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3年 3月,我在志愿军后勤部一分部汽车十团任政治处主任。不久,我团奉命到开城谈判代表团参加交换战俘的运输工作,我为交换战俘运输组组长。运输组由运输、车管、保卫股长和英、朝文翻译各 1人组成。换战俘由代表团谈判代表,又称四号首长的丁国钰同志负责。   4月 22日上午 10时,我作为中方交换战俘运输组组长,有幸参加了一次板门店交换战俘的具体工作,亲眼目睹了这一鲜为人知的悲壮场面,至今回想起来,仍令我情绪不能自控。   板门店我方接收区中心建筑由四个一字排开的临时帐篷组成,帐篷外用席子围成走廊,直通临时搭建的…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未能“出兵”参战,却借战俘问题大作文章众所周知,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占领了我国的台湾,使得本已摇摇欲坠的蒋家小朝廷得到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但是蒋介石幻想从战争中获得更多利益,先是谋求“出兵”参战,因为美国主子不允许而作罢;继而又阻挠朝鲜停战和谈,也以失败告终。别的问题插不上手,于是在即将停战的时候,蒋介石把目标转向了战俘问题。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在俘虏大批美军的同时,也有数万志愿军战士被俘。蒋介石意识到,如果把这批战俘弄到台湾补充国民党军,无疑是一支有生力量。同时,也可借战俘大作文…  相似文献   

3.
1953年夏天,我志愿军总政治部决定从前线各兵团抽调一批干部到开城,处理战俘问题。我志愿军31师抽调3名干部:炮兵团荆政委、92团3营田教导员和我哦当时在92团卫生队担任指导员)。志愿军共抽调100余名各级领导干部组成解释战俘代表团。同谈判代表团、新闻记者代表团合并组成一支工作队,由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担任队长,乔冠华担任指导员。我被分配到战俘代表团,担任解释战俘代表。我中朝方谈判代表团根据1949年8月12日修订的《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中“战争结束战俘应该毫不迟延地释放并遣返”之规定,认为遣返战俘不应该是一个难…  相似文献   

4.
哥子 《廉政瞭望》2010,(16):48-48
抗日战争时期,哈尔滨郊外,有一座日军专门关押战俘和抗日人士的集中营。看管集中营的,是日军大佐田川太郎。田川太郎因为被中国军人打断了双腿,对待中国战俘非常狠毒。在审讯和杀害战俘的过程中,田川太郎发明了许多酷刑和杀人游戏。其中,最让田川太郎得意的就是他根据中国民间游戏“击鼓传花”而发明的杀人游戏。  相似文献   

5.
陈昊 《党史文苑》2010,(5):9-16
战俘问题 朝鲜战争经过一段时间后,双方都俘虏了一些战俘。但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中朝方面谈判代表最初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战俘问题已有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按相关规定办就是了。但周恩来却从一开始就认为美国会就此做文章,因而预先规定了谈判战俘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1952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9月6日,双方直接遣返战俘交换完毕。但是,美军手上尚有14235名志愿军战俘未被遣返,美方称这些战俘自己拒绝返回共产主义阵营。  相似文献   

7.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获了成千上万的联合国军士兵。1953年7月,有21名被中国军队俘获的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自己的国家,而是选择到中国生活居住。事件公开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后来,这22名战俘中有一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的美军战俘一直留在了中国,在山东省  相似文献   

8.
孟红 《党史文苑》2010,(11):9-14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获了成千上万的"联合国军"士兵。1953年7月,有21名被中国军队俘获的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自己的国家,而是选择到中国生活居住。事件公开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后来,这22名战俘中有一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的美军战俘一直留在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赵袆楠 《党史纵横》2010,(11):28-33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谈判,除军事分界线这个核心问题之外,重大问题是战俘问题。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原来中朝方面的谈判代表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已有日内瓦关于遣返战俘的国际公约和惯例规定.按规定办就是了。1951年9月,“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周恩来曾专门召见代表团团长、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研究战俘交换问题。除确定按日内瓦国际公约办外,  相似文献   

10.
战时兵险(以下简称兵险)是在战争环境下开办的一种特殊保险项目,即保险人负责赔偿直接因战争行动(包括海、陆、空)对被保的财产、物资所造成的损失。这是保障战争期间的生产、生活不致中断的有力措施。我国开办兵险,最早可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即国民政府财政部委托中央信托局开办的战时运输兵险和战时陆地兵险。  相似文献   

11.
张泽石老人曾于1950年参军,1951年随军入朝作战,因部队陷入重围负伤被俘。被俘后.他曾参与领导战俘集中营里的反迫害反背叛的爱国斗争.曾任坚持回国志愿军战俘总翻译、总代表。1953年秋停战后被遣返归国,回国后受到开除党藉的错误处分.并在“反右”、“文革”等历次运动中遭受迫害,直到1981年落实政策恢复党藉。  相似文献   

12.
1952年2月,正当美国在停战谈判中大要“自愿遣返战俘”阴谋时,却发生了一件让其无地自容的事件:一架美军间谍飞机在深入志愿军后方空投特务时,被机上一名被迫当特务的志愿军战俘炸毁.该战俘跳伞后立即找到志愿军部队,报告了事件的经过和志愿军被俘人员反抗暴虐、争取回国权利的斗争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张磊 《世纪风采》2023,(7):28-33
<正>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日内瓦战俘待遇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战俘遣返问题上长时间博弈,僵持不下,致使停战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14.
战俘问题朝鲜战争经过一段时间后,双方都俘虏了一些战俘。但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中朝方面谈判代表最初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战俘问题已有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按相关规定办就是了。  相似文献   

15.
1947年5月,刘邓大军攻克孙殿英部驻守的汤阴。作为战俘的孙殿英先被送到河北武安县冶陶镇漳河边的第二野战军训练班。横在孙殿英面前的第一道难关是他自知罪孽深重而缺乏对解放军俘虏政策的理解,面对每一顿“优待餐”,心里充满忐忑,老担心吃完后就要被拉出去枪毙。  相似文献   

16.
李欣 《党史文苑》2008,(2):51-52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部队抓了外国战俘,一般是先送到师侦察部门进行必要的讯问,以了解敌军前沿阵地的部署,俘虏所在部队的番号、代号、人员编制及武器装备等情况,然后再押往后方。当时,我正好在师侦察科工作,因而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外军战俘。  相似文献   

17.
在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一个战俘号码牌,号码牌的一面印有"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另一面印有此号码牌主人的名字瓦伦斯·菲利普和其战俘编号1051。本文通过对该战俘号码牌的研究,揭露了二战期间日军对盟军战俘的奴役与迫害,探究了该战俘号码牌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党史纵览》2010,(10):28-31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严格遵守国际法,对"联合国军"战俘实行人道主义的管理,执行宽待俘虏政策,不打不骂,不侮辱人格,及时治疗他们的伤病,使战俘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而志愿军"联合国军"战俘营则被人誉为"国际大学校"。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14,(5):34-34
正1953年7月26日,历时两年的朝鲜停战谈判尘埃落定。然而,双方互换战俘期间,23名美军战俘公开拒绝回国。这些特立独行的人并未立刻前往中国,根据停战协议,他们先被转移至中朝边境的中立营地停留4个月,如果在此期间改变主意,仍有机会遣返。最终,23人中的两名——爱德华·迪肯森和克劳德·巴彻勒在"过渡期"改变了主意,选择返  相似文献   

20.
著名作家魏巍曾以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浓墨重彩地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南县一位普普通通的军转干部、前益阳汽车运输总公司南县客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佑甫,正是这众英雄中的杰出代表。   运输战线上的“钢铁兵”   老家在湖南省新化县槎溪乡深山坳里的陈佑甫,旧社会祖孙三代,代代穷得锅底朝天,陈佑甫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三。刚刚长大成人,却被反动派抓去当了壮丁。后来,多亏共产党搭救,引导他当了人民子弟兵。那是 1949年 12月。陈佑甫感动极了,他热泪盈眶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陈佑甫。”从此,这便成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