对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撷取发生在维权中心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