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殿卿 《湘潮》2014,(12):28-31
刘华清是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员。他三次进出海军及至在进入党中央最高决策层后,都密切关注着海军的装备建设、部队发展,为打造中华民族的海上长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以如此深得海军堂奥,在海军建设上有着惊人的远见卓识,与其早年留学苏联,系统受过正规的高等海军军事教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正刘华清(1916.10.20—2011.1.14),湖北大悟人,从农家苦娃子成长为人民军队领导人,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在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中,他与人民海军结下过不解之缘,由于曾经留学苏联学习海军,他成为人民海军早期少有的"科班生"。整整走了11天,才到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1954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选调了一批团以上干部,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有刘华清、高立忠、陈云中、程庆荣、袁意  相似文献   

3.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三出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那年他便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祖国的那片深蓝,倾注了刘华清后半生的无数心血。  相似文献   

4.
水新营 《世纪风采》2014,(10):31-35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 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的他与大海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从1929年投身革命至1998年卸去中央军委副主席职务为止,刘华清戎马征战70载。在70年的光辉历程中,刘华清与海军有着不解之缘。作为一名在海军中任职多年的开国将军,刘华清一直为收复南沙群岛殚精竭虑,祖国最南端的南沙有着他太多的情感与牵挂!直陈收复南沙之策早在"文革"期间,刘华清就曾向上级领导建议:抓住有利时机,收复南沙。那是1974年,海军领导决定由当时担任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去西沙调研,以解决执行驻防守备任务的问题。调研期间,刘华清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尽快收复南沙被侵占的岛礁。  相似文献   

6.
1952年初,刘华清调入海军。此后几十年里,他三次进出海军,并曾先后在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即舰艇研究院)、国防科委等单位任职,晚年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身份主  相似文献   

7.
1月14日,享年95岁的刘华清上将在北京逝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官兵深感悲痛。刘华清将军曾任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华清将军在建国之初,曾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主要领导,是该院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是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他从一个农家少年成长为人民海军司令员,是人民军队由小变大、以弱胜强的缩影。不过,他结缘蔚蓝大海,主持大连海军学校,却是出乎他意料。刘华清上将曾说过:"我是山区长大  相似文献   

9.
林木顺留学苏联哪一所学校,史籍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他是留学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他是留学苏联的莫斯科东方大学。只要我们从史料来源、莫斯科东方大学与莫斯科中山大学两所学校的性质、当事人风间丈吉、张国焘夫人杨子烈关于林木顺在苏联留学情况的回忆这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两种说法。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他不是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而是留学莫斯科东方大学。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16,(11):12-14
刘华清,1916年10月出生于湖北大悟。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85年、1987年相继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刘华清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特别是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2011年1月14日6时,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在刘华清上将诞辰100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了一组图片,回顾他的革命生涯,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刘华清的革命历程中,与海军有着不解之缘:1951年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4年赴苏联海军指挥学院学习,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58年后历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等职,1966年任海军副参谋长,1982年任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副书记……作为一名在海军中任职多年的开国将军,刘华清一直为收复南沙群岛殚精竭虑,祖国最南端的南沙有着他太多的情感与牵挂!  相似文献   

12.
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是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他从一个农家少年成长为人民海军司令员,是人民军队由小变大、以弱胜强的缩影.不过,他结缘蔚蓝大海,主持大连海军学校,却是出乎他意料.刘华清上将曾说过:“我是山区长大的,以前从未见过大海.没想到,30多岁后竟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刘华清(1916—2011),湖北省大悟县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曾任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刘华清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赞誉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  相似文献   

14.
吴玫 《党史纵览》2012,(7):4-10
2011年1月14日.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政治局常委刘华清与世长辞,享年95岁。 这位大别山区放牛娃出身、14岁就参加红军、曾任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是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有海洋意识的人”。美联社将其称作“中国现代海军之父”.说他“开启了中国海军强盛的进程”。同时因为在其主政海军期间,积极推动航母发展.外媒又将他誉为“中国航母之父”。作为近20年来唯一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行列的军人.  相似文献   

15.
正"文革"期间,刘华清接连给邓小平写了两封信,邓小平均做出重要批示1951年秋,刘华清离开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后,在第十军待了半年多。随后,他先是到海军任职,后又到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国防科委参与军队装备研发工作。邓小平也于1952年7月从西南军区调入北京,先后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多年里,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工作接触。刘华清  相似文献   

16.
正坐落在辽东半岛大连市郊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正规海军学校,原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1952年9月后的名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海军学校(简称"大连海校")。中共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是这所学校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始终关怀支持着该校的建设、发展,以此为基点,为海军发展乃至全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消息传到苏联,使在苏联留学的青年们看到了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曙光。1946年初,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国,他带回了蔡博(蔡和森之子)给毛泽东写的信。蔡博在信中汇报了他的学习情况和今后的计划和打算,并表示决心要努力学习苏联的先进技术,练就建设本领,尽快回到祖国。毛泽东看到信后,十分欣慰,立即给蔡博、张芝明、刘永斌、黄平、赵小炎等同在苏联留学的青年们写信。他在信中表示,"新  相似文献   

18.
从1929年投身革命至1998年卸去中央军委副主席职务,刘华清戎马征战70载。在这70年的光辉历程中,刘华清与海军有着不解之缘:1951年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4年赴苏联海军指挥学院学习,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58年后历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1966年任海军副参谋长,1982年任海军司令员、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1953年9月,我随海军副政委刘道生一行10人去苏联学习海军战役战术,进入位于列宁格勒的苏联海军最高学府——伏罗希洛夫海军指挥学院。 张学思将军时任海军参谋长。本来他准备和我们同去,但苏方认为他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不批准他入校。周恩来总理向苏方说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常委、中央车委原副主席刘华清2011年1月14日在京逝世,享年95岁。将星陨落,举国哀痛。刘华清上将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