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杰  马玉 《中州统战》2002,(7):42-43
在民权县城北15公里处,有一个回族村庄,人称“麻花庄”。当你走近该村,便会有阵阵油香扑面而来,这便是该庄生产的著名小吃——贡麻花的香味。目前,该村316户农户中有116户在从事贡麻花的加工。 麻花庄名称的由来,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据《民权县志》记载:清朝乾隆皇帝南巡至黄河渡口,见路边一老翁正在烹麻花,芳香四溢,欲食之。随侍奉上,因香酥味美,传入御膳。地方官吏闻之,列为贡品进献,受赏,钦封“麻花庄”。“贡麻花”也随之沿袭下来,至今已祖传八代。  相似文献   

2.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的己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 (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南),称为 叔安。 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学过驯服龙的本领,熟悉龙的习性,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 川(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为:“昔有 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 川。”关于董父的封邑,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河南临颍县境,即《太平寰宇记·许州》所载,旧许州临颍县有豢龙城,相传即董父封邑。 又据西…  相似文献   

3.
开卷有益     
《中国保安》2012,(13):3-3
“开卷有益”一词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乏。”据记载,太宗不仅自己践行“开卷有益”,更引领了大宋朝开卷之风尚,就连平素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闭门研读《论语》,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此段是否乃颂圣之辞,无从考证,但其表述的观点却毋庸置疑:只要翻开书本,总会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4.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的母亲附宝是在新郑郊外的“有泽之地”怀上黄帝的,而当时正有“大电”出于新郑北方。那么何为“大电”?新郑的北郊又是什么地方?完满解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恰巧聚焦于位处新郑之北的龙湖。天上的“大电”就是龙,新郑北方与龙相关的“有泽之地”,就是“龙湖”。而龙湖正是龙泊圣地所在地。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务院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后,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随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与《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等支持性文件相继出台。据报道,截至2014年3月25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7492户,其中外资628户,内资6864户。加上已办理核名手续但尚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4,(6):61-63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据《天后志》记载的有十五则,据《天妃显圣录》记载的有十六则。它们分别是: A:菜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城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相似文献   

7.
开卷有益     
“卷”即书。“开卷有益”的意思是:只要打开书阅读,就会有益处。形容只要读书,就会有收获。 这是一个流溢着书香和含义十分美好的成语,它出自宋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卷六:“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  相似文献   

8.
李白与苍梧     
李白在诗文中多次提及“苍梧”。《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远别离》诗中写道:“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究竟指何处?与李白的游踪关系如何?值得考辨。 据《山海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2,(8):59-59
在我国古代,城市的改名易称,大多因为汉字的避讳。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其中广州改为番州,广饶县改东海,广安县改延安,广都县改双流等。如果说杨广只避一个“广”字,唐德宗李适避讳就宽多了,他不但避讳“适”,连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今俗误为‘处所’之‘处’矣。”  相似文献   

10.
读史鳞爪     
一、“婴鳞”学说 韩非有一“婴鳞”学说,云:“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即撄,触犯之意)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龙,此种大虫,你可亲近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据《史记》记载是孔子在三千多首古诗基础上去其重而成的。今日所见《诗经》不仅在总量上已经无法反映古诗全貌,即在内容选择上,亦难免使人有以偏概全之疑。何者?盖孔子删诗选歌,乃是依据个人之理解或为当时现实之需要(包括弦歌之条件)而编定的。后人  相似文献   

12.
《清华法学》第一辑至第九辑依次排列在案头的三层书架上,色泽如铭刻青史的磬石,纹样似编织金秀的锦绣,风“虎”云“龙”,若干“符号”,正体现了中国文明的恢宏气象。——艰难,坚持而坚韧,尽责方尽善,《清华法学》终于“初九”了。在文武先贤、宋明先哲心目中,“初九”的意象深沉而深远。然而“坚持而坚韧,尽责方尽善”的意味对照这自第一辑至第九辑的《清华法学》却也不难品出。母校清华因梁任公的言说,而确定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校训,用乾坤之道来为《清华法学》第九辑做一个尾注,四海方家当宽恕小子的放肆大胆。  相似文献   

13.
压岁钱最早出现于唐代宫廷内。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至五人掷钱为戏。”唐代正月初一为元旦,是宫内相互祝贺的日子,散钱之风很盛。又据《资治通鉴》记载,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4,(6):64-65
妈祖显灵传说之一:甘泉济师 据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奉旨率三万水兵驻扎平海,等待乘风东渡台湾。当时正遇到干旱,军中缺水。平海天后宫旁有一被填废井,施琅命令挖掘,并暗向妈祖祈祷,井挖好后泉水甘口,解了老百姓、兵士用水之难,泉水从此不竭。施琅以为这是神赐甘泉济师,亲书“师泉”二字,此井至今仍存。  相似文献   

15.
1895至1937年间,一些传统文人或为亡命,或为应聘教学,或为视察,或为旅行,穿梭于两岸之间,留下了不少以"之台湾"和"之大陆"命名的诗歌作品。此类诗歌大体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大陆旅台文人在台期间的诗作,也包括一些内渡文人以"之台湾"为题首写的诗作。另一类是台湾传统文人创作的以"之大陆"为题首的诗作。这两类诗歌记载了日据下台湾人民殖民地生活的苦难,呈现了两岸历史文化交流的面貌,承载了知识分子深厚的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兴灯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兴古称固陵、西陵,已有一千余年历史。西兴地处钱江南岸,以前多竹园,几乎每户农家屋后皆有。所栽之竹多为淡竹、杠竹,其特点为杆细、节长、质韧.是制作灯笼壳子(骨架)的好材料。勤劳又智慧的西兴人因地制宜.制作灯笼,为夜行人解决照明问题。据《萧山县志》记载,西兴灯笼始于南宋,当时宫廷所用灯笼均出自西兴。西兴是两浙门户、浙东运河之头,人文荟萃,商业发达,又因官吏、  相似文献   

17.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奠基之作,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对《战争论》作过专门的研读。 研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我国早在1911年,就有中译本《战争论》问世。其后,又陆续出过多种版本。 据毛泽东在延安时的一本《读书日记》记载,他于  相似文献   

18.
黎族民族     
黄梅雨  王静 《新东方》2009,(8):F0003-F0003
黎族是海南岛的先民,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有史书记载的时间已有3000多年,现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五指山、保亭、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陵水、三亚等市县。黎族民歌源远流长,它与本民族的历史一样悠远。清人张庆长曾在《黎岐纪闻》中记载,黎族“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  相似文献   

19.
张亮 《求索》2013,(2):81-83
《201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记载了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的一件霸伯盂。其铭文中记载了周王派使者蔑历霸伯之事,内容涉及西周时期的宾礼。霸伯孟铭文中记载之史料及其相应的西周宾礼为以往铜器铭文所未曾有。铭文记述了傧礼、贿礼、俎礼及赠礼等一系列前后相连贯的西周待宾礼仪,可与《仪礼·聘礼》等礼书互相发明.证明《仪礼·聘礼》的记载于史有据,亦表明西周早期宾礼已相当齐备。同时,该铭文所记西周宾礼在仪节过程、所用礼物及礼节具体程序上都与《仪礼·聘礼》有不同之处,这表明西周早期礼制尚未定型。作为传世文献补充之作.霸伯孟及其铭文对研究西周礼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说新语·假谲》〔译文〕(简体字)魏武帝曹操行军,错过了喝水的地方,将士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就下令说:「前面有一片大的梅树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军士们听到了,嘴里都流口水,靠着这样才走到了前面的水流。〔说明〕历史上的曹操,雄才大畧而又机智权诈,《三国志》裴注和《世说新语》中记载过不少与此类似的故事。这则故事可以算做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