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申建林 《法国研究》2002,(1):122-131
在法国大革命中 ,雅各宾派把是否拥护卢梭思想视为区别人民与敌人的标准。 1 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有关人生而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等重要条款几乎是对《社会契约论》原句的照搬。但这并不意味着卢梭已成为公认的社会进步的精神导师。恰恰相反 ,卢梭政治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卢梭去世不久 ,英国政治理论家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指责卢梭的“自由、平等”理想是不尊重历史与传统的抽象观念。贡斯当在 1 81 9年的一次演讲中曾指出 :“卢梭误将社会机构的权威当作自由”①,其实这不过是要求个人为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自由而甘愿…  相似文献   

2.
史前无例的1789法国革命是一场摧毁封建统治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翻天复地的思想革命。任何政治革命的起源虽有其内在原因,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固然有它深刻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根源,却同样必须以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革命为先导。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潮对于政治变革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转折标志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打上的思想烙印就更为明显。匆庸置疑,这场革命的精神支柱是理性主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开始蓬勃发展,从而对封建主义势力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这一时期的法国思想家(以下称为中期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自由平等思想,而这其中的土地平均思想,不仅对欧洲的农民土地问题,而且对中国的农民土地问题也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法兰西民族的激进主义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05,23(4):112-125
激进主义是法兰西政治文化的重要表现,它贯穿于法国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政治体制和人们的心态之中。1789以来的历次革命构成了法国的革命传统。不懈地推崇平等理念也是激进主义的表现。激进主义传统还体现在政治生活动荡方面,与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同,法国人似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笛卡尔和萨特的故乡,“替天行道”的知识分子在促成激进主义传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激进主义传统是由法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旧势力异常顽固而资产阶级相对弱小;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力量十分强大;小产业主观念根深蒂固等。尽管如今法国和欧洲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激进主义仍不失为法国和法国人的重要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5.
自然法学派对法国大革命期间几部宪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英 《法国研究》2002,(2):169-180
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弗利的著作中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但是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则是在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之后才逐渐形成 ,尤其是与格劳修斯、斯宾诺莎、洛克以及 1 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思想密切相关。这些被后世研究者们称作“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用世俗性的社会契约论取代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大力宣扬的神创国家论 ,在国家权力问题上提出了三权分立理论和主权在民思想 ,在人权问题上提出了自由、平等、财产权等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 ①。这些生活在 1 7— 1 8世纪的思想家们 ,…  相似文献   

6.
赵霏 《法国研究》2006,(2):83-87
一、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理想与三权分立理论孟德斯鸠是17-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法学派思想家,他所著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奠定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法学思想的基础。在这部法学名著中,孟德斯鸠所致力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政治自由”。在他心中,这种理想的政治目标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就是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孟德斯鸠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论把政体划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  相似文献   

7.
在从1789至1814年的法国革命全部发展过程中,发生过两次政变。第一次是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第二次是1799年11月9日的“雾月政变”。在这两次政变中,第一次政变无疑具有更关键的意义,它摧毁了革命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派别即雅各宾派的革命民主专政,结束了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联盟,一步步把人民群众从政治生活中驱逐出  相似文献   

8.
艾蒂安·德·拉·波埃西(1530—1563),法国杰出的人道主义者,早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他的《自愿奴役论》是一篇公开反对暴政的战斗檄文,也是一篇揭露一般专制制度、捍卫自由平等的出色政论,在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基本思想、是:现存剥削制度的基础在于人民自愿受专制君主的奴役;如果说最初人们是在暴力和欺骗的条件下放弃自由这个自然禀赋的,那么后来,比自然更为强大的习惯逐渐使人民自愿地接受奴役;因此只要人民齐声说个“不”字,奴役制度就会寿终正寝;但长期生活在奴役制度下的人民很难立即认识到自由的好处,所以象其他许多人道主义者一样,作者也把希望寄托在理性的启蒙上。作为历史唯心主义者,波埃西的这篇论文在说明现存制度时不可避免地陷入明显的自相矛盾,它无法找到摆脱“自愿奴役”的真正出路。然而作者的这些思想在历史上却起到重大的进步作用。16世纪下半叶,法国国内战争时期,这篇檄文成了胡格诺教徒反对专制暴政和宗教迫害的思想武器。不仅包括蒙田在内的许多同时代人,而且有确实的材料证明象梅叶、卢梭、拉梅耐、圣贝夫等也受到它的显著影响。巴黎公社社员魏尔莫勒甚至称波埃西是1789年革命英勇的祖先之一。其他欧洲国家受其思想影响的则有歌德、席勒、维兰德等等,特别是托尔斯泰。在历史观发展史上,《自愿奴役论》也占有一席地位。中译文根据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2年俄译本转译。全文24,000字,现摘要发表。为了节省篇幅,不仅删掉的地方没有使用删节号,而且合并了一些段落。  相似文献   

9.
一、法国启蒙民权思想的内容及其评价 法国启蒙民权思想是在反封建、反神学,倡导政治平等、倡导自由的思想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其思想的核心就在于"启蒙",在于弘扬科学、倡导民主.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版权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版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法国是《人权宣言》诞生的地方,同时也是版权保护最严厉的国家。网络环境下,如何协调信息自由与版权保护的关系,法国反网络盗版立法的最新发展值得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试析法国商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商法作为世界三大商法法系之一,别具一格,自《商法典》颁布以来,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和完善,在大陆法系中处于领先地位,与英美法系相比也有明显的自身优点,许多国家受其影响而制定了商法典。在会计规范方面,法国商法不仅确立了会计行为规范,还设立罪名以追究造假者的刑事责任。一、法国商法建立的会计法律制度法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形成于十九世纪上半期,在二十世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典式会计”的现代会计法律制度体系。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强调了人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1804年…  相似文献   

12.
简评《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段德智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具有世界意义的政治大革命,是法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盛大节日。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这一点,甚至说它“并不是”“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仅反映了它本身发生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明治维新后,虽然日本启蒙思想家所宣传的自由、平等、权力等思想,对启蒙被封建思想 压抑的广大民众,唤醒他们的自由、平等、权利意识起到了极大作用,但由于他们受到当时社 会历史条件和他们个人自身思想状况及阶级属性的制约,他们的思想有极大的脆弱性和局 限性,缺乏前后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共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明治7、8年的初步转变,从  相似文献   

14.
基佐阶级斗争历史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14年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在法国历史上开始了一个政治反动时期。复辟贵族大肆捕杀过去的革命党人和拿破仑党人,而且掀起对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围剿,以便为恢复革命前的旧制度作舆论准备。贵族的反动不能不引起资产阶级的反抗。法国资产阶级虽然被雅各宾主义吓坏,害怕新的人民革  相似文献   

15.
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主要是劳苦大众,不堪忍受君主专制政府的横暴与腐败,奋起反抗,用暴力攻陷巴士底监狱。这一爆炸性的革命行动,深深震撼了法国君主专制政体的基础,它是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信号弹。去年,1989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二百周年纪念。法国国内及国际上纷纷召开纪  相似文献   

16.
以“特殊制度”为标志的法国养老保险具有鲜明的行会主义特征。因长期财政亏空,“特殊制度”被视为拖累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病,而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届法国政府改革的对象。然而,所有以取消“特殊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均无功而返。借助对夭折的“积分制”改革的分析,可以发现结构性并轨改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养老保险体系的财政失衡问题,而且由于完全背离了塑造法国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观而遭到强烈抵抗。在法国社会共存着脱胎于旧制度等级社会的“特权情结”和继承于大革命共和体制的平等原则。这对矛盾的价值体系一方面推动对行业专属权益的争取、捍卫以实现不同行业在职业身份认同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引导在绝对意义上追求现实利益的“平等”。同时承载这两种“平等”是“特殊制度”无法完成的使命。在法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为了实现商品性“平等”而准备放弃社会性“平等”的情况下,“特殊制度”既不会被完全接受,也不会被完全废弃。这决定了法国养老保险改革很难突破参数调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怎样评价法国大革命中以罗伯斯比尔为代表的恐怖行为,这一直是各类史学作品中的争论焦点。本文作者博采各家观点,论述了法国著名作家阿那托尔·法朗士的《诸神渴了》这本历史小说的新颖之处。法朗士不是把法国大革命看成“铁板一块”,而是把他真诚拥护的1789年原则和他深恶痛绝的1793牟暴行区别开来,将人物的政治行为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思想背景、文化环境联系起来,通过清晰的分析和批评,不仅重建了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而且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公民的理想和怀疑,使这本小说成为众多描写法国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8.
希拉克总统是法国乃至世界政坛上的重量级的政治家之一,他两度出任法国总理,两度当选法国总统。他曾四次访问中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对中国社会文化理念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结合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政治理念,在国际政治社会文化舞台上大力提倡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相互理解、平等交流的理念。反对恃强凌弱,拒绝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主张用和平谈判的外交手段解决各种争端,美国甚至欧盟一些成员国以所谓人权问题在联合国非难中国时,希拉克强调欧盟成员国对中国人权问题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立场,主张对话,不主张对抗。希拉克始终坚持戴高乐主张的独立自主外交原则,成为平衡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天平的重要政治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最近十几年来,“素质教育”在中国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提及,人们希望以此来解决日益盛行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问题,并保证教育朝着它应有的正确方向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曾被许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提及,并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成功地运用,而后被世人所沿用.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拉伯雷.他们运用素质教育,成功地铸造出了他们的理想完人“君子”和“巨人”.本文将从孔子的《论语》和拉伯雷的《巨人传》的文本出发,介绍孔子和拉伯雷的“素质教育”观,并试从其教育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略作比较,以揭示“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模式,希望给崇尚“素质教育”的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后半期是资产阶级各法学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当时,自由资本主义逐步扩大其规模,向垄断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间或爆发为阶级斗争。例如在三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和1848年巴黎工人的两次革命起义,特别是1871年巴黎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