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始终十分重视和特别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地位。最近,他在南巡视察途中,又  相似文献   

2.
综观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有的大搞政治运动和思想革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搞“穷过渡”,结果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本来可以实现的目标化为乌有。苏联、东欧巨变的惨痛教训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对国内外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创造性的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往的教科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革命是解放 生产力,其实,改革也是革命,也是 解放生产力。革命通过打碎国家机 器,彻底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 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则是在不 打碎国家机器的前提下,彻底调整 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革命和改革仅仅是在 是否打碎国家机器这一点上不同, 而在解放生产力这一点上则完全相 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就是革 命。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 地。但是这个基本制度和新型的生 产关系还需要找到它的具体实现形 式,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经济 体制和运行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并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革命与改革相统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与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相结合,并把解放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高度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新概括,也是对历史辩证法的新发展,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它具有重大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实际和当前的一些思想问题,反复学习理解这一论断,初步认识到了其重大意义。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丰富之一,就是把改革推到解放生产力的高度,纳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形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理论,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  相似文献   

6.
一个政党是否先进 ,事业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她是否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顺应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凡是遵循了这条规律 ,我们的事业就能胜利 ,凡是违背了这条规律 ,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 ,以至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浴血奋战 ,用革命的手段扫除了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从而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戴。革命胜利后 ,党顺应新的形势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出的科学说明。首先,发展先进生产力为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  相似文献   

8.
黎城县纪委副书记韩学宾撰文指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其中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能动的因素,也是决定因素。惩治腐败就是解放生产力,就在于腐败扼杀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人是有私欲的,正确引导人的私欲,私欲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私欲一旦失去控制,就会蜕变成破坏社会生产的毒腺。无限膨胀的私欲与不劳而获的结盟就是腐败生成的温床。当腐败发展到劳动者无法容忍的地步,整个生产关系就会遭受到严重破坏,就会引发动荡,就要产生…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实质内容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三十年的历史,解放思想是先导,改革开放是动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今年理论界在深入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时,对什么是中国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阐述得比较多,而对于什么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及其标志所论不多。先进生产力决定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前景,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赖以实现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所以把握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内涵和标志显得很有意义。一(一)先进生产力的内涵。社会生产力是个动态的概念,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发展趋势上把握生产力。从这个角度讲,在当代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就是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跨世纪发展之际,江泽民总书记高瞻远瞩地在党的建设上强调“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体现着我党的根本性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前党建的最新指导,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判断各项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标准的继承与发展。一、代表先进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与是否有利生产力发展的立足点是一致的。社会的根本发展方向是由社会内部生产力发展要求决定的,社会的变革也是由生产力所要求与推动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领导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奋斗,推翻三座大山,最后建立新中国,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解放以来,我们先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与挫折,也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与影响。而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几年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首要的就是党要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这从根本上揭示了我们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党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是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中国,工…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 ,是实践党的宗旨的根本途径。我们党只有始终站在先进生产力的前列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才能解决群众的困难 ,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践党的宗旨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我们党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才能实现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文化需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言论行动的最高准则 ,…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主义条件下,提出要过改革来懈放生产力的一个全新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动力论的新突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一个观点:解放生产力的根本在于解放人——解放作为生产者的人。人类社会由人构成。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作为生产者的人是首要的、唯一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要素,是对其它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和影响的要素。人创造并更新工具劳动资料,人发现并开发利用劳动对象,人创建科技并推动其发展,使其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各要素的变化发展引起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其根源莫不在于作为生产者的人。最近,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①由此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一指示,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辩证统一起来,揭示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的确是解放生产力韩成亮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改革”。近几年来,我们山东肥城矿务局白庄煤矿党政领导班子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面对每年亏损2000万元以上的严峻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要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江泽民在讲话中用三句话作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从基础条件、创造主体,以及根本目的这三个方面,揭示了“三个代表”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我们深入理解“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 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 党必须执政兴国。振兴国家,体现在强大国防、发达科技、 提升国际威望、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改善提高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增强综合国力上。毫无疑义,发展经 济是实现这些目标,振兴国家的基础与保证。发展是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条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续大军,邓俊明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