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规则和潜规则之间的博弈是现代社会不争的事实。明规则的虚化导致了现实中潜规则的盛行,而潜规则盛行又为腐败犯罪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潜规则是扭曲公众价值判断,败坏社会良好风气的元凶;是损害国家公共职务廉洁,滋生腐败犯罪的温床;是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侵蚀明规则肌体的黑手。消除腐败犯罪,必须破除潜规则,彰显明规则。  相似文献   

2.
地方债从“代发代还”到“自发自还”,中央正在试图为地方政府举债建立一套硬性约束机制,用明规则挤掉潜规则。但在财税、土地、权力制衡等根本性改革尚未铺开之际,孤军深入的地方债改革试点能取得何种战果,尚未可知。  相似文献   

3.
陈红艳 《求索》2012,(11):173-175
明规则和潜规则之间的博弈是现代社会不争的事实。明规则与潜规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思二者之关系,对于破除潜规则、彰显明规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一、传统官德的内涵 “官德”又称为“政德”,是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行素质。由于中国古代几千年在政治上所实践的是儒家的…  相似文献   

5.
“潜规则”是指正式规则以外的、但又能影响和约束组织内成员行为的规矩。企业内部的“潜规则”存在与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实际上是组织文化和组织面貌的反映。一个“潜规则”流行而正式规则不彰的组织多半是病态的、不健康的组织。  相似文献   

6.
谭春英 《前沿》2005,(7):108-110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举。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腐败的源头主要在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规范真空”;权力主体理想信念和道德自律的弱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缺失;是官场“潜规则”的深层制约。因此,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要从思想上构筑拒腐防变的牢固堤防;第二,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第三,要建立健全法治,把反腐斗争纳入法治的轨道;第四,要加强与法治相配套的政治文化建设,铲除腐败滋生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6):74-76
编者: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规则,是一个社会公平遵守的章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摸索完善适合中国国情、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规则,为权力运行、市场竞争、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确立准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随着转型过程中权力“含金量”的加大,以“权力崇拜”和“关系崇拜”为核心的“潜规则”也应运而生。“潜规则”会复制出更多按“潜规则”办事的人,因此,坏作风也是一种政治上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干部考察是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和公正评价,为干部的选拔、任用、升降等提供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知人”才能“善任”,只有考察准确,任用才能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必然失误;任用失误,则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一些党员干部官德败坏,不仅污染了社会道德风气,而且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成效。要根本扭转社会风气,建设清明高效的执政环境,就必须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修养,重塑“为民、务实、清廉”的官德。  相似文献   

11.
“潜规则”的行政文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良 《桂海论丛》2007,23(4):45-47
“潜规则”是一种隐性的却无时不在发挥作用的行政文化,是滋生哺育腐败的文化基础。“潜规则”行政文化表现为正式组织下的派别集团化、公共权力和价值的异化、行政行为的非程序化等,因此需要从制度、规范化行政裁量权、主体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和先进的行政道德理念的培育等方面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2.
解析"官德"     
以德治国何以重在以德治"官"?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是具体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群体,其从政道德即"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涉政"是"官德"的本质特征;"廉洁"是"官德"的底线规范;"慎独"是"官德"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13.
胡军 《现代领导》2011,(12):47-47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换届时期。最能看出一名从政者的“官德”。换届中,领导干部的“官德”体现在“进”不争位、“退”不松懈、“留”不自馁、“转”不浮躁,从容对待得失,坚守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固。  相似文献   

14.
高云 《湖湘论坛》2009,22(6):113-116
“双重政治人格”之类的弊端对于党风构成严重负面影响。以制度创新探寻治理弊端的方略,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其要件在于:创新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制度、对权力运作加强制度化监督、以制度化的力量扩大评价领导干部的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考核领导干部应在由单向性转为多维性方面自觉进行制度设计、依靠制度的作用将“官德”置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首位。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党内潜规则内涵和外延的研究 “潜规则”一词是由著名历史学者吴思先生首创,后来经学者把“潜规则”一词引入党内,就形成了对党内潜规则的研究。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靳连芳对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诠释,认为潜规则是一种利益诱致型规则。潜规则是在错误观念的支配下,在一些领导者中形成的一些普遍认同并以“组织”领导名义实际奉行的、不在民主制度之中而在制度之外,与制度原则精神相悖的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一、新形势下加强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 )加强官德建设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是党性要求的根本点 ,是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 ,她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的党执政基础、内容、任务和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要积极忠实 ,而且要一以贯之 ,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 ,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胡锦涛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相信谁…  相似文献   

17.
“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为甚。所谓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是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管理、协调、服务计程中所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道德规范等。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社会的发展进步。宋代名相赵鼎说得好:“更不善,政虽善不行。”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道德是保证权力…  相似文献   

18.
王林霞 《人权》2002,(3):52-54
“妇女将以怎样与众不同的方式分享政治空间?她们将改变权力的性质而不是权力改变妇女的性质”“我们的目标不仅要变革所有级别政府的政策议程,而且要变革以男性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实践及文化”。这是当今世界妇女实现男女两性平等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陈天祥 《人民论坛》2013,(7):10-11,256
基层权力“家族化”的危害显而易见:打击了公务人员的士气;加剧了腐败的滋生和蔓延;阻碍了正常的阶层流动;助长了“官官相护”的官场歪风。对此,建议采用以下对策进行治理:健全干部任用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之中;打破干部任用制度的神秘性和封闭性,使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建立和健全用人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为“官”者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权力。有权就有个用权问题。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德法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官”之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向强调选人用人必须德才兼备,两者缺一不可,并且把“德”放在“举官”标准的首位。大思想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官”是人民的表率,为“官”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德”决定民德,“官风”决定“民风”。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