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景虎 《法医学杂志》2003,19(2):115-115
人身伤害案件是广大基层公安机关经常遇到的,受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不惜使用违法的手段来干扰法医伤情鉴定工作的正常进行,造作伤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作者在损伤程度鉴定过程中遇到两例造作伤的案例,现介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202-204
<正>在伤害案件伤情鉴定工作中,造作伤和诈伤[1-7]时有发生,笔者在实践中遇到多例造作性牙齿冠折、根折、拔除诉伤害的案例。为理解与研判牙齿致伤机制与损伤性质,将倒树理论运用于牙齿损伤性质鉴别的法医学鉴定。1案例1.1案例1造作性牙冠折刘某,男,32岁。于2016年11月25日23时因纠纷被人殴打,致双鼻腔粘膜破裂出血,上口唇  相似文献   

3.
<正>在伤情鉴定工作中,外伤致牙损伤情况比较常见,但牙损伤涉及损伤机制如造作伤、诈伤以及伤病关系分析等,给部分牙损伤程度的评定带来了一定困难。笔者在实践中遇到多例攻击他人时造成自身牙损伤的案例,本文报道3例牙齿损伤鉴定案例,旨在对外力直接作用致牙损伤的特点与机制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1.1手指挣脱致牙损伤  相似文献   

4.
1案件资料 造作伤的鉴定并不常见,常常是侦破案件和确定案件性质的关键,在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造作伤有其具体的特点及特征,但所有自己能形成的损伤他人加害或他人合作均可以形动作应手掌着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自己故意对身体造成特定程度的损害或授意他人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的,以期故意夸大、改变原有伤情,称为造作伤.近年来的法医鉴定中,以逃避刑事责任或反诬他人,恶意索赔为目的造作伤出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不仅对鉴定人的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严重妨害司法公正,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在对常见造作伤的特点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对常见造作伤的特点进行深刻剖析,规范鉴定程序,维护法医学鉴定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在人身伤害的法医学鉴定中,造作手指骨折的案例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20例指骨骨折造作伤的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指骨骨折造作伤的特点、检验鉴定等相关问题,以维护法医鉴定工作的科学、客观、公正。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指骨骨折造作伤的案例资料来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受理的案件,见表1。所有案例被鉴定人均经X片证实为指骨骨折,并达到轻伤标准,后  相似文献   

7.
根据创口形态及成伤机制分析损伤性质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运用各种手段 ,故意损伤自己或授意他人损害自己的身体 ,造成自身损伤者称为造作伤 (或称自残 )。法医学实践中以锐器造作伤多见 ,且绝大部分是自己亲手造成。作者检验 1例 ,现在报道如下。1 简要案情2 0 0 1年冬季的某日早晨 ,张某 (男 ,4 5岁 )报称 :1小时前 ,在一树林中 ,三个男子抢走张某 4万元人民币 ,并用匕首猛刺其右大腿后逃离现场。接案后 ,办案人员调查未果 ,并对伤者经济情况产生疑问 ,怀疑报假案 ,遂委托对张某进行损伤鉴定。2 检 验2 1 损伤情况张某右大腿前侧中段有纵行裂创一处 ,有少量活动性出血 ,未缝合 ,长 3 2cm …  相似文献   

8.
伪造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法医临床学中常见的损伤,我市市区在2005年共进行人身伤害的法医学鉴定3752人次,其中评定为轻伤的有733人次,而确定为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有130人次,占所有轻伤的17.7%。近年来,在人身伤害的法医学鉴定中,造作伤呈逐渐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伪造外伤性鼓膜穿孔(以下简  相似文献   

9.
损伤在法医学检验中涉及面较广.旦复杂。既有尸体损伤,又有活体损伤;既有自杀、他杀的损伤,又有自伤、他伤的损伤;既有生前伤.又有死后伤;既有伪伤,又有真伤。从损伤的分类或命名上也不统一,特别活体损伤的性质。有的是以自杀、他伤、意外事故的鉴别为主;有的则以致伤手段为主,如造作伤;有的则以致伤目的为主,如诈伤;有的则以伤和病合并命名等。根据法医实践,作者认为法医学损伤的检验应从理论上予以理顺,据我国目前的法医检验状况,可分为尸体损伤鉴定和活体损伤鉴定两部分、前者应包括:(1)生前伤死后伤的鉴别;(2)损…  相似文献   

10.
正在实际案例中,一些被鉴定人为了达到报复加害者或者为了达到某种赔偿目的,自己或者授意他人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的或故意加大、改变原有伤情。鼓膜穿孔的造作伤大概有几种情况:(1)没有穿孔冒充有穿孔;(2)没有穿孔人为制造穿孔;(3)用他人鼓膜穿孔冒充自己鼓膜穿孔。2014年新《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鼓膜穿孔条款修订后,笔者所受理的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人数明显减少,说明外伤性鼓膜穿孔确有造假现象发生。现就外伤性鼓膜穿孔造作伤的种种表现及应对策略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程燎原 《法学研究》2011,(5):143-163
法治政体理论在根本上把法治理解为,只有立宪政体才会要求并实现法律统治的一个政体问题。建立民主立宪的法治政体是辛亥政治革命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等法律初步构建了中华民国法治政体的雏形,但这一政体也陷入多重困厄之中。孙中山等人对这一政体及其困厄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与反思。从法治政体理论及民初缔造法治政体的实践出发,可以对治法型法治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较性的检视。  相似文献   

13.
胡东海 《法律科学》2011,(4):121-127
民法教义学中,合同履行请求权至少应包括合同生效要件。其中,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学说及实践中已无异议;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并无"符合"与否的问题,而只有"违反"如何的问题。私法自治原则要求,证明责任分配在参与民法外部体系的构建时,将合同效力要件规定为"效力阻却要件",交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所以,应对《证据规定》第5条规定之"生效要件"作目的性限缩。此种以证明责任为解释目标的进路,表明证明责任分配也是法规范之关联脉络的一种,解释论亦应以证明责任分配为解释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左传>文辞古奥,义蕴深微.由于时代悬隔,虽经历代训释,疑义犹夥.本义湮没,通假不明,指代不清,诸般情形,在在多有.本文就襄公时期若干训诂问题予以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提单的管辖权是正确处理无单放货等提单纠纷的首要问题。提单的管辖权条款属于协议管辖,是国际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物。无单放货案件存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所谓的“侵权纠纷一般不适用协议管辖条款”的规则并不能当然适用。根据现行法以及民事侵权的基本法理,分析中国法院用于否定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侵权诉因”及“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两个主要事由,认为以“侵权诉因”排除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做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违背法理;而以“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作为否定承运人总部或主营业地之管辖连接点的理由也过于极端。在上述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提单管辖权条款问题的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是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在体系上不断完善,是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再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法把不当得利返还权定性为债权而归入债权编,然而这种定性定位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与我国物权变动的有因模式相冲突。通过对不当得利制度的历史考察和价值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是一种概括的混合的救济权,既可以救济对人性的权利,也可以救济对物性的权利。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之债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中国大陆新《合同法》第402条、403条的规定,大胆借鉴英美法系代理法的做法,突破《民法通则》将代理仅限于显名代理的陈腐规定,建立了隐名代理制度和不披露本人的代理制度。本文就此分析了我国代理理念从区别论到等同论的变化及其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民事活动即将发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