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帆 《中国人大》2013,(19):52-53
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贪污贿赂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政府形象和官民关系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近百年间形成了传统的官民话语体系,并在构建官民信任关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转型期影响,官民关系的"话语事故"时有发生,滋生出人们对这一体系的怀疑和信念的动摇。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对由"话语事故"引发的官民话语信任危机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为探讨新形势下传统官民话语体系的改进提供了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官民关系不和谐甚至对立、民众缺乏畅通的表达渠道等问题都慢慢浮现出来。而网络的兴起,无疑给民众提供了宽阔的言论平台,网民以极大的热情利用网络了解公共权力的运行情况,并表达自身的诉求。民间舆论与网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审视着政府官员的言行,考验着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范以锦  邬茜 《人大建设》2009,(11):40-4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官民关系不和谐甚至对立、民众缺乏畅通的表达渠道等问题都慢慢浮现出来。而网络的兴起,无疑给民众提供了宽阔的言论平台,网民以极大的热情利用网络了解公共权力的运行情况,并表达自身的诉求。民间舆论与网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审视着政府官员的言行,考验着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玉凯 《政策》2003,(11):43-44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如何评价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成就、问题,中国未来信息化建设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围绕这些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6.
杜涛 《前沿》2014,(21):228-230
清末十年(1901-1911年),国内群体性事件蜂起,呈愈演愈烈之势。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根本原因是民生问题。群体性事件的持续爆发,使官民关系日益恶化,对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清末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有助于引起今天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同质化日趋严重,城市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城市学家们对城市"异化"的担忧越来越强烈。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主导力量的城市政府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城市现象和问题中抓住症结,建设、管理好城市,是对城市政府执政能力的挑战。本文将从追问城市本质问题出发,审视城市的基本功能,分析城市政府的角色问题,希望为探讨新时期我国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公共部门CIO发挥影响力应该做到:通过新的平台加速服务转型;使用现代化工具构建21世纪的工作环境;提供数字化基础平台,时刻为数字时代的政策制定做好准备;优化处理隐私和安全问题;积极主动进行变革,克服领导危机.  相似文献   

9.
胡澎 《中国民政》2015,(6):58-5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日本政府逐步放宽了对于民间组织的管理,并致力于探索新型的官民关系,推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日本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GO是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我国的NGO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已见雏形,但还显得过于稚嫩,存在诸多不足。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在制度、法律、政策、监督上做了一定努力,以促进其发展,使其在改革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国安 《人民论坛》2020,(3):142-144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民间自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控制"。中央集权体制的下移,以及地方民间秩序的自我运行,两者相辅而行,相互为用,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杨胜宽 《求索》2013,(10):70-72,169
宋神宗与王安石共同推动的熙宁变法。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熙宁变法为达到富国强兵目的,推行以增加政府税收为重点的系列变革,必然面对天下财富分配及官民之间利益博弈的尖锐矛盾,招致了司马光、苏轼等文人士大夫的强烈反对。他们在富国与富民关系上,主张富国必先富民,在国家财富分配和官民利益矛盾问题上,要求适当兼顾两者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当今推进改革必须认真处理的问题。怎样制定有效的财税和分配政策,更多地惠及民生,实现民富与国强同步,历史提供的有益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付开镜 《传承》2008,(4):82-83
汉代官民互爱的前提是官员爱民。官爱民引起民爱官,再引起政府对民爱之官进行奖励,从而形成了官民互爱的三个环节。汉代官员互爱成为此后朝代效法的示范。这种官民互爱关系,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还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讲好本土故事不能急功近利,要一个接着一个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上届党委政府决定的事,只要符合地方实际,只要是对地方发展有好处,本届党委政府原则上不要调转船头,要一抓到底。有的地方领导为了个人仕途,在城市绿化中喜欢作那些种草  相似文献   

15.
汉代官民互爱的前提是官员爱民.官爱民引起民爱官,再引起政府对民爱之官进行奖励,从而形成了官民互爱的三个环节.汉代官员互爱成为此后朝代效法的示范.这种官民互爱关系.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还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政协委员余熙在该市“两会”上提出市政府也应及时开通微博,加强与民众交流的建议。代市长唐良智回应表示,市政府将认真考虑。不管武汉市政府最终是否“认真考虑”这个建议,我觉得结果都不会乐观。这倒不是说政府在搪塞委员,而是基于“围脖”和政府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张君君  顾凡 《前沿》2010,(19):174-176
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流程再造已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注入为地方政府流程再造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文章在对无缝隙政府理论进行系统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行地方政府政务流程再造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制度设计的缺陷,官民矛盾表现出集各种矛盾于一身的新型状态,尽管存在诸多表达管道,但信访渠道仍然是民众现实利益表达的首选方式。可信访本身存在功能错位问题,却承担了过分矛盾容量的压力,使路径依赖下的信访制度并不能有效化解官民矛盾。基于此,社会管理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其关键在于制衡权力,着力恢复制度正义,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民主与民生、公权力与私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肖斌  董仁周 《求索》2012,(8):252-253
本文采用文献和文本分析法,就中国足协法律属性,从涉及到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分析中国足协在法律实践中的困惑,针对目前我国足球根源性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法律剖析,本文认为,设置中国足球局,可解决目前中国足球协会属性上的种种争议,能为未来中国足球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葛宝森  王杰 《前沿》2010,(16):116-119
社会救济这一公共领域需要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相互制衡。天津救济院成立之初,为完全官办救济机关,在社会救济中力不从心。后引入民间力量设立董事会,负责监督、决策、审查、筹款等事务,确立了现代特征的官民合作机制。天津救济院由完全官办向官民合作机制转变,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结果,这一微观变迁表明在社会救济这一公共领域需要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相互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