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欢读书的都会知道陈景润,那是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所介绍的,那时读到,总有一种骄傲和羡慕之情溢于胸怀。 现在,这个默默的深爱着数学的高智商的人撒手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一生追随和陶醉的数学世界。 曾读过一篇文章《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学家》。是路也写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让人深思的话:“那个一辈子只算过一道题目,而其他题目都算  相似文献   

2.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是怎样在中国老百姓中有口皆碑的呢?这就不能不提到老诗人徐迟的那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可一个老诗人怎么和数学结缘的呢?最近,《歌德巴赫猜想》的责任编辑周明讲述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3.
正天上星,亮晶晶,有一颗星,叫"陈景润星"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人名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在我们这个星球几十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对人类有着杰出贡献的人才能够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20世纪70年代初,一个外国代表团访华,其中慕名而来的一位美国科学家点名要见见中国的大数学家陈景润。外事部  相似文献   

4.
陈景润,这位沉溺于数学海洋里,一心要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著名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安(心工作)、钻(研业务)、迷(于专业)的“白专典型”受到批判。他研究的“1+1”被斥为“白痴”、“伪科学”,连工资也被扣了。住在锅炉烟囱旁仅6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何时起,陈景润有了一个奇特的爱好,就是喜欢日益增长的钱的数字,这爱好符合他的原则:省时间。陈景润的月工资,1962年以前是56元,1962年至1977年是89.5元。从1957年到1977年,他省吃俭用,每月生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70年代末,一篇报告文学传遍全国,家喻户晓——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个瘦弱的"书呆子"闯入了人们的眼帘,他就是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而早在徐迟的报告文学发表两年前,复出的邓小平就知道陈景润其人,并已经通过相关渠道,要求中国科学院支持陈景润的研究工作,关心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到数学家陈景润出名的过程,他们都说是因为徐迟1977年底发表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确,这篇报告文学让陈景润成为举国关注的公众人物。但此前4年,陈景润就引起了中共高层不寻常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陈景润的妻子叫由昆。她1969年入伍,1971年考入湖北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武汉156医院,1978年到北京309医院进修。就是在这次进修期间,由昆认识了在此住院的陈景润。当时陈景润因为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赫猜想》的渲染,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  相似文献   

9.
苗伟东 《党史博览》2010,(11):14-16
1975年7月,胡耀邦受邓小平和华国锋的委托。担任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负责中科院的整顿工作。这时的中科院,由于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成为重灾区。如1965年中科院已拥有106个研究所.基本上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自然科学综合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11.
梦白 《世纪风采》2009,(6):28-31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1930年4月15日生于浙江兰溪。早在上世纪50年代,王元就年少成名,25岁已成为我国数学界的著名人物。他对哥德巴赫猜想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即他证明的2+3为陈景润最终证明1+2起到了重要铺垫作用,他让中国人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第一次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此外,他还与恩师华罗庚一同创造了“华王方法”,并被国际数学界沿用至今。与其他科学家比起来,王元造诣极深的背后,还有着不少与众不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华罗庚回国后,怀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和研究中.他相继在《人民日报》和《数学通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学是我国人民所擅长的学科》、《自然科学工作者不应忽视政治》、《一个数学工作者学习 <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初步体会》等文章,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同时,作为一个基础理论专业的科学家,华罗庚还比较早地意识到要把自己的专业和研究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福祉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每到盛夏,82号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大概是1987年或1988年,我父亲让我去买西瓜,我骑上车,直奔“魏歪脖”的瓜棚子——毕竟他的瓜好。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是数学家王元先生和他的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  相似文献   

14.
他的研究成果遍布于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各个领域,其中主要体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 他在被称为“现代数学的女王”——拓扑学研究领域里取得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成果,被冠之于“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而享誉国内外,被称为“拓扑学的地震”,数学界公认,在拓扑学的研究中,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受计算机与古代传统数学的启发,形成了初等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的思想,在国际机器证明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开创了机器定理证明的时代,被国际上称为“吴文俊方法”和“吴消元法”; 他的许多成就正被应用于若干高科技领域;已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数学机械化研究队伍,在国际上被称为“吴学派”。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征研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抢救“活资料”。党史资料是党史研究的基础,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领域更加广阔,资料征集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建国后的文件,保存得比较完整。但“活资料”的抢救却有很强的时间性。建国初期的老同志大多数年事已高,再不抓紧抢救,就错过了时机。 要抓紧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文物史料的征集工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能搞好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研究工作呢?我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先搞好基础工作,先广泛征集史料。没有足够的史料是无法进行任何专题研究的。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时期各级党委、行政部门产生的文献、报刊资料,保存得比较完整些,但是在实际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仅仅靠这些史料显然还是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抢救“国宝”记事张鹏周恩来一生对祖国的各行各业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有些方面甚至是无微不至的。本文叙述的几件事。足以说明他对祖国文物事业的倾心关怀和热情指导。千方百计抢救流失的珍贵文物早在全国解放前夕,他就指示解放军部队要注意保护全国各地的重要古...  相似文献   

18.
岁月流逝,不觉到了90年代末,全国广泛征集党史资料工作已16年矣!当年,广大党史工作者响应中央提出“抢救老同志活资料”的号召,努力工作,四出奔忙,或上门访问,或到医院探访,或深入老区乡村,抢救了一大批老同志宝贵的“活资料”,弄清了许多历史疑难问题,为立准立好党史资料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君不见,  相似文献   

19.
7月13日,高温酷署。达成铁路线发生重大路外伤亡事故,21人死亡,18人重伤,沿路桥梁、通信标志等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面对灾难险情,人民子弟兵无私无畏,奋勇战斗,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鱼水颂歌。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5月7日7时21分,数学界巨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驾鹤西行,享年98岁。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他说:"吴老是一位真正的大学者。"他的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