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飞腾 《外交评论》2023,(1):1-25+165-166
中国外交布局正在进行新的调整。本文从百年大变局和新发展格局的互动角度,讨论外交布局发生变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方向。百年大变局是一种看待中国崛起的理论框架,经济变化先行一步,并带动其他力量的变革,包括外交布局。百年大变局的核心是经济力量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在百年大变局之前,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是发达国家,中国通过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融入国际生产链以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外交布局的重心也放在维护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并内生于中国构建的国际经济关系之中。然而,中国经济体量壮大和发展水平提升,引起美国的打压遏制,国际秩序被迫调整,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达国家消费能力下降,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失去了动力,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因而中国逐步调整发展战略,提出了新发展格局。在百年大变局和新发展格局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外交布局将更为重视周边和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中国也进入了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不仅面临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难得机遇,更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和激烈竞争。那么,民营企业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格局和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进一步激发、凝聚、提升和铸造创造力,攻坚克难,"攻城掠地",实现更大的发展呢?笔者认为,除了要在科技、人才、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出奇制胜,更要建设增强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力。这是摆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动,信息化更使得国际矛盾以更加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国际人道法带来一系列的挑战。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恐怖袭击、不对称战争、新式武器、雇佣军现象、域外拘留等现象对国际人道法构成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的新现实也为国际人道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作为促进国际人道法发展和完善的主要力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应对新的挑战。国际人道法必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福音。  相似文献   

4.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两种国际秩序思想:一种是强调国际体系格局霸权结构化或单极结构化的霸权秩序思想;另一种是强调国际体系格局均衡稳定化的均势形世界秩序思想。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特色国际秩序思想与西方的国际秩序思想存在着巨大的理论分野。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国际秩序思想所蕴含的批判逻辑、建构逻辑和发展逻辑反映着新时代国际新秩序建立的理性价值向度和新文明范式,对于反对以新的法西斯主义方式改变战后秩序以及以新的霸权主义促成单极世界的企图,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新秩序,无疑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战略格局,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世界基本战略格局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关于多极化世界的基本思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在曲折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各种政治力量不断进行新的分化组成,形…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由于处于新旧体系交替时期,世界格局调整的幅度加大、速度加快、变数也随之增多,于是世界局势的演变更加复杂化.受此影响,世界各国都在加速调整其对外政策和相互关系,使新世纪初的国际环境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格局的这种新变化及其发展,必然会给中华民族凝聚力带来巨大、有时甚至是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期我国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后危机时期,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原来的经济模式将不断调整,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日益推出,各国为了重振经济,恢复较快增长正在展开一场新的角力.为了在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必须把握世界经济形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效应及其对世界经济冲击波的延续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会议")上西方集团对发展中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强硬姿态,正促使当前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一变化.中国必须要明确"责任大国"的定位以摆脱西方的束缚,并通过维护和增强自己的国际话语权成为"责任大国"以应对世界格局的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9.
张妍 《外交评论》2008,(1):31-32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放眼全球,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科技革命三大趋势深入发展,国际体系正在经历新一轮调整.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几经调整和变革,正在发生新的结构性变化: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逆转;世界主要国家对经济发展掌控力和制高点的争夺更加激烈;全球大宗商品牛市超级周期结束;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颠覆性调整;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国际经济贸易话语权的掌控上角力。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英国外交的调整与走向王振华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总是同一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直接有关。随着国际环境的变迁和一个国家自身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该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原则和设想就会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格局发生剧...  相似文献   

12.
布什政府外交政策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政府实施了可能导致国际和地区战略格局根本性变化的外交政策调整 :建立适应 2 1世纪战争和威胁的新型军事力量结构 ;以发展美俄新型关系改变国际力量格局 ;在中亚取得地缘政治和能源保障的双重优势 ;力图主导全球贸易、金融、投资规则的制定权等。但仍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国际利益结构差异性、全球相互依存关系加强等国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一定时期的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格局的状态和特征。当前世界格局仍然处于调整过渡之中,总体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美国实力进一步下降,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崛起,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中国国内政治的稳定性,确保了国内政策的连续性。作为国内政治的延伸,中国外交在指导思想、外交原则和外交布局等方面也表现出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做出了新的判断和阐述,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大国身份更加明确,大国外交内涵更加丰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未来中国外交和中国对外关系必将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确定之中国应对不确定之世界,以确定之政策推进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大国担当更加积极有为,大国特色更加显著,大国风格更加明确。以二十大为新起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展现出更有底气的信心,保持健康和理性的大国心态,更好地利用外交落实对外政策,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准确判断中国国际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适应的国际战略思想。而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 ,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作出了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等一些新的判断。根据这些判断 ,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国际战略思想 :世界虽然走向多极格局 ,形势趋于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 ,中国必须要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中国必须确立在多极化中的应有位置 ,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张清敏 《外交评论》2022,(6):1-21+16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中国国内政治的稳定性,确保了国内政策的连续性。作为国内政治的延伸,中国外交在指导思想、外交原则和外交布局等方面也表现出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做出了新的判断和阐述,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大国身份更加明确,大国外交内涵更加丰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未来中国外交和中国对外关系必将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确定之中国应对不确定之世界,以确定之政策推进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大国担当更加积极有为,大国特色更加显著,大国风格更加明确。以二十大为新起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展现出更有底气的信心,保持健康和理性的大国心态,更好地利用外交落实对外政策,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理论,争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当时的中国及中国共产党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出团结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明确中间地带、划分三个世界的设想,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为世界发展提供管用见效的中国方案。从建党初期反英法等国际联盟、抗战时期反德意日等世界法西斯联盟,到反美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准确把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主要矛盾,并将自身对国际局势的研判形成理论,将毛泽东国际统战思想形成中国方案向世界各国积极推广介绍。毛泽东的国际统战思想对新时代的国际统战工作有着多个方面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继续发展。中国要想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理清自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脉络,对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作一客观、准确的定位,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战略途径,顺势而为,在争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拟从两个层次对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  相似文献   

19.
国际体系涵盖国际关系的方方面面,当前正经历着全面深刻调整。中国原本就是战后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从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新中国重返国际体系,并在21世纪初与国际体系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应进一步明确自我定位,不断充实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牢牢抓住国际体系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增进国际战略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重创中国经济,反而加快了中国的崛起速度。一方面,中国正在迅速拉开与诸强之间的实力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有效缩小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中国的持续快速崛起使中国面临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各类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国对各类国际安全问题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主要取决这些问题本身的性质。如果用重要性与紧迫性两个变量来对中国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那么中国的安全问题就可以被分为高重要性和高紧迫性、高重要性和低紧迫性、低重要性和高紧迫性、低重要性和低紧迫性等四个类别。未来中国外交需要在韬晦和有为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与自身实力地位相称的作用。中国应逐步调整对外政策原则,并提出有利于国际稳定的政策主张,包括在安全事务上突出“有所作为”;以“责权力相一致”为国际安全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以提高效率为改革方向;提倡内外合作缓解动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外交调整的“机会之窗”已经打开。中国外交应当与时俱进,在国际安全领域贡献更多的“公共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