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目的的,有别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目的的“知识教育”。概括起来,创新教育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1.创新教育是实现思维本性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是创造发明的源泉,因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人的创造能力或创造性,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综合性素质,就个性心理发展而言,由核心到外围,由深层到表层,依次为创造性人格特征、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创造性人格特征即创造意识和创…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是最成功的创新实践者(虽然不是唯一的实践者)。但是,他们很少坐下来去研究他们是如何创新的。绝大多数企业家只是潜心于采用某种方式的变革来创造价值,不管这种变革涉及的是技术,还是材料、价格、税收、人口统计,甚至地缘政治。他们以此创造新的需求,或者创造利用现有市场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郑楚光 《世纪行》2012,(3):19-20
一、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与职责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其灵魂是学术追究,本质是创新,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造科学与文化,是要把一群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发,产生使学生受益终身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智慧。这就要求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是: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技术创新大潮的迭起和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作为21世纪挑战的法宝。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创新人才应具备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牢固的综合基础知识,有哲学的头脑,经济学的眼光,时刻关注时代的走势,抓住创造的机遇。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当务之急。什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指导下,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以培养创…  相似文献   

5.
早在 30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宗旨的教育。人们经过艰苦的奋斗和努力,一个创新教育的竞争热潮正在世界各国展开。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女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  相似文献   

6.
萧莉 《理论月刊》2000,(7):51-53
当前教育界及社会各界都在广泛讨论有关“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其注意力的焦点大都集中在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上,而对于创造的前提,即创造个性的培养问题,专题性的论述较少。本文就创造个性对人才创新的意义、创造个性的特点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个性等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7.
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创意、创新、创业的强力支撑,而青年人是推动创意、创新、创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有生力量。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要结合青年人的生命周期特点和发展需求,聚焦“创意、创新、创业”,打造“宜业、宜居、宜学、宜家、宜创、宜娱”之城,推动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6,(9):F0004-F0004
浙江三狮集团作为浙江省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三狮集团的精神是“卓越、自强、创造、进步”八个字,凸现的就是创造、创新。浙江三狮集团近些年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不断地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就指出:21世纪的教育“将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改变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传统观念.鼓励创造性学习,爱护儿童的创造热情.尊重儿童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把绵阳建成一个创新基地”的要求,大力推进行政体制创新,突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科技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行政体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一个高效率的体制环境,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需要抓紧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二,创新行政体制是适应加入WTO新形势的需要。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只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创新,尽快实行与国…  相似文献   

11.
机制创新是文化建设的源泉和动力,以创新促发展是文艺繁荣的内在要求。近几年来,湖北文艺工作适应形势,转变观念,推进改革创新,实施“三大工程”,努力实现繁荣发展、创造业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学会拒绝     
在创新过程中,好奇、富有想象力而且喜欢追根究底的人通常比较容易收集到新信息,创造出新知识,最终产生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进而刺激对更多信息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多知识,产生更多新观念。这个循环会不断持续下去。这些要素就是创新的传统基础。在网络世界里,创新的组成模块也很类似,但是内容却有显著的差异。在网络世界里,创新的四个基础要素是新信息、新知识网络、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未来思想。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灵魂,创新是使命,创新是希望。”——南宁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晓东如是说。 南宁国家高新区成立21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思路创新和服务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是南宁高新人高举着创新这把“火炬”,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才赋予了高新区激情四射的活力,才擎起了高新技术基地奋发前进的这面旗帜,才领跑了南宁乃至广西的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4.
数字天下     
《时事报告》2011,(11):7-7
中小企业的“98765”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99%以上企业是中小企业,它们创造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取得了70%以上的专利和创新,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提供了50%以上的利税。  相似文献   

15.
王启泉 《世纪行》2014,(8):19-20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创新创造,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政协组织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创新创造加速转型献计出力。一、聚焦创新创造,传递加速转型发展的正能量创新创造,是时代之潮、转型之基、发展之要。无创新,则无出路。当前,经济形势正处  相似文献   

16.
一、博学多思是开拓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源于博学和多思。只有博学才能学有所悟,孕育创新的智慧和灵感,只有多思,才能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激发旺盛的创造活力,思出认识升华,思出宝贵经验,思出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政  熊春花 《前沿》2014,(5):45-46
高校党组织依据院系专业特征,组建学生党员科技创新团队,制定保障措施和实施办法,有效开展各项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主动创新和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8.
何睿刚 《前沿》2014,(3):105-107
在金融危机阴霾依然笼罩全球的情况下,在金融行业发展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的背景下,财产保险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具有影响全局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财产保险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分析,认为模式和体制创新是财产保险产品创新的基石。财险产品创新主要体现在财险产品创新的出发点是满足和引导保险需求,调整险种结构,开发和创造新型保险产品,开发衍生型产险品种,挖掘投资性财产保险产品,还包括服务创新,销售模式与销售渠道创新等。  相似文献   

19.
在战后和冷战结束以来,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成为时代潮流,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政治创新等,则是世界性的创新潮流所席卷的一些基本领域。创新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创新的意义当然并不以此为限。只有正确审视时代,认识世界,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从而不为时代所弃,才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不断进行创造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  相似文献   

20.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充满活力的创新创造,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创新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同时推动经济社会有序稳定发展,实现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的动态平衡,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轨道上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