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人是理解鲁洁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的基点。她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理解人,指出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世界历史的人是当代社会实践的要求;她从人性的缺失揭示了现代教育无人的思想根源,指出教育的立场是人的立场,教育必须回归人,立足于现实的人;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就在于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当代教育要培养世界历史的人;她以人为主体,以成人为核心,构建了人本时代的新教育学。鲁洁先生的教育人学研究,不仅使其思想充满着高度的人类情怀,而且也使她的教育生活绽放着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道德阈限与道德教育的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彩平 《金陵法律评论》2002,31(6):27-31,37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人“越道德越好”。事实并非如此,当道德行为超过一定的界限,会由于对他人理性自由的侵害而走向自己的反面,因而道德也有一定的阈限。道德教育,出于对人社会性需要的关怀,在现代已经不能仅由意图的“道德”而实现其初衷,所以,道德教育也有禁忌。道德教育的禁忌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传统表现为“自由”,现代则表现为“过多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包括为“我”性、求善性、内在超越性、自由意志性、自我约束性。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和受教育通过以道德化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德性自我建构的活动。主体道德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它以教育和受教育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为保证,关注个体的需要,以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为根本。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的误区是对认知性道德教育的过分强调,而忽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在对现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缺失的分析基础上,主张在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上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教育手段的情感化,其目的也在于呼唤一种合乎道德本性的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道德有许多功能,也就是说有许多“用”。它可以利他与自利。除此以外,它本身对它的主体也生出一种“用”,这种用不是外在的利益,而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受用”。这种受用是乐。道德具有乐之受用,这是儒学中的基本观念。教育具有乐之受用亦是儒学基本观念。道德有乐之受用,教育亦有乐之受用。二合而为一,道德教育本身之乐趣,便益发彰显。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三位一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亚红 《法制与社会》2010,(13):240-240
本文针对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三位”关系探究,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道德教育合力于“一体”的措略。  相似文献   

8.
9.
英国教育哲学是教育学分支中的重要领域。本文从英国教育哲学兴起的背景出发,详细归纳了英国教育哲学研究的方向和特色,这对我国教育哲学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洁教授在学术论著中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层面对自我超越的艰难性进行了分析。当她认定自我超越是人之生存本性同时又痛感现时教育对人之自我超越形成严重桎梏与障碍之时,她对教育产生形成人之超越性的期待也就成为一种逻辑的必然。这样的逻辑关联也铸就了鲁洁教授心中的教育理想与教育信念。这不只是鲁洁教授一人的期待,也是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的期待,甚至也是全社会的期待。从鲁洁教授对美好教育的殷殷期待中,我们能感受到并且也分享着一种深邃而又博大的教育之爱。  相似文献   

11.
"德目主义"主张将人类的美德形成具体的条目,在教育过程中把这些条目灌输给受教育者,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德目主义"划分为不同的学派,有的强调以权威的言语作为衡量道德与否的标准;有的主张以自然作为道德判断的评价依据;有的把追求幸福作为衡量道德生活的尺度;还有的则将道德与否归因于理性的推断与思考.就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而言,"德目主义"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德目主义"思维方式的缺陷桎梏了学生品德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已然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在此种背景下,有必要辨明教育理论的多层次性,澄清教育哲学自身的逻辑及其纯粹性与超越性。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的自然或本性的学问,要求教育实践联系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3.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德育的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反映了新世纪德育的走向,它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德育的本性,在对待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走向解决;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与教育和人的生活整体融合。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儒家的“德育”思想有误解。事实上,儒家理解的“德育”应指一种“成德之教”,在根本的意义上,它是关于我们如何实现良心自觉的学问。儒家认为自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修身;一是教化。其根据是儒家所持有的独特的心性论。关于修身历来有“朱陆之争”,但事实上他们的不同只是一个强调在日常生活的具体道德实践中“逆觉体证”,一个强调通过格物、阅读经典等来觉悟而已,各有长短。同样,教化的根源性的方法是“启发”,它反映的人伦关系不是权力性的压制关系,而是出于一种天下一家、天下关怀的道德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恰恰反映了儒家积极性的人伦观。祛魅了这一人伦观,我们最终将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上看影响个体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遗传、成熟、环境、教育和主体性,这五个因素在个体不同成长阶段扮演不同角色.从五因素交互作用论看德育的作用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德育是将自然人变成有德性的社会人的重要途径与手段;(2)在个体稳定人格形成前妥善开展德育的效果最佳;(3)紧紧抓住主体性这个重要中介变量的德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要求大力加强德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德制落后的现象才能实现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应制定“道德总纲领”;处理好与德制有关的基本关系;以诚信制度为杠杆;建立道德工作系统;建立德制运行系统;建立道德评新制度;建设德制人才队伍;加大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