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如何密切党群关系,实现党群关系和谐成了研究热点.学界和理论界的研究主题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当前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在反思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党群关系研究的未来:党群关系研究的科学化、党群关系研究要关照现实、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等方面应成为今后党群关系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政党是特定社会群体利益的代表,党群关系是事关政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纵观世界政坛,大部分国外政党均从战略高度重视党群关系,积极回应民众利益关切,采取多种手段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国外政党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的一些主要做法和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21,(8)
坚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基因与政治优势。陈云历来重视密切党群关系,并将其上升到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延安时期,陈云从加强群众工作,发展与巩固党组织;维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整顿歪风邪气,防止党群关系恶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和密切党群关系,在推动党的革命事业不断胜利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党百年的辉煌时刻,总结和透析陈云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论述和实践,汲取其中的宝贵经验,启示着党在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党群关系、塑造良好党性党风、抓好"关键少数"、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世纪,党群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但也有不适应的方面。为密切党群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党群关系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中共历来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建党90余年以来,中共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积累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关系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国情,正确反映历史发展要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前提;关注民生,给群众以切实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坚实基础;坚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政治保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条件;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林鹏 《揭阳论丛》2010,(1):29-31,58
密切党群关系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作者通过调研,对榕城区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同时指出其党群关系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地方,并分析其原因,最后从组织保障、思想保障、民心保障、根本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密切党群关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蒯正明 《求实》2014,(3):4-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一是为人民谋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总的要求;二是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员质量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基础;三是发展生产力、注重社会公平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四是发展民主、加强权力监督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障;五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法。上述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密切党群关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基础、执政党本身以及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相互交织加上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使得党群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我们密切与群众关系带来新机遇,但更多的是给我们党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密切党群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党群关系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执政党的先进性需要得到人民的喝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格局的极大改变以及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贯彻群众路线再沿用过去的一些办法,就收效甚微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群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深深感到,密切党群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制度,迫切需要来一次党群关系方面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健全的制度,保证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强党群关系制度建设,必须克服传统思维,从广义上理解密切党群关系的体制机制。密切党群关系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包括党控制或干预国家政权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活动方式和方法、规则和程序。既要正确认识密切党群关系体制机制的内在层次,也要正确理解密切党群关系的体制机制与党内规范、党外法规的相互关系。只有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并从根本上促进和改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密切党群关系是我党斗争和执政的法宝。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构建和谐稳固的党群关系,始终是我党坚持不渝的基本方针,它既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阶段我党要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创新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的基本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是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关系、防范脱离群众危险的重大举措。虽然目前党群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问题和紧张的情况,但不影响党群关系的大局,党群关系的总体状况仍然是好的。消除党群关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本在于制度创新,在于创新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创新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突破口,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总体上都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创新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关键是要高举法治的大旗,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以各种面目出现的人治思维与人治做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政治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和政治责任。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嵌入基层社会的最末端,具有密切党群关系的天然优势,从其政治功能、组织能力、角色功能方面共同规定了基层党组织密切党群关系的政治责任。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指向,以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为重点,以站稳政治立场、严把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引领为要领,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将其打造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和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构筑了一个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体系。经过长期的执政实践检验,证明这套制度体系在保证党的决策的正确性和密切党群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解决,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党群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以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互动关系。密切党群关系能够为构建良性政治生态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执政党应从提高党的利益整合能力、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着手,密切党群关系,构建起良性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理论阐述,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旨归,强调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主线,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要求,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桥梁”和“纽带”,强调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理论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密切党群关系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决定党的兴衰存亡的重要支撑。目前的党群关系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群众感情冷漠,责任意识淡薄,本领能力欠缺,廉政问题突出。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创新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是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关系、防范脱离群众危险的重大举措。目前.党群关系的总体状况是好的。消除党群关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本在制度创新。创新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突破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要高举法治的大旗,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以各种面目出现的人治思维与人治做法。  相似文献   

19.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贯保持的优良作风,也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新形势下,党群关系面临利益格局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样化以及社会舆论信息化等多方面带来的挑战。本文从强化执政为民理念、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联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打牢密切联系群众的利益基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人民群众对党的思想认同,加强舆论引导沟通、确保密切党群关系的环境和谐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寻求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密切党群关系具备了越来越优良的要素协同机遇和条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党员干部的公仆定位,树立了新时代密切党群关系的先进典型,健全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长效机制,坚定了"心相印,共甘苦"的发展基调,客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现实状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的当代发展。密切党群关系要以习近平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中,不断探索保持党群关系中的排面整齐、巩固党群关系中的利益一致性、践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等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