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系。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礼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段,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将本体之和与社会之和、外在规范与内在熏陶、政治与经济、君王与百姓有机统一起来的传统社会和谐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视野下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孝通先生是提倡并践行文化自觉的代表.根据费老的观点,所谓"文化自学"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对城市和谐的建设至关重要。在文化视野下,我们构建和谐福州必须深入了解福州的历史文化,找寻她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先泰战乱不息、群雄纷争的时代,人们渴求安定详和,诸子百家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官员、政治家也在他们的为政实践中致力于社会协调与平衡。研究先秦时期和谐思想与社会实践,目的是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传统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和谐需对多元性的文化产生认同。"认同"被认为是共识达成的前提。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为了使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取得一致,意味着社会的各阶层、各文化群体的成员为求"和"而协调彼此之间的行为,形成文化认同并影响着文化未来的发展。多元文化观念的树立,昭示着文化将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6.
王剑 《唯实》2007,(11):65-6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始终被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边缘化",存在覆盖率低、社会化程度低、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这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不协调。新形势下必须加速发展、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本质、人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创新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人的本质理论规定了创新教育是拓展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方式;人的现代化理论规定了创新教育是提升人的能力的重要环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规定了创新教育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孙波 《求实》2008,(5):24-27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从当时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一系列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特征和内涵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整个思想体系的根基是"人",人的自由理念及其现实化是黑格尔思想的核心主题。黑格尔是从人类学、心理学、道德学、法学、艺术、哲学与宗教等多重视角,来全面揭示"人"的本质及其实现规律的。黑格尔人学思想是基于对前人经典理论的系统批判与继承,它又被后世所广为传承。对黑格尔人学思想及其源流的系统探讨,将有助于深度理解与全面践行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现代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10.
“革命”与“反革命”被扩大化为非常宽广层面的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阶级较量。不同政党以及同一政党内部的不同派系之间,争夺并试图垄断对“革命”话语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交际除了要依靠良好语言结构知识外,隐含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可忽视。交际文化反映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词汇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敏感。不同民族或国家的语言词汇往往由于受宗教、环境、风俗及价值观影响,折射出不同民族或国家的社会特征。在使用语言词汇时,对一些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和生态议题的深入探讨,台湾作家的自然书写逐渐成为战后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风景,而80后世代对于自然的书写,既继承了前期自然书写所形成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范式,也具有鲜明的世代特征和艺术创新,体现了新的美学风格。从80后世代的自然书写中可以观察到台湾新世纪以来的政治社会转型以及文化思潮的变迁,体现了台湾80后世代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关怀。同时,他们通过对自然的探索来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与自然的互动之中建构新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要避免两个视角的偏差:一个是只着眼于现实具体操作,用日常的具体目标代替战略思考,缺少大视野;另一个是只着眼于道义化的理想阐释,用单纯的愿望代替现实目标以及实现目标途径的思考,容易走向空洞而随意。我们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社会和谐,更要关注它的深刻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和谐”是一种文化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视野下的和谐杜会内涵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 《求实》2008,(2):52-54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可以讨论不和谐和其他问题的社会空间,这个社会空间就是公民社会,它凸显公民的价值和权利;倡导公民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提倡真实的话语和拥有公共伦理秩序;是一个由价值理想和规范形成的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这些都为营造社会和谐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最好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文化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树立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文化创新,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受经济结构、行业规模、社会网络、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等要素的影响,而社会资本与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有正相关关系。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淀的价值理念、形成的行为习惯和工作氛围,都会成为影响企业文化的某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洪波 《求实》2007,1(7):8-10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与人的生存境遇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认识社会转型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并从中找出解决的思路成为了时代的课题。马克思人学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它为人的生存、发展和塑造提供了深邃的理念。因此,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准确阐发和运用马克思人学理论,便具有现实的意义指向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社会要和谐,文化是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承德市提出建设文化大市战略,就是要把文化新的发展与文化形态新的变革,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切入点,借助建设和谐文化平台,全面提升承德的综合竞争力,支撑和推动承德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文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当前,针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文化的魅力在于自身的…  相似文献   

20.
梁衡 《新湘评论》2007,(2):18-22
●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仰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 ●着眼于促进人际和谐,广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