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哲 《前沿》2011,(15):144-147
当下网络传播,开始了由“80后”向“90后”的过渡。他们已经成为网络传播的中坚力量,其网络传播具有前卫性、逆反性、群体性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君  邱杨 《传承》2011,(29):46-47
在80后90后道德养成教育方面,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道德养成教育理念、道德养成途径、道德养成方法等诸多方面。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既有经济基础的根源,又与思想文化背景等密不可分。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审视这些差异。既要吸收80后道德养成教育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90后道德养成教育中的优点,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为我国当前的青少年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已有文献、调查数据以及对“80后”和“90后”人学生的深度访谈,得以归纳卅“90后”与“8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从恋爱动机、恋爱对象、同居现象及择偶方式、择偶标准、性观念、婚育观念等方面来进行差异性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存:爱情与情爱,恋爱与结婚,主体与客体,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线性与非线性。  相似文献   

4.
对“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倍感困扰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60后”管理层的“英雄式领导”和“80后”新生代的个体化倾向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在管理体制、领导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中突。  相似文献   

5.
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进行代际分析、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可知,尽管“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发展使之具有成为新的一代的可能性,但是从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于“80后”大学生;虽然“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为他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并且“90后”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和局限,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6.
凡欣 《前沿》2014,(15):173-174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影响“90后”大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当前,以“80后”为主体的高校辅导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增强,职业认同与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科研意识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80后”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政治意识薄弱、职业道德品质有待提升、职业价值目标功利化等。因此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方向;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外部环境;重视职业发展,健全职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7.
黄河 《传承》2011,(8):44-45
当前大学校园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已经形成。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在正反两面影响着90后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黄河 《传承》2011,(22):44-45
当前大学校园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已经形成。社会型网络社区交流平台在正反两面影响着90后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廖国声 《传承》2012,(8):44-45
"80后"辅导员和"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主流群体。"80后"辅导员从事高校"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眼中优秀辅导员的特质,提出了"80后"辅导员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双赢目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90后青年体质健康备受社会关注,存在诸如"四肢发达"、"身残"等偏颇认定。以80后青年为参照,运用年鉴趋势研究后发现:该群体外形与内质良莠分化;女性内质素质代际降幅大于男性;城乡青年死亡病症存在明显差异。改善并发展90后体质健康状况,需政策保障以及休闲与健身体育的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作为当下最普遍最热点的传播媒介,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及未来的世界,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青少年是网络传播及使用的主体,80后90后的青少年更是从网络中成长的一代,网络深深渗入其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少年所创造,通过网络这一媒介表现出来,相对于网络主流文化而言的文化形式,以其边缘性、颠覆性、叛逆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并成为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所结合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因其传播的广泛性、内容的叛逆性及超前性等特点,让大批商家看中了其中隐藏的商机,并通过生产再创造的方式,使网络青年亚文化转化为实际的可供消费的物质形态,从而形成一个创意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光的流逝,当60后开始知天命、70后已然不惑之时,80/90后员工逐渐地走到了前台,成为企业内不可小觑的有生力量,成为时代发展的有力推动者。而对于这群从小生活在家庭宠爱中的80/90后们,一路走来也被贴满了各种标签:自我、张扬、自尊心强、眼高手低、不肯吃苦……社会上充满了对他们的质疑——这些80/90后能否担当责任和使命,开创一片自己的天空?这个问题不仅事关其个人发展,还与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80后”、“90后”已经成为基层官兵的主体,“80后”、“90后”官兵思想心理还不够成熟.但文化层次高.上进创新意识强:交践经验还比较欠缺,但理论功底好,接受新鲜事物快;组织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但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较强:扎根基层吃苦奉献意识欠缺,但视野开阔、思维活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90后、80后大学生的“自我状态诊断表”的对比分析,发现90后大学生在自我状态上与80后大学生有差异.并依此提出对90后大学生在人格教育上的方向,即提高90后大学生的成人自我状态,促使其达到真正的自信、自主和自由.此外,分析90后大学生的自我状态对家庭教育和幼儿早期教育都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富士康"N连跳"事件以及"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不断的出现自杀现象的高度关注,解析新生代农民工发生自杀行为的社会根源,发现社会急剧转型导致的社会失范,如制度失范、文化失范、角色失范、价值观失范、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失范等是其自杀的总根源。减少和防止"80、90后"农民工自杀现象的措施应该包括:加强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建设、构建农民工次级社会关系网络、加强企业人文文化和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和融合等。  相似文献   

16.
吴庆 《传承》2014,(11):118-120
以质性研究的范式考察"90后"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动机,基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发现,"90后"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的接触程度高,是一种快速的信息传播渠道,对其身心发展有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进行代际分析、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可知,尽管“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发展使之具有成为新的一代的可能性,但是从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于“80后”大学生;虽然“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为他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并且“90后”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和局限,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8.
<正>"80后"90后"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后来被广泛地作为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和1990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近年来,随着公安工作的发展和公务员"逢进必考"政策的全面推行,一大批以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体的"80  相似文献   

19.
“80后”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8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群体特征。“抗震救灾”等公共事件凸显“80后”大学生“值得信赖,敢担重任”。科学发展观对“80后”大学生教育有重要引领作用。“80后”大学生教育的路径选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成才为根本。  相似文献   

20.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高离婚率不仅会使“80后”群体对婚姻产生恐惧,同时“80后”离婚率趋高也严重地影响着家庭婚姻结构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80后”婚姻观的变化、人口性别比失衡下婚姻挤压状况严重、自我意识增强和家业分离、婚姻替代资源增多、父母对婚姻的干预以及离婚成本降低和程序简易化等多个因素影响着“80后”青年的婚姻生活和婚姻质量,是“80后”群体出现“闪婚”、“闪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