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从严刑峻法到人性、人道、人权思想,刑法的进步体现出国家在制定和运用刑法中的一种宽容态度。从宽容的角度,从人性、人道、人权思想出发,如果人人都以一颗宽容的心看待刑法中的问题,在刑事政策中体现宽容思想,那么,刑法将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矜老恤幼刑法制度具有严刑本质,同时也蕴涵着人道价值,但并非现代刑法中的人道主义。人道能够作为刑事法治的重要价值理念,但不是刑罚本身的价值要素,对矜老恤幼刑法制度应正确看待其人道价值功能。矜老恤幼的刑法宽容思想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相契合,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对矜老恤幼制度进行完善,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宽容有度、以宽济严,以实现刑法的人道主义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刑法在治理社会确实发挥其他法律手段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刑法在严打中会不可避免侵犯罪犯的基本人权,是建立法治国家的绊脚石.因此,需要理性反思重刑带来的弊端,逐渐贯彻宽容、人道、科学的现代刑罚理念,使我国的刑罚观念上的方向从重刑主义向轻缓化和人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6年开始实施《澳门刑法典》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刑法的人道主义原则,但整部法典却贯穿着宽容及人道精神:废除死刑和无期徒刑、自由刑单一化、保安处分法定化、刑罚目的人道化、刑罚种类的道义性、刑罚适用的宽缓性等都充分体现其人道主义。这种立法思想和刑法价值观念有助于构建和推进内地刑法的进一步人道化。  相似文献   

5.
<芬兰刑法典>所体现出的宽容人道的谦抑思想和成熟完善的立法技术,以及注重与国际条约接轨和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的精神,堪称现代化刑法的楷模,在我国刑法的创制和运作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吸收芬兰的刑事立法成果.  相似文献   

6.
学者们对人性、人道、人权的内涵存在颇多争论。其实,这些概念与近代刑法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刑法学的角度来看,人性、人道、人权三者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说,人性是刑法的根基,人道是刑法的命脉,人权是刑法永恒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确立于现代社会,为我国刑法的修改提供了新动力,它的落实要求在刑法的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从人性、人道和人权多个方面体现了人文精神,立法者和司法者应通过对其内容的研究,促使刑法同人文精神更好地结合,使得我国刑法更趋合理和文明。  相似文献   

8.
公序良俗体现了社会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内在需求,是秩序理性和道德理性的统一。秩序理性可以为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提供导向,而道德理性则是刑法人道性的表征。秩序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统一,是刑法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二元机能的理论根基,同时也是培养理性刑法的观念先导。将公序良俗原则引入刑法,不仅为刑法干预社会生活提供了合法性支持,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国家刑罚权,促使国家刑罚权的理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传播行为在于广泛扩散,这一行为侵害了社会善良性风俗,牟利目的对行为入罪标准具有决定意义。且在网络背景下,其有了新型体现。利用BT软件下载淫秽物品的行为不构成本罪。点对点的裸聊和网络公共会议型裸聊亦不构成本罪,组织网络淫秽表演而牟利者宜定组织淫秽表演罪。从立法预设分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最高法定刑设置过重。现代刑事政策要求刑罚轻缓化,这是法律宽容品性、刑法人道、刑罚目的、刑罚经济性的必要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罪犯的人道是指对罪犯的宽容与同情。死刑之所以不人道,是因为它剥夺生命,使人因同情、怜悯被判死刑的人而产生不快与不忍。在公正、效益和人道三大刑罚价值中,人道是废除死刑的惟一理由,而公正是保留死刑的惟一理由。死刑存废的矛盾体现在公正与人道的矛盾上。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物质保证,是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但在新形势下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了新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理主体的认识错误、管理机制的欠缺不全、资产采购的随意决策、资产转移的规范不清、资产报废的缺乏透明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到“五化”,即管理意识端正化、管理程序科学化、资产流通合理化、资产转移规范化、资产报废透明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使高校固定资产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的重点是探寻新机制、激发新活力,研究团的建设规律、青年成长规律、文明服务规律,从而全面提升青年工作的科学水平。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的策略是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分类研究、鼓励交流启发、创造理论品牌。中国青年工作创新可以塑造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形象,扩大青年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充实青少年活动的丰富内涵,提高青年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年社团组织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3.
试论隋唐五代买卖合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卖合同是隋唐五代时期最重要的合同类型之一。买卖合同的有效成立必须有买卖双方的合意及符合法律,重要的还要求有第三人担保或见证以及制作成书面合同。隋唐五代买卖合同一般包括六项内容,即买卖标的条款、买卖事由条款、买卖事实条款、保证义务条款、违约责任条款和当事人、保人乃至见人的签字画押。隋唐五代时期,合同一经成立,一般都能够得到履行,但违反合同的事情或履行中的其他纠纷也时有发生,为此,隋唐五代各朝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包括控制买卖当事人、约束买卖中介、严禁无端悔约、整顿官民买卖。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4年“农村流动人口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基于夫妻视角对现代家庭决策与传统孝道观念行为对农民工家庭养老的影响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工夫妻在父母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情感支持方面差异显著。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方面,对丈夫而言,平等的家庭决策和孝道观念是重要因素;对妻子而言,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孝道行为。在日常照料方面,影响因素仅仅体现在家庭决策方面,丈夫表现在现金支配决策方面,妻子表现在子女教育和自己外出打工决策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权利诉求有着鲜明的特色:第一,为权力而权利。从诉求权利的开始,国人最重视政治权利和自由,争“民权”为了能分权,争“国权”则走向集权,不是为分权就是为集权而谋权利。对权力的执著使得权利需求停留在精英层面,普通民众难以亲近,更无法沉醉。第二,为政治而权利。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始终是权利的目的,自由要让位于秩序,权利要服从民主。政治的高位使权利式微,不可能也不会成为终极追求。第三,为理想而权利。对权利,人们多激情的颂扬,少绵厚的论证;多宏大的描述,少精微的求实;重理论的抒发,轻制度的建构;重社会的进取,轻个人的自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首创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理念,开展了丰富的民生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为民、执政为民宗旨的确立提供了理论的源泉和作出了实践的榜样,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民生实践提供了原创性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的民生实践,对当今中国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住房医疗、健康安全、社会保障、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新的民生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由包价旅游合同纠纷案可看出,因旅游经营者违约致旅游者精神享受利益受损现象愈来愈多,但目前对于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学术界大多都主张以侵权之诉提起,并不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然而,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对旅游者来说有许多不利之处,相反,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则容易很多。况且,包价旅游合同的特殊性在于以精神享受为目的,当旅游者只是精神享受利益受损、不存在违约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则无法提起侵权之诉,只能通过违约之诉来解决。我国应在借鉴域外法和国际性立法的基础上,将包价旅游合同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法律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相对滞缓,远远无法满足贷款学生的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贷款拖欠率高,诚信意识差。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加快诚信立法,严惩失信行为;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价值具有解放与发展的基本意义,以人为本的价值优先为社会性别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女性伦理应强调包容性别差异与尊重个性发展之上的、扬弃男女二元对立的整体和谐。“核心”是价值的客观性的体现,强调女性伦理的实体传统,重视家庭对于实体建构的意义。价值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把握女性主体特点,体现价值的主体性。女性对于社会伦理具有独特贡献,应把握并体现其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刑释人员的社会保护是现实的需要,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制定专门的刑释人员保护法,建立健全刑释人员就业援助系统、生活救助系统,设立前科消灭制度等,是我国完善刑释人员社会保护问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