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向美国人展示本国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辉煌成就。美国在原子弹的发祥地——新墨西哥州的阿布特基建立了一座原子弹博物馆。全馆分为8个室内陈展区与一大一小2个室外展示区。一进博物馆大门便可看到1座海军RIM-2D小猎犬(Terrier)舰空导弹,小猎犬是美国海军最早装备的舰空导弹之一,1956年开始配备在巡洋舰与航空母舰上,用于舰队防空,小猎犬系列中的RIM-2D型导弹安装了核弹头,因此成为核武器俱乐部的成员之一。小猎犬导弹全长8米,直径30厘米,全重约1400公斤,最大射程约35公里,最大升限超过2000米,最大速度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战后西方最早研制、使用反辐射导弹的国家,其研制的专用反辐射导弹技术最先进、性能最高、种类最全、型号最多(包括改进型)、使用最广、最灵活。美国先后研制了AGM-45百舌鸟、AGM-78标准、AGM-88哈姆、AGM-136缄默彩虹、AGM-122响尾蛇等多型反辐射导弹,改进型别更是不计其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反辐射导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而反辐射导弹的应用战术也在历次战争中得到了有效验证。本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向您分别介绍美国各型反辐射导弹  相似文献   

3.
国际     
《南风窗》2013,(22):21-21
周边韩媒:朝在长白山以南建导弹基地据韩国媒体10月10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政府官员9日表示,朝鲜在长白山以南几公里海拔约2000米的小白山一带建成了数个发射导弹用的导弹仓库。该仓库从20世纪中期开始施工,预计已完工。另一韩政府官员表示,从规模和修建场地来看,可能是中程以上的导弹发射设施。韩方正在确认是不是所有导弹仓库都具备发射能力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研制发展 霍克(HAWK)为全天候、超音速、中、低空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可以拦截飞机、飞航导弹和战术地对地导掸。主要用于要地防空,也可用于野战防空,是美国雷达、导弹业巨擘雷锡恩公司的杰作。霍克防空导弹的研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苏联战术飞机飞  相似文献   

5.
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的冥河导弹以“老鼠吃象”之势干净利落地击沉以军“埃拉特”号驱逐舰以来,作为二战末期牛刀初试的精确制导利器,导弹又一路征程地走过了30多年。其间随着世界军事科技日新月异地突飞猛进和更新换代,拥有更精准制导技术、更先进成熟制造工艺与外形以及大功率小体积发动机的新一代导弹家族正以世人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面目接踵亮相、一拼高下——射程从一至几公里的单兵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军美国海军为增强舰艇对抗敌军空袭能力而付出了巨大努力。二战期间,该军种耗资40亿美元试图解决该问题,这几乎相当于其弹药购置经费总额的一半。据美国海军估  相似文献   

7.
印军现有6大类约60多种导弹,为实现“21世纪跃入世界一等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1983年印度国防研究及发展组织(DRDO)制定一项“印度导弹一体化发展计划”,内容是争取在6-10年间开发出5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战略战术导弹,这里面就包括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普里特维和阿格尼两种弹道导弹,但除此之外其他几种战术用途的导弹却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生疏,本文将以详实的内容为大家掀开蒙在这些导弹身上的“天竺纱丽”。  相似文献   

8.
拉姆斯菲尔德一向以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专横跋扈而著称,不仅丢了美国国防部长的差事,还丢出了高水平:美国四大军种军报:《陆军时报》、《空军时报》、《海军时报》和《海军陆战队时报》在中期选举前的11月6日同时刊载社论:“是拉姆斯菲尔德下台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朝鲜导弹家族全面直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12月10日,西班牙护卫舰根据美国提供的情报,在阿拉伯海拦截了装载导弹的朝鲜船只,船上载有10余枚飞毛腿导弹和零部件。第二天,美国放行了这艘船,并承认也门政府从朝鲜购入导弹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法。朝鲜外务省于12月13日发表声明,指责美国的行为是“海盗行为”,是对朝鲜主权的“粗暴侵犯”。此事使本已胶着的朝鲜核危机更加升温,同时也让外界对朝鲜的导弹发展能力及其对外销售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台军历次“汉光”演习中规模最大、参演兵力最多、演练层次最高的一次,共有5个战区、包括海陆空各军种与兵种的数万兵力投入此次演习。  相似文献   

11.
互动     
香港潘港生:世界最早的空空导弹是哪个国家研制的哪种型号?编辑部:最早的空空导弹是纳粹德国研制的X-4。1943年初,克拉悔尔博士开始设计X- 4,同年夏天德国空军部给了它一个统一编号RK-344。X-4有一个尖细的头部和雪茄状弹体,四片弹翼和四片更小的尾翼。在两片相对的弹翼顶端有两个控制导线的放线筒,另两片弹翼顶端则有两个曳光管。尾部有一个能操纵导弹俯仰、偏航的机构。导弹由BMW公司的109-548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其曲型作战方式为:导弹载机以相同或略高的高度和相似的速度从后方接近轰炸机,发射息挂在ETC70/71弹架下的导弹,同时弹上陀螺仪开始工作,导弹按陀螺仪赋予的航向飞行。载机飞行员用驾驶舱内的控制手柄控翩导弹,发射后7秒声学近炸引佶开始发挥作用。导弹飞行遗度可达1152公里/小时,射程1500-3500米。1944年8月X-4原型弹出厂,到1945年初德国共生产了1300枚X-4(无发动机)。可是就在这时候BMW的斯图加特工厂被空袭,已完成的发动机悉致被毁,世界第一种空空导弹最终未能投入实战。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旋涡9K-121机载多用途导弹系统是俄罗斯正在研制(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的一种高精度、超音速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导弹型号为9M—120,北约称之为AT—X—16旋风。该型导弹现已顺利地通过了俄罗斯国家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巴基斯坦民众将本国的情报机构描绘为“看不见的政府”、神秘的教父。巴基斯坦情报体系由情报局(1B)和三军情报局(ISI)组成,情报局隶属内政部,三军情报局隶属国防部。武装部队的各军种又都设有情报处,专门为战术军事情报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反对导弹防御的立场并不是新鲜事。北京于80年代对美国的导弹防御努力表示担忧,当时里根行政当局宣布了共战略防御计划(SDI),还有在90年代,当华盛顿决定把研究与开发努力的重点放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而不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上的时候,90年代美日两国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的谈判使中国的一种担忧加重,即这样一种系统将在本地区部署。 大多数中国专家都拒绝接受一个概念,即导弹防御是一个防御系统。他们认为,导弹防御与出色的进攻能力相结合,具有成为战略进攻武器系统的潜力。中国专家还对美日两国推进针对朝鲜等有关国家的导弹防御的理由提出质疑。一些专家说,美日两国有关朝鲜弹道导弹威胁的描述故意夸大,以证明导弹防御是正当的。据报道,1999  相似文献   

15.
光纤制导方式的优越性 从1945年有线制导导弹诞生以来,总摆脱不了“长尾巴”的印象,虽有难以干扰的优点,但金属导线的重量、长度与信号的衰减,限制了导弹的射程,使其射程限于2000-3000米内,而且作战对象也以反坦克为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袖珍化的红外线或可见光波段摄象机可放到导弹里面,通过光纤将图像送回来,让射手看到目标,这种方式形成一类崭新的线导导弹家族。光纤重量轻,延伸距离可达60公里,甚至在障碍后方或视距外也可锁定目标,由于是以图像来选择目标,对坦克、船舰、地面或低速空中目标均可作精确的打击,同时没有信号泄露,容易作到隐身,存活性高,也有绝佳  相似文献   

16.
潜射导弹按使用目的分可分为潜射战略导弹和潜射战术导弹。前者配有核弹头,主要装备于弹道导弹核潜艇。平时用于执行核威慑任务,战时用于执行核攻击和核反击任务,它是核大国手中一张有力的王牌;后者配有常规弹头,主要装备于攻击型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和常规潜艇,用于执行反舰、反潜、对地攻击等战术任务。 潜射导弹的优点是隐蔽性强、机动力好、生存力高,它能以隐蔽、突然的方式攻击敌方的战略和战术目标,自问世以来,倍受海军强国的器重。由于美俄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性能最好、威力最大的潜射导弹,代表着这方面的世界最高水平。所以本文就对它们的潜射导弹做一简要对比,以飨读者。潜射战略导弹的发展美俄两国均将潜射战略导弹视为“三  相似文献   

17.
①海上对抗演习中,人民海军驱护舰队在演习海域展开。由远及近分别是新型导弹驱逐舰170号、171号、新型导弹护卫舰554号以及168号导弹驱逐舰。②人民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由远及近分别是新型导弹驱逐舰170号、171号和新型导弹护卫舰554号。③整装待发的海军陆战队新型两栖战  相似文献   

18.
反辐射导弹自从问世以来,在越南、中东、马岛、美国与利比亚冲突、海湾战争中都屡屡使用,创建了令人瞩目的战绩。目前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之外,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挪威、以色列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先后研制成功了反辐射导弹。  相似文献   

19.
英国曾经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种舰队区域防空导弹——“海蛇”.为海军防空体系带来了一场革命。而取代“海蛇”的“海标枪”舰空导弹更代表了上世纪70年代世界舰空导弹的最高水平。然而,新世纪英国将不再研制新的舰队区域防空导弹,“海标枪”已成绝响。  相似文献   

20.
与多个型号的大型中高空舰空导弹比起来,美国海军在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上则显得“随意“多了,其导弹几乎是照搬空军的空空导弹,不过由于其导弹本身性能良好,再加上军舰上良好的电子设备,这几型舰空导弹系统的性能仍然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