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国要进行大部委改革"正成为国内外热议的话题。"大部制"源于西方国家。据曾参与过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设计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汪玉凯等专家介绍,所谓"大部制",是指政府各级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加大横向覆盖  相似文献   

2.
《民主》2016,(7)
正"Maker",源于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课题,这项课题是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课题的学生即为"Maker",目前国内把这个词译为"创客",并在创新教育、创业就业领域逐渐推广使用。"创客",一般是指向那些勇于创新、不畏失败,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2014年6月18日,奥巴马在白宫首次举办了创客嘉年华,同  相似文献   

3.
"廉"字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很早,但是其意思经过了长期的演化:最初指房屋,然后指器物,然后指人正直端方,或演化成动词"查访"之意。"廉"字作"廉洁"讲的时代,不应早于中唐,亦不应晚于北宋。当前廉政研究文献中,对于古典文献中的"廉"一律解读为"廉洁",乃是一个误解。产生这种误解,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者的知识构成局限,但是更重要的则是研究方法存在问题,亟需纠正。  相似文献   

4.
王茜 《学理论》2012,(25):73-74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包容性发展"渊源于2007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不仅指经济上的增长,更指社会管理方面协同地善治,合理地化解社会冲突,以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8,(12)
正许多人了解流人或流人文化都源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流放者的土地》,文中提及了清初的流放地盛京以及著名的流人函可。所谓流人,广义是指因罪被流放贬逐之人,在这里尤指那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政治犯"。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改称"沈阳"为"天眷盛京",从此古老的沈阳多了一个新名字——盛京。随着时代变迁,盛京所指的范围逐渐扩大,而狭义的盛京仍特指沈阳。清入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源于求实,存在问题也与求实上的差距有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而"三贴近"首先是内容的贴近。"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人"。对"人"而言,虚的、假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 "政府",其广义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最狭义的"政府"则仅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核心部分,即内阁.在我国,"政府"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就是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社会",即指人们生存活动和发展系统的整体,即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互相联系的人们的总体.它包括经  相似文献   

8.
"贫困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现代化道路上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新中国成立伊始就面临着包括人均资源少、支柱产业缺失、资本积累不足、难以进行扩大再生产等在内的跨越"贫困陷阱"的难题。当前,在西方对中国跨越"贫困陷阱"持怀疑态度的境况下,中国却在发展中成功跨越了"贫困陷阱",彻底解决了深度贫困问题,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破除了"陷阱论"迷雾,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话语体系。中国跨越"贫困陷阱"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源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结中国跨越"贫困陷阱"的成功经验,既能为巩固脱贫成果、开展相对贫困治理提供思路,又可为世界减贫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这里说的"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过去50多年了。回头看,它都是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是采用"专才"教育,还是采用"通才"教育的问题,提出在"通"的基础上要有所"专",既要有"一技之长",更要能融会贯通,要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解字释义,"从政",是指从事政务,即指官场所为。身居官场,该当如何?务须"从正"。"正",即合于法则、合于道理之意也。"从政",也就是一定要讲究"正"字,依从"正"字。"从政"不"从正",其后果不堪设想,教训极其沉痛。"打虎""拍蝇""猎狐"以来,众多落网分子,无一不是"从政"不"从正"的典型。"从政"须"从正",又该如何"从正"?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思考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改革的导向方面,他们都认为改革是破解时代最凸显、最紧要问题的必由之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深化改革;在改革的前提方面,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习近平提出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是对改革前提认识的升级和深化;在改革的战略目标方面,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习近平提出"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建构了更完备的改革战略目标体系;在改革方法论方面,邓小平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在试验中探索真理,习近平注重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相结合的"顶层设计",这是改革方法论的递升和发展;在改革标准方面,习近平在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上,从"注重经济的发展"到更强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注重"是否有利于人民"到更强调"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更加重视公平,改革成果惠及民众。习近平改革思想与邓小平改革思想一脉相承,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新发展,是对改革规律更加全面、深刻和科学的把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论孔子思想中的“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绪珍 《学理论》2011,(19):43-45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知""仁""勇"是并重的。不过,长期以来,人们对孔子思想中的"勇"关注不够。"仁"是核心,源于人心,其实"勇"也源于人心,它需要以"知"为前提,以"礼"、"义"为限度。作个纵横比较则更有意思,孔子之"勇"和柏拉图有相近之处,它也是孟子和荀子之"勇"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正>官商"小圈子",指的是一些领导干部"不爱百姓爱土豪",热衷于和土豪老板称兄道弟,经常参加他们各种私人宴请、聚会,成为他们家中的贵客、"座上宾",老板们为了收买官老爷,往往抓住领导干部的弱点,用金钱、美色铺路,拉他们落水,把他们变成为自己捞钱的傀儡。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混迹于这种"圈子"中的官老爷,很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事实也的确如此。从近几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来看,搞权钱交易的贪官锒铛下狱之  相似文献   

15.
第一、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道路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工业反哺农业"是相对于过去的"农业哺育工业"而言的,它不是简单的资金回流,也不是仅仅对农业进行直接补贴,更不是对农户的"恩赐",而是指按市场经济要求和国家农业政策要求,通过直接和间接投资,将农业改造成盈利部门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曹尚好 《学理论》2012,(26):187-188
高考作文是考生在语文学科方面获取高分的一块重要基地,如何能在写作高手面前脱颖而出、独占鳌头,从作文材料、构思、结构、技巧、文采等方面结合范文来解说高考作文的"文"和"质",即高考作文的形式和内容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更易操作地把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充实,形式更完美。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1)
西方学术界认为"历史"一词源于希腊语"historia",这个词语的原义是"调查和探究",出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则进一步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可以说是两人关于历史哲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二者都认为历史并不是简单的陈述过去,而是将历史置于研究中所处的时代去探索包含历史学家某种思想的人性的发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历史充其量就只能称之为"编年史"或者"准历史",而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什么?有一种回答: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总览哲学,哲学史这一纵与基本方式和当代哲学观这两横而构成,对哲学自身的追问、解释和回答的关键就在于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解释和反思哲学是一种不同于常识、科学、艺术思维方式的思维方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反思",那么何为"反思"?这并不是指我们常识意义上的反复思考,而是说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的思维方式。而对反思的进一步认识,更需要我们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入手进行讨论。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历史进程出发,重新理解思维和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合理性,并且从此问题到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反思"的思维方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的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能下的问题,不仅要求"下"者本人以大局为重,正确对待"下",也要求各级管干部的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不仅能"知人善任",还要能"知人善免",正确和常态化实施"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善免"比"善任"的工作更难做。知免。善免首先要知人,知道什么样的干部应该下。这就要求对干部有明察的"慧眼",尤其是单位"一把手",在调  相似文献   

20.
正儒家思想从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人学",最主要的是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何谓人?二是如何做人?三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对于何谓人的问题,孟子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仁、义、礼、智"四端,禽兽则没有。这就是人区别于动物、人成其为"人"的地方。二、如何做人是整个儒家思想最核心的问题。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和"三种关系"。"一个中心"是指自我修为。其内涵深邃、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觉、不断涵养和扩充人之异于禽兽的仁、义、礼、智"四端",自觉、不断修身养性,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