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入世后 ,面对新的形势 ,大连市要高水平、大规模、全方位地利用外资 ,必须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和方法 ,必须进一步创新投资软环境。  相似文献   

2.
根据当前大连市对外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连利用外资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和提升质量;强化先导区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改善大连投资的软环境,提升政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厦门特区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卓有成效,欧美投资项目在厦外商投资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之势,且其项目质量也较高。作为今后招商引资的重点,厦门扩大吸引欧美投资应:引入非价格竞争观念,建立更为科学的招商引资机制;积极开辟招商管道,建立更广泛的招商网络;以发展知识经济为契机,提高对欧美投资的吸纳与消化能力;继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环境对欧美投资者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论坛》2013,(10):F0003-F0003
云南省招商合作局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科学招商落实不力,利用外资引进乏力、协调项目推进不力、有的地方外出招商节俭务实不够和服务企业主动性不够”等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贯彻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查边改”的要求,创新机制载体,采取务实管用措施,抓好突出问题整改,促进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优化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西部兴起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尤其是西部发达地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呈现激烈的竞争态势.在各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硬件建设以吸引资金、人才、技术聚集的基础上,软环境成为招商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是一个地方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吸纳生产要素的聚宝盆,谁拥有良好的软环境,谁就拥有了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潜在财富,因此,作为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必须清醒地估价自己的环境状况,深入了解企业对投资软环境的总体评价,找出与沿海和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寻找对策,以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下,我国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应厘清相关认识,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投资软环境建设,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和制度建设,提高我国利用外资水平。  相似文献   

7.
2001年以来,老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进行体制创新、机构改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宽松、和谐、灵活的运行机制,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一丝不苟,推动了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2001年,全区引进项目43个,计划投资47.41亿元人民币,区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成为东道国重要的发展因素。如何吸引跨国公司到青岛投资,本文认为盈利动机是驱动来青投资的主要内在要素,进而提出了优化投资硬、软环境的对策,并对青岛市利用外资的思路转变,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9.
"板块经济"("功能区经济")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激发城市经济活力,但其碎片化布局带来板块间的不良竞争以及城市整体利益的损耗。在国家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依靠板块经济驱动的城市发展,急需通过以项目招商及落地为核心环节的板块间产业资源配置关系调整,实现城市经济利益的整体优化。为此提出"建立产业项目招商协调机制有利于多板块城市经济利益整体提升"的研究命题,选择大西安城市板块产业发展及招商为对象,借助多主体建模方法和NetLogo仿真平台,分别建立"谁招商、谁受益"和"大招商、大受益"两种模式下的城市产业招商模型,并开发对应的仿真运行程序。仿真结果表明,产业项目招商协调机制具有可行性,且在给定参数条件下,大西安城市板块间产业项目流转补偿率的满意区间为[10%,25%]。基于大西安的多板块城市产业招商建模及仿真,既为大西安产业招商模式优化的政策改进提供了论证,也为同类问题研究奠定了开展政策仿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国内出现新的复杂因素情况下,如何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从加快发展转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差距,针对投资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进行前瞻性研究.而要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根本在于建设好服务型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落实好四个创新,印:观念、体制、法治和服务创新.其中观念创新是先导,体制创新是核心,法治创新是保障,服务创新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