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看到一则案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在未取得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变更19个工作岗位由标准工时制为不定时工时制,劳动保障部门批准了申请。因为工时制的变更.职工刘某等人的加班工资一分钱都没拿到。他们认为劳动保障部门存在过错。做出了错误的行政行为,便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2.
李配银 《半月谈》2004,(21):70-70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根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在工时制度上,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也叫计件工作日,是指劳动者以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计算报酬标准的工作时间制度。  相似文献   

3.
所谓工时延长规定即关于加班加点的规定。由于加班加点涉及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劳动法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依照我国《劳动法》,在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要充分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不得擅自安排职工加班加点,但同时,法律并  相似文献   

4.
郑萍 《传承》2008,(2):128-129
勤工助学的在校大学生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且劳动法并未明确将其排除于劳动者之列,故其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并非所有的勤工助学都适用劳动法,只有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适用工时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劳动法视野下的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勤工助学的在校大学生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且劳动法并未明确将其排除于劳动者之列,故其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并非所有的勤工助学都适用劳动法,只有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适用工时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今日上海》2008,(11):62-62
今年9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14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4、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1.劳动合同须签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它用来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8,(6):112-113
为澄清劳动合同法一些规定在理解上的分歧,使其更具操作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公布并施行。条例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14种情形: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2.劳动者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4.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世界》2005,(5):26-28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尚未与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招用的全日制劳动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尽快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服务期是因用人单位给劳动者提供特殊待遇(出资培训等),劳动者接受或享受上述待遇后,承诺在用人单位必须服务的期限。服务期对劳动者而言,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义务,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权利。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用人单位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重了对用人单位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12.
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按照《劳动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我省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全面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可长、可短,具体由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需要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打破了原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线,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障世界》2008,(2):34-35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枧为用人单位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针对不少用工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相似文献   

14.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07,(10):42-43
特别提示: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考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居民身份证具有法定的证明效力。除法律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对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择业自由是《宪法》和《劳动法》都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目的就在于迫使劳动者一直在同一用人单位,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劳动者择业自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肖飞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1(5):2+129-F0002,F0003
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待遇通知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者在合同期满后的一个月内继续工作期间,不应认定为用人单位与之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而应认定为之前劳动合同的延续期间。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部分事项,中级法院经审查理由成立的,应当作出撤销终局裁决部分事项的民事裁定。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变着法儿为劳动者设置种种陷阱,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对此,提醒劳动者要小心哟。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向劳动者给付劳动报酬。由劳动者提供职业性劳动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一旦欠缺书面劳动合同的明确,与民法中的承揽、承包、代理等关系,有时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区分清楚。由于劳动法对劳动者实行特别保护,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的责任要高于一般的民事关系.所以现实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往往以双方之间是承揽、承包、代理关系来推托劳动法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小保: 我们是一群来自同一个地方、在同一个城市,但在不同用人单位打工的劳动者。由于各种原因,间或会与用人单位发生经济补偿金方面的争执。因我们对相关规定了解有限,故来信请教: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社会法,立法向劳动者倾斜,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果没有依法或者依据合同的约定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就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出现了法定的事由,劳动者无需向用人单位预告就可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0.
法眼天下     
《时事资料手册》2008,(5):116-116
用人单位能否“末位淘汰”职工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可以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宣告失踪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