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6,(11):24-26
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3.
论和谐社会模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同起 《学习论坛》2007,23(3):72-74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曾存在自然经济基础的和谐社会、工业文明基础的和谐社会、现代资本主义基础的和谐社会等不同模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往各种和谐社会模式比较,具有以人为本、应对挑战、化解矛盾、综合平衡、科学发展、动态演进六个方面的特点。正确认识以上特点,有助于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旗帜。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不断释放的民族精神,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意识,文明先进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李远方 《世纪桥》2009,(13):69-69,8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价值观。利益博弈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视的现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达到价值认同,关键是实现利益认同。一方面,建立利益均衡机制,构建起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利益关系格局;另一方面,用核心价值观调适社会利益关系,奠定实现社会和谐的利益基础。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是基础,稳定是前提,公正是关键,文化是支撑。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一种关系。社会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发展是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及其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深化的结果是人的需求得到不断地满足,利益得到不断地实现,能力得到不断地开发,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得到改善,最终在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地化解和消融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9.
程彦武 《新长征》2012,(1):10-11
党的十七届六中伞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足兴旧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价值观是事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自身之外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的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梁道刚 《求实》2005,(1):64-6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如下几个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 ;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 ;有着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 ;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充满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 ,是执政党重要的执政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在和谐社会中,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使社会更加和谐的根本动力是和谐生产力,和谐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和谐,从而推动社会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其首要目标是实现利益的和谐,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的利益格局,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阶段、改革开放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万勇  淦凌霞 《党史文苑》2007,7(2):13-14,24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阶段、改革开放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廖业扬 《理论导报》2005,(12):2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上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目标,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命题.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且赋予了新的价值内涵,并具有一些显著的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可以凝炼为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和谐发展。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从完善社会教育机制、舆论引导机制、道德建设机制与法律规范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点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绝不是两个彼此孤立的概念,而是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发展理念,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诉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和内在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制度基础、发展途径和可持续保证.以个人和社会辩证统一关系为逻辑起点,以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为理论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了互动统一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康来云 《学习论坛》2005,21(5):12-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从实践上切实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邹安乐 《探索》2006,2(6):10-12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认真研究价值理念的人本性、价值导向的科学性、价值实践的发展性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耿百峰 《理论学刊》2007,2(10):94-96
民主法治居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的首要位置和更高层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政治保障;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