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青海体育事业亮点频现,令人瞩目: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三大国际体育品牌赛事正式确立。“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规模不断扩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整体发展,个别项目有所突破,体育产业呈现出蓬蓬勃勃的发展态势。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当然是各方面努力的结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青海省体育局领导班子不断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先后两次对青海体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近年来青海体育发挥特色优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新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青海的特色优势,各部门、各行业都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业绩。感谢体育系统的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她特别指出:“青海是个体育小省,但又是体育资源的富省。竞技体育、高原训练、特殊地理环境下的体育产业等都是我们可以开发的体育潜力。青海要为2008年奥运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解放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青海体育工作的褒奖和肯定。它对青海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6年.对青海体育事业来说是辉煌的一年。以“环湖赛”为龙头的“三大国际品牌”赛事和以青海多巴目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龙头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如两匹飞奔的骏马,挣动着青海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向构建和谐青海的目标飞奔.为完成青海体育“十一五”规划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4.
青海多巴国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被国内外体育专家称为“金牌的铸造工厂”、“世界屋脊上璀灿的明珠”、“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和“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等美誉。近几年,在国家体育总局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以其特有的海拔高度、地理环境和配套齐全的训练、生活及设施环境等优势.为我国田径运动迈上世界竞技体育的舞台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春风吹拂下,“雪岭黄河不解春”的青海高原处处生机勃勃,“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千里草原已不再显得遥远。自古难行的“通天之路”变成了“天上之路”,雪域高原的天空中称雄的不再只是雄鹰。随着青海民航业的发展,天险变成通途,世世代代未走出过大山的青海人,如今可乘座现代化交通工具——飞机,走遍大江南北,崇拜雄鹰的民族,终于飞上了蓝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民航业的发展,为祖国西部“江河源头”的青海架起了通向兴旺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随着青海高原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怎样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的情况下,确保社会稳定。让青海大地成为“和谐平安高地”,就成为摆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武警青海总队担负着保卫青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青海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总队以“万人义务便民服务、万人义务植树种草、万人义务扶贫助学、万人义务支援重点工程建设”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部队兵员、装备、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推进和谐青海建设中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安全卫士”、“爱心卫士”。  相似文献   

8.
“祥云”带来爱心,圣火传递信心。从6月22日至24日。奥运圣火终于来到青海高原。从柴达木盆地到青海湖畔。再到古城西宁。青海这片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550多万各族儿女。为圣火的到来而欣喜雀跃。  相似文献   

9.
青海高原,是江河之源、万山之宗。7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绿野绵延,雪峰巍峨,湖泊闪烁,盆地恢宏,各类景观独特而壮美,芸芸万物生生不息,和谐共存,历史文化千年传承,源远流长。正是这些蕴舍大美的万千景象,成就了青海“摄影艺术天堂”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帮助下。青海体育工作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形成了以“三大赛事”为中心。以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和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体育产业为核心。以开展全民健身为己任。以更新竞技体育发展观念为主的工作思路。在新形势下走出了有青海特色的体育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日前。根据2007年全省各地体育发展情况。青海省体育局评出了2007年年度十大有影响的活动和赛事。这也是青海第一次对年度大事进行的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依托青海的自然之美、富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强力推进“大美青海”品牌建设,“大美青海”已成为国内外认识青海、了解青海、投资青海的“金名片”。成功的实践探索 党政齐抓共管精心培育“大美青海”品牌。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省委省政府精心设计,统筹安排,整合全省文化、旅游、媒体等资源,全省一盘棋,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推动品牌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2.
青海高原。雄浑神奇。在三江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纯朴民风民俗的熏陶下.以黄河腰鼓、盛世太平鼓、“锅庄”舞、“花儿”等为主的特色文化活动应运而生。驻守在青海高原的省军区某团结合部队实际,组织官兵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高原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官兵的业余生活.也给绿色军营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自1996年发行体育彩票以来。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用体彩公益金增建了体育设施。以。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利用体彩公益金300万元,为全省农牧区所有的乡镇和495个行政村赠送了篮球架等体育器材,一次性实现了乡乡都有篮球架,这在青海体育史上是空前的。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14.
春风得意马蹄疾。高原的四月,春意盎然,阳光明媚,万物吐绿,大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伴随着新一年春天的来临,一阵更让人舒心的春风吹到了,青海高原。4月23日上午,青海省“体育三下乡”暨为全省农牧区赠送体育器材启动仪式在湟中县拦隆口镇拉开序幕。这次以“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活动,是在国家体育总局支持下,由青海省体育局等单位组织的。这一天,启动仪式还未正式举行之前,周围十里八村的群众就已早早地聚集在会场。人们交头接耳,喜形于色:我们将有自己的篮球架和体育健身器材了,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临近活动开始的时候,现场已挤满了各族群众。  相似文献   

15.
寻访姐妹花     
2010年初秋,青海高原正闪金耀银,一片丰收在望的迷人景象。我接到了为电视剧《青海花儿》进行前期协调和陪同编剧去绵阳、苏州、西安、上海寻访四姐妹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去年年终岁尾,青海高原寒风凛凛。一路砥砺奋进昂然跨越2009年的青海,也即将迈入新的发展起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经贸、文化交流,不断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开放融入战略的实施卓有成效,使“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形象不断提升,代表青海新形象的青海品牌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近日,笔者走访了省内部分企业,感受了青海品牌一路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青海雄踞于“世界屋脊”之上,全省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地势高峻,山脉绵亘。莽莽昆仑山脉自西而东横亘中部,巍巍祁连山脉由西北而东南逶迤于东北部,奇雄险峻的唐古拉山脉蜿蜒于南部高原,构成了青海高原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19.
张丽 《新长征》2007,(2):46-47
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依据自身地理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建设长春市区旅游休闲“后花园”的战略构想。“旅游后花园”概念的提出,是跳出伊通看伊通,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定位伊通旅游业发展思路的结果,也是伊通县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顶呱刮”自2008年5月17日在青海上市以来已满一周年。“顶呱刮”带着浓浓百年奥运气息登陆全国各地,给全国朋友带来了全新的购彩体验。一年来它凭借即买即开、即开即兑、返奖率高达65%,单张彩票有多次中奖机会,票面丰富多彩,具有收藏价值,还能为四川地震灾区重建献一份爱心等优势,一上市就受到青海朋友的青睐。截至2009年5月14日,青海全省销售顶呱刮近1.6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