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2年寒假举办的广州“学生领袖训练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当中。有两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一是“学生领袖”的提法是否不当,是否反映了“官本位”的遗毒;二是领袖素质是否能刻意培养.  相似文献   

2.
青年领袖是社会的先锋和中坚,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方向。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青年领袖的个人成长,而且关系着一代人的社会情操、工作作风和整个国家的前途,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青年领袖"群体的崛起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领袖是崛起于中间阶层的一群青年俊杰。他们独特的历史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评价等,使这类群体的职业声望较高,其言行、兴趣、爱好以及行为方式等,对社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激流勇退,是清醒也是勇敢 时序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内地媒体发起强烈的宣传攻势,一篇篇学习张海迪的文章,铺天盖地.神州大地涌起一场热烈的“海迪风暴”.海迪的魅力是今日任何一个超级明星都无法比拟.但是,张海迪却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她来到自己的老家威海写作,远离了鲜花和掌声,也远离了组织上给予她的职务和上大学的机会.她说,我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永远做一个努力的人.  相似文献   

5.
6.
黄海 《中国青年研究》2004,(11):109-117
“街角青年”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边缘青年群落,是社区青年工作的一个盲区和社区建设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某社区街角帮派的调查,解读“街角青年”的形成原因、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流动模式,剖析“街角社会”的隐性社会基础,最后得出社区青年组织在转化“街角青年”工作中应建立“四位一体”转化系统工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是新的价值观念的实践者,是新的社会潮流的引领者。一句话,青年是社会新文化的创造者。青年人对于新文化的追求,是社会永葆生机和活力、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青年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国内外一切先进文化的追求,则成为我们塑造和传承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高校开展和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要注意全面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和大学生骨干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青年人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只有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才能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蓝图一步步地变为现实。所以加强人才培养,不但要横向铺开,还要纵向贯穿,必须从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抓起。推进人才培养的伟大工程,必须认识到该项工程具有时代  相似文献   

10.
孙宇 《两岸关系》2002,(9):60-61
“这一路的旅程真令我觉得不虚此行。北京朋友的热情令我非常感动,这一路上麻烦他们的事情很多,但是他们不仅没有一点儿不耐烦,还真正把我们当朋友看。或许那就是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吧!相同祖先的炎黄子孙,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就如同最初踏上这块土地时的那一份强烈的归属感,那一种不可取代的牵系!”这是来自台湾的郭真同学的真情告白。 7月15日,京台两地的莘莘  相似文献   

11.
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青年女性所面临的婚姻问题是当前我国出现的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三高”青年女性的婚姻问题主要表现为婚前的择偶难和婚姻不稳定两个方面。导致“三高”青年女性婚姻问题的原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02,(4):56-57
“你理想的学历是什么”?如果问10名大陆的大学生,会有6个告诉你是“硕士”,3个会说“博士”,只有1个对“本科”满意。这是《中国青年报》2001年底完成的一项调查的显示。 2O02年1月26日,62万名考生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创下了考研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大陆的大学生考研的热情似乎过高了,这不,参加20O2年研究生考试的考生心里刚有点儿谱,2003年的考研大军就已拉开阵势。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识,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根和魂。为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弘扬,巩固和加强中华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内在联系,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由中华海外联谊会青委会、中华文化学院主办,浙江海外联谊会、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协办,中共丽水市委统战部、中共青田县委、世界青田人联谊总会承办的"根·魂·梦——中华文化和华侨华人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5.
教育在青年"挑战自我"精神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青年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教育在青年"挑战自我"精神培养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从大学生"入党热"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一些敌视中国的反动势力,妄图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但都认为共和国的第一代,第二代人没有可能,希望在第三代、第四代。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的图谋已成为泡影,共和国的第三代、第四代人,仍坚定地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入21世纪的大学生,算来已是共和国的第五代。第五代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持什么态度?他们能不能继承前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担当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任?可以说是国人关切,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人才与社会创新环境--纪念"五四"运动82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82周年了。今天,我们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谈纪念“五四”。从82年前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起,在漫漫的历史长卷里,每逢谈到“五四”,人们都会恰似有一股热血在冲动,激奋之情难抑。这是因为“五四”她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推毁黑暗势力的号角和重获新生的力量。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特点,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中依然责任担待。值此之际,本刊邀请了5位青年才俊,来谈今日的新话题:青年-人才-社会-创新-环境。读者可以透过字里行间,看到经受了20年中国改革开放风雨洗礼的一代年青人,所表现的朝气、睿智和锐气。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初,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举办85周年会庆研讨会“华人妇女论坛——汇聚女性力量”,参加这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国内地、海外以及港澳等地区的学者、专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妇女组织代表、香港关心妇女事业的人士共240多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夫人曾鲍笑薇、妇女事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17日至19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性别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及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合办的“近二十年华人社会之性别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两岸三地的妇女与性别学学者共聚一堂,回顾过去20年华人社会的妇女  相似文献   

20.
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与灾害共存———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意味着,在“国际淡水年”期间,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为了生计而保护好水资源,而且更要减轻水破坏生命的能力。现在世界上90%以上的灾害都与水有关———不是水太少了导致干旱,就是水太多了导致洪涝、滑坡、气旋、飓风和台风。许多地区年复一年地遭遇同样的灾害。自然灾变事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只有当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受到威胁时才会变成灾害。导致贫困加剧、城市拥挤、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这些人类活动,使各种灾害的破坏性不断加大。我们对此仍有很多事可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