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工业增长是资源驱动型,而并不像大量研究所表明的那样,是资本驱动型我国虽然面临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钢铁、造船、汽车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蕴藏大量地上、地下资源的偏僻的民族地区,为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提供着不竭的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 DP翻两番,维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人均能源资源少,供需矛盾突出,能耗强度高、效率低、污染严重。而且这仍然是今后影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发展的基本问题。因此,如何改变我国经济增长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之路,缓解民族地区资源快速枯竭的危机,是关系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使有限的稀缺性…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节约型社会既是缓解我国当前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但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主观上和客观上的限制和障碍,只有通过改革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等战略措施,才能彻底地改变我国“高投入、高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国发〔2005〕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  相似文献   

7.
国发〔2005〕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新的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重上升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无污染、可重复开发和不断转换等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也是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我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化路子,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  相似文献   

9.
文摘     
翻两番是能够实现的二十年翻两番,意味着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2%,这当然不是很轻松的事情,但绝不是不可能达到的“高指标”。事实上,我国从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3年开始,到1981年,尽管经济发展屡遭破坏,特别是遭到“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破坏,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的速度仍然达到8.1%。再拿1979年到1981年这三年来说,这是我国经济的调整时期,放慢了速度,但是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仍然达到6.7%。可见,设想今后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2%,不是什么“高指标”。再从国外的资料看,苏联社会产品总产值从1956年到1975年的二十年间翻了两番,每年增长速度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当前,我国的改革正进入艰巨的攻坚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6,(4):58-59
问: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 答:正如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判断:总体向好,但问题仍然存在。当前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其中“仍然”二字,道出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和严峻。  相似文献   

12.
资源消耗与我国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工业化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约束条件,这就是人均资源禀赋高度稀缺,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有限、环境污染严重的基本国情下,为了最终实现工业化,我们不可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不可能继续沿续我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化传统模式,而必须选择一条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适合本国基本国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把促进工业的有效增长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转变经济增  相似文献   

14.
汪玉凯在《浙江经济》总第433期载文指出:未来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经过30年的高增长,特别是经过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形态有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这种转变集中地体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经济增长战略层面上一直推行以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内蒙古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高效益、高投入的同时,也出现了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而且,以资源开发为依托,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特征仍然十分突出。这充分说明,经济自主增长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如果单纯依赖资源开发、投资拉动,发展不仅是难以为继的,也是十分危险的。由于内蒙古经济发展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依存度极高,所以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发展战略,实现“跨栏式”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只要抓住主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增长取得非凡的成绩.可是增长的质量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污染泛滥。这种增长方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意见,也为中央政府所提倡。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却有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印两国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又都是世界上地大物博和发展潜力巨大的大国,近年来在整个世界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两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并且两国经济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印两国经济增长奇迹?两国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因此需要对中印两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通过比较中印两国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加剧,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问题。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总书记主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对于人口的控制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种资源的保证程度,而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主要是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造成的。因此,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自然资源仍然是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对宏观调控表示理解 2003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突然从2002年的11.8%跳升到26.7%,增加了近15个百分点,成为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真实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从统计数字来看,2003年的投资增长主要集中在三个部门: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长29.7%;二是汽车,投资增长87.2%;三是建材,其中钢铁投资增长96.5%,电解铝增长92.5%,水泥增长121.9%,而且这些经济的增长仍然处在"两高一低"的状况,即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大月刊》2005,(6):28-28
《理论前沿》第6期发表陈庆修《从经济角度看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一文。该文指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然而,我国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至今没有根本转变,GDP的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维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40多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牺牲环境的代价支撑了CDP翻两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