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筑师们 别忘了去图书馆的路陆和健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藉中,建筑艺术占据着重要位置,西周的《礼记》、《仪礼》、《周礼·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治》,清代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以及现代的《中国建筑史》和诸多建筑典藉均详细记载了我国...  相似文献   

2.
王玉德 《世纪行》2011,(5):43-45
最近,"汉口码头"电视剧在武汉开机了。作为一名老汉口,想谈谈武汉的码头文化,让市民了解武汉码头的历史源流与发展演变。我认为,武汉码头按水域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一、长江码头时期(明成化年以前)2000多年前的《考工记》说:  相似文献   

3.
工律是中国古代有关工程兴建、工事修造、钱币铸造和制造兵器以及其他手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最早可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从《秦律》、《汉律》、《唐律疏议》、《宋刑统》、《至元新格》、《大明律》、《大清律例》中关于工律的规定来看,历代虽屡有兴革,但大体上没有太大变化,始终保持一种历史的传承关系。工律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从《秦律》一直到《大清律例》,从设置上来讲,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历代工律律文基本上是因袭前朝,根据本朝实际,略作修改,工律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然植物作染料,浸染或印染丝、麻、棉等织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发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科技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从考古发掘和甲骨文及其他古代文献中得知,在商代养蚕纺丝已相当发达,因此染丝技术也相应发展,在周代,染色已经明确分为煮、、暴、染几个步骤”,“染色所用的原料,根据古文献所载,是经过化学加工而提炼出来的植物性染料,如蓝靛染蓝,茜草染绛等”。在《书经·益稷》中有“以五彩彰施于五色”、《诗经·小雅》中有“中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记载,可是当时已有“染人”以及“掌染丝帛”。在先秦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考工记》中保留了我国古代染色技艺的记载。至秦、汉时,染色技术更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单独的手工业部门,植物性染料的种植和染色技艺已相当发达。  相似文献   

5.
帝王书法即"御笔",在中国书法作品收藏中,可称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帝王书法因为书写者身份的特殊性备受人们的珍视。中国历代帝王中,唐太宗、宋徽宗和宋高宗等都是帝王书法中的佼佼者。2014年保利秋拍古代书画夜场上,乾隆御笔《白塔山记》以1.16亿元成交,创造了年度全球最高书画纪录,成为2014年唯一一件过亿拍品。《白塔山记》在乾隆帝所有存世书迹中堪称翘楚之作。此《白塔山记》共分五卷,包括《白塔山总记》、《塔山东面记》、《塔山西面记》、《塔山南面记》和《塔山北面记》。此拍品为前四卷,是卖家历经20余年齐集而来,能凑齐这四件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晚期 ,各种社会学术思潮涌动 ,“三教合一”论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潮 ,尊重人的感性生命及个性的王阳明心学和李贽的“童心说”先后兴起。出生在这个时期的汤显祖博采各家之长 ,汲取驳杂的学术营养 ,建构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大厦。学术界往往把汤显祖狂狷叛逆的个性、“为情作使”的创作理念和激情 ,与王阳明心学尤其是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以“自然为宗”和李贽的“童心说”等中国早期启蒙文化精神联系起来 ,而把“临川四梦”中的《南柯记》和《邯郸记》作为其出世思想的代表作 ,受到佛教寂灭遁世和道教无为虚无思想的消极影响。本文旨…  相似文献   

7.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柬埔寨历史上吴哥文化极盛时期的惟一记载,受到国内外众多柬埔寨史研究学者的重视。从《真腊风土记》中,我们不难发现:中柬人民的友好交往不仅体现在经济物质层面,而且还渗透到习俗、历法、语言等文化层面。值得一提的是,柬埔寨人民对来自中国的物品的喜爱以及对华人的尊重、宽容和关照,促进了中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  相似文献   

8.
文采新论     
一、引言:文采与文章的统一古之文章就是花纹色彩。《周礼·考工记》云:“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就是说,文章即色彩:青、白、赤。许慎《说文》云:“文,错画也,彩,文章也。”就是说,文彩即花纹色彩。由此可知,古之  相似文献   

9.
屎的历史     
该书是“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中的一部。其《译后记》中说:“以学术代来划分,拉波特属于1968年五月风暴那一代,与福柯等人相比,他是小字辈,主业是心理分析。……围绕着权力与话语,拉波特在1539年的法国找到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22)
<正>黄强艺术简历黄强,甘肃灵台人,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现居北京,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榜书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秘书长、岳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漫画、书法、国画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南方周末》《读者》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和介绍。出版有《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影响世界的68则管理寓言》《政协委员履职记》等。  相似文献   

11.
刘亚丽 《湖湘论坛》2003,16(6):38-39
江泽民根据新时代特征及我国国情 ,提出了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我国国情的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类正经历着一场全球范围的新科技革命。体现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 ,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科学等…  相似文献   

12.
祁建 《北京观察》2008,(2):56-57
八百年来,庙会对北京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在当地人的心目中,逛庙会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令人无法抗拒,而且也不想抗拒。从古代文献上,我们可以得知,周代宗庙之旁便有庙会了。这就是《考工记》上所说的"匠人建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祖即宗庙,社即社稷,市乃交易的地方,交易之地与宗庙、社稷已经有了联系。六朝以后,佛教寺院、道教宫观日渐增多,于是附于佛寺、道观的庙会也就逐渐兴盛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期,在要革命还是要立宪的问题上,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曾以小说为武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改良派发表了《新中国未来记》、《宪之魂》、《未来世界》等小说,鼓吹“君主立宪”;革命派也在一九○三年发表了提倡“民族主义”的《洗耻记》和痛斥“君主立宪”是缓和革命的《自由结婚》等小说;尤其是出色的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在一九○五年写出了小说《狮子吼》,歌颂革命党,直接批驳《新中国未来记》。 梁启超十分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他在《小  相似文献   

14.
冯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红安人。现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兼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冯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地方史志研究,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史专家。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史纲》等书,与人合著《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中华文化史》等。2003年4月18日下  相似文献   

15.
刘槟 《前沿》2012,(8):149-150
以中国传统历史为题材制作的《花木兰》(1998年迪斯尼出品)、《花木兰2》(2005年迪斯尼出品)和以中国功夫元素为基础制作的《功夫熊猫》(2008年梦工厂出品)、《功夫熊猫2》(2011年梦工厂出品)获得了巨大商业成功,相对比国内的动画界守着丰富传统历史故事题材的宝库,遭遇的是好的作品青黄不接的现状。两相对比,不得不反思其背后的原因:人们对事物的接受往往建立在熟知的基础上,陌生的事物很难产生情感与思想的共鸣。成功的动画作品需要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动静兼顾,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否切准了人类文化的脉,即是否呈现的是人的世界观和生命感的共性,实现区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主题和最终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涵和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核心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联系和统一起来的一个重要纽带,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又号紫阳道人、木鸡道人、橡槚山人等。万历二十七年出生于山东诸城的官宦世家,卒于康熙八年,享年71岁。丁耀亢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戏剧理论家和诗人。少孤负奇才,弱冠为诸生,主要作品有《天史》、《续金瓶梅》、《表忠记》、《出劫记》、《逍遥游》、《陆舫诗集》、《江干草》、《归山草》等百余部名著诗集。丁耀亢早年投董其昌门下,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奇才,诗文书  相似文献   

18.
王灿 《理论月刊》2012,(10):57-62
《尚书》是华夏文化最早、最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反映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历史,是先秦时期华夏文化的第一次凝聚成书。探讨《尚书》历史思想与先秦历史思想潮流及整个先秦历史文化的关系,非常必要。《尚书》历史思想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和先秦文化印记:它是中国原生本土文化中"王道"文化的最早体现,是史官文化的孑遗;受到周人文化的改造;带有明显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法色彩和实用理性精神。这一切,与西方史学的类似思想范畴相比,有相当大的差异。《尚书》历史思想在中国历史思想史上具有肇始之功,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9.
将帅理论即关于将帅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将帅思想经历了萌生、飞速发展、渐趋成熟、系统完善四个历史阶段.夏、商、周是萌芽时期,《六韬》所记姜尚的韬略理论,开启中国将帅思想史之端;春秋战国时期为迅速发展时期,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学经典中的将帅观奠定了中国古代将帅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从秦统一中国到隋唐五代,“将将”思想的提出及论将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将帅思想渐趋成熟;宋元明至前清,中国古代将帅思想走向系统完善,宋代武学的兴起及明戚继光提出的“练将”思想,是其杰出成果.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的科学技术素质的理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涵。“三个代表”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紧紧抓住科学技术与人的科学技术素质的内在联系,全面论述了提高人的科学技术素质对发展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利益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深入探索了如何提高人的科学技术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时俱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全国人民进一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思想的今天,对“三个代表”思想关于人的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