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云翘传》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越南著名诗人阮攸的一部传世杰作。目前由国人翻译并在中国出版的《翘传》只有一个译本,并且由于种种原因,译本并不很理想。笔者感到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较为符合原著风格的《翘传》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2.
3.
《岭南摭怪》是用汉文写成的一部越南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集。部分故事采撷自古代史书,但无论史书还是故事书,源泉都是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岭南摭怪》和《越甸幽灵》是越南现存最古老、最重要的神话传说集。《岭南摭怪》是由封建文人搜集、整理、编纂成书的,经过了多次补充、删减和修改。就目前掌握到的资料,该书编撰于14~15世纪间。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原始社会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远古时代,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很少,有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如为什么会有风云雷电?为什么日月星辰都往西落?水为什么都向东流?他们把自然力神化、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5.
6.
《小说神髓》的发表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它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长久以来《小说神髓》的上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下篇尤其是关于文体论部分的内容却一直很少被人关注。因此本文在细读文本基础上归纳出《小说神髓》中文体论思想的核心内容,并把该理论的局限性及与言文一致运动的关联一并纳入到考察视野。 相似文献
7.
前言中越两国的文学有着悠久而密切的关系,反映在小说上亦然。中国古典小说很早就传入越南,并对越南的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比如,明代瞿佑的《剪灯新话》、清代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就先后被越南文士模仿或移植,使得越南 相似文献
8.
9.
19世纪的小说《白鲸》, 在写作手法上显示了许多20世纪元小说的特征, 说明作家在小说情节、小说作者与小说形式等方面的自我意识。这些思考的目的, 是暴露小说作为人为构建的虚拟本质, 使读者质疑语言这个媒介, 甚至质疑通过语言传达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的魅力之一是,他的作品几乎都以人的精神和道德作为自己艺术观察的注意中心,小说《断头台》也是如此。作品描写了一个拯救失足者的悲剧。寻找一种能战胜庸人世界强大思想意识的力量,是小说的主旨。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大胆创新、独辟蹊径,采用了宗教叙事手段,塑造了“当代耶稣”的形象并重新阐释了《圣经》中彼拉多与耶稣的对话。作家对拯救人类精神的道路的探寻,归根结底来自于在俄罗斯被信仰了千年的东正教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缩略语是各种语言中最为普遍的语言现象。缩略语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一种表现。汉语和越南语中都有着数量较多的缩略语,其在人们的生活各领域中使用得十分普遍。汉、越缩略语的构成方式都很繁多。汉语和越南语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点。那么,汉、越缩略语的构成方式有何异同?本文将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汉越动物俗语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中越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价值取向与社会风格的不同,体现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形态。由于两国受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对动物赋予了既相似又相异的感受和联想。本文重点探讨了汉越动物俗语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汉越俗语中动物形象反映出人的情感态度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越南毗邻而居 ,有陆界和海疆相连。有史以来两国官方和民间都有很密切的交往 ,由于语言不通 ,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一样 ,要通过翻译交流思想 ,这一段历史很有回顾的必要 ,借此巩固、发展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交流。翻译的准确与错误会直接影响到双方交流的顺利进行与否。翻译一般是甲种语言转换成乙种语言 ,反之 ,乙种语言又转换为甲种语言。但是 ,在公元1世纪前后 ,因交通、通讯等条件的限制 ,我国中原一带的人与越南先民的接触有限 ,所以“凡交趾所统 ,虽属郡县 ,而言语各异 ,重译乃通。人如禽兽 ,长幼无别。项髻… 相似文献
14.
借助汉越音、汉越词对越汉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越语与汉语的关系(一)越语与汉语的关系首先要说明越语和汉语是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所以,我们在对越南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不能采用同源教学法。关于越语的语源,最近越南境外的学者都普遍认为越语属于南亚语系(王力先生也接受这种观点),即与芒语(M uong)是同一个语言系统,是 相似文献
15.
现代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与日本、朝鲜等国并称为“汉文化圈”国家之一的越南,汉语对其语言的影响是较为深刻的。在越南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汉语汉字一直处于正统的地位,并被广泛使用于教学、科举、公文、外交、公务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因此可以说汉语对越南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现代越南语里仍存在着大量源于汉语的汉越词。这些词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使用范围广泛,几乎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文学、医学、教育等所有领域,是越南词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越南语中汉语借词众多的主要原因越南语里面的汉语借词数量极多,据… 相似文献
16.
发源于中国的城隍信仰,传入越南后,与越南本地的民间宗教信仰相结合,形成具有浓厚越南民族文化特色的城隍信仰。对比中国与越南城隍信仰异同,探究造成异同的原因,有助于深入了解越南文化及其文化中的中国因素,为进一步探究中国与越南在文化上的共同性与相异性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经过长期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大量的汉语词汇传到越南,被越南人吸收、融化、形成汉越词汇库,与越南民族文化联系密切。越南语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接受各国外语词汇,特别是汉语的一部分词汇已经被越化。大约60%的越语外来词汇有汉语的根源,其中25%的汉语词汇已经完全越化。在越南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越词,汉越词汇变化发展涉及面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18.
社交称谓语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语言现象。不同的社交称谓语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汉语和越南语都有着丰富且复杂的社交称谓语系统,汉语称谓语曾对越南语称谓语有着各种影响,但由于地理位置、民族文化、语言习惯等原因,这两种社交称谓语系统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因此,汉、越社交称谓语有着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不少差异。本文通过对汉、越社交称谓语进行分类对比,探究这两种社交称谓语的异同点及产生异同的原因,再根据它们的特征提出有效可行的交际策略。熟练掌握及正确使用社交称谓语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