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以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从还原真实的语言环境着手,提出了借助英语虚拟警务网络以原版实录视听、商讨辩论、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方法来加强教学中的互动与体验,从而达到教学与实战训练的有机结合,并论述了警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材、VPIE网络平台、课堂教学训练和课外巩固等内容,且对教学效果予以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江苏警官学院于2004年9月成立侦查学专业(反恐怖犯罪方向)以培养反恐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打牢基础知识、优化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教学、拓宽知识面等环节。目前教学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战”“训”分离。从反恐专业警务技战术训练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采行“战训合一”的训练模式,提高反恐专业学员防控驾驭能力,能够科学合理地解决反恐专业教学在警务技战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格兰的警察训练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高水平的教育培训质量而闻名于世。“训练”(Training)是苏格兰警察培养模式的核心和灵魂。各种各样的训练项目贯穿于每名苏格兰警察从被招募到试用,再到职业发展在内的整个职业生涯。这其中的很多警务训练手法和警察培养理念都对我国警察培训和发展现代警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组织训练方法是训练规范、有序、安全实施的法宝,是提高训练质量的倍增器。从事警务技能训练工作的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应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警务技能训练的科学方法,为全面提升公安民警的执法(勤)素质和实战能力作贡献。文章在警务技能的组织训练方法方面,作出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警务战术意识主观上支配着战术技能的运用,也是战斗能力更高层次的体现。根据警务战术意识形成、发展以及在实战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有计划、有策略的开展警务战术意识训练,是加强警务人员战术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分别从层次性提升警务技战能力、阶段性发展警务战术意识以及系统性开展警务战术意识辅助训练三方面着手,详细说明了开展警务战术意识训练的做法,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警务战术意识训练策略体系,以期有效提升警察队伍的执法战斗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前言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使用的特殊方法和技巧,无一不体现着公安工作的核心能力,而提高这种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接地气"的警务实战训练。随着警察训练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先进的训练理念、方法,早已融合到警察日常的训练活动当中。其中,虚拟现实的辅助训练技术早已应用于军事、教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坚持从高从难从严,扎实抓好全警实战大练兵,练就克敌制胜硬功夫。佛山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以下简称省厅)的部署,破解当前警务训练工作中的瓶颈问题,扎实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提升训练服务实战能力,进一步探索加强警务训练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以期更好地发挥警务训练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力,助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教学的优势,成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变革教学模式的主流方向。本文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针对警务英语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混合式警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与方法,以助推警务英语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警察机构与社区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警务机构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模式来增强其控制犯罪的能力以改善警察与公众的关系。与此同时,许多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学说来倡导不同的警务改革模式,如谢尔曼(Sherman)、米尔顿(Milton)与凯利(Kelly)所提出的小组警务模式与乔治·克林(George Keling)所提出的社区警务模式。而本文所要分析的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赫尔曼·戈尔茨坦(Herman Goldstein)所提出的问题导向警务。本文详细介绍了戈尔茨坦问题导向警务理论的内涵与外延。阐明了问题导向警务模式的运行方式与人员分工,解释了问题导向警务解决当下警务危机的优势。并同时揭示了问题导向警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导向警务的中肯评价,为研究者运用问题导向警务提供一个好的指导,并为21世纪的警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PAC分析理论与社区警察心理训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当代中国与西方的警务改革趋势,社区警务将是21世纪的警务发展战略,而在以密切警民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社区警务中,社区警察又是决定社区警务战略成败的主要因素。反思社区警察的心理训练模式,警察机关一直以来所采用的军事化训练模式所体现的权威主义对警民关系的构建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为此,应引用组织行为学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又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理论)来指导社区警察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1.
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尊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它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则为人才培养活动指明了方向;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的中间环节;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行为得以稳定存在并持续不断的行为模式;培养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评判环节,它衡量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成功与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在职公安民警的警务战术培训,应以解决现实执法问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执法问题为基本着眼点,坚持以受训公安民警为主体、以受训公安民警需要为导向,构建以受训公安民警为中心的节点式课堂教学交往模式,并在平等交往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3.
邢莉 《青年论坛》2009,(1):44-46
通过对于青少年网络素质培养的研究,找出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优点与不足,分析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各项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找出青少年网络素质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实现对于青少年使用网络的行为进行有效正确导向,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公安教育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并针对当前公安教育训练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公安民警教育训练是解决公安民警工学矛盾、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大纲》和“三个必训”制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本科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总结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结构的合理性、适用性、科学性,不断改进和完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为精准,培养规格更为清晰,培养过程更为有序可靠,培养质量更有保障,毕业生需求更为紧俏,就业途径更为宽广。  相似文献   

16.
大学办高职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形态,无论是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对大学本身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一般本科院校如何改变普通高等教育原有的内在逻辑和思维习惯,并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办高职,从而既保证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质量,又不影响学校的非高职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水平,是大学办高职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统战工作,正处在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此,我们要矫正误区,创新工作理念,树立"网络大统战"意识,实现一系列具体工作观念的创新。要从创建新组织形式,更新相关制度;规范统战系统信息网络的有序发展;调整和创新统战系统门户网站;综合利用多种信息网络媒介方式和引进培养信息网络建设人才等方面实现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笔者赴港进行第六期武力使用教官课程(UFIC)的培训经验,以转轮手枪装、退弹动作,以及单、双动作发射的操作方法为例,建议公安部借鉴香港警方及国外警察的训练经验,结合2005式9毫米转轮手枪自身特点和国内执法环境,规范相关操作方法,从而制定出安全、有效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背景下,作为依托在高校体制内的共青团组织,面临着传统教育方式和工作方式不适应,与人才培养主渠道结合不紧密,与青年学生话语体系不统一等现实困境,这也是高校团组织成功突围的良好契机。嵌入人才培养核心实现功能拓展,建构自我教育格局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全覆盖,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开辟工作新阵地,可以成为高校共青团突围的核心理念与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0.
在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传统公安教学训练模式与公安实战吻合度低的现状,通过总结传统“案情简介”训练模式的弱点并结合公安实战和公安教育规律,利用先进的软件与网络应用技术,设计并联合研发出一套高度集成并全程展现体验式、参与式和互动式等多种公安教育方法,同时能够提供自主案例设计、网络教学演示与仿真模拟训练的紧密贴近公安实战的通用型教学平台软件——“公安教、学、练、战一体化模拟演训平台”。该平台的实质就是高仿真模拟侦办刑事犯罪案件全过程,身临其境地体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犯罪案件的各个环节,亲自收集并审查各类相关证据、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完成各类工作文书和法律文书的使用和撰写工作。实现教学与实战的零距离,全方位提升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