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反差痕迹拍照是现场痕迹拍照中的难点。本文就一些常见的金属及电镀物体上汗液指纹的拍照方法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归纳出五种拍照方法 :雾状水汽拍照法、散射光拍照法、反光点拍照法、高真空镀膜拍照法和紫外荧光拍照法 ,并逐一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的性质和工作实践,分别论述了犯罪现场经常出现的有色、无色;平面、立体痕迹的拍摄方法。特别是对于光滑或粗糙物面上无色平面痕迹通过照相提取的光照技术作了详细说明,并借助成功的实例介绍了无色平面痕迹通过照相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拍照和物证检验照相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遗留在平面强反光物体上的反差微弱的疑难指纹,拍摄难度很大。采用二漫法来加强这类指纹痕迹与承受载体之间的亮度差,显露指纹,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应用二漫法拍照要求选用适宜的照相器材,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方可获得良好的拍摄效果,改善指纹痕迹的检验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次漫射法”拍照来加强平面强反光物体上反差微弱的疑难指纹与承受载体之间的亮度差,显露指纹,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应用“二次漫射法”拍照要求选用适宜的照相器材,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原理,方可获得良好的拍摄效果,改善指纹痕迹的检验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现场勘查中,利用拍照方法来固定和提取痕迹物证是刑事技术的重要手段。对主体痕迹的拍照,必须依赖于光线的造型,从物体线条的明暗亮度层次来表现。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照相技术中,可以利用单色光分色或滤色镜分色的方法进行拍照,从而达到加强或消除有色的痕迹或字迹的目的,以提供合格的检验照片。由于黑色客体有对所有色光全吸收的特性,产生不了光,无光则产生不了影,所以要将黑色痕迹或字迹消除,难度很大。笔者经过多次实验,找到了一种特殊的照相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现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码照相机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像原理和程序。在公安实际中 ,数码照相在刑事技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记录刑事犯罪现场、拍照痕迹物证、保存现场照片、拍照辨认照相、运用红外、紫外成像及制作公安教学或宣传软件等等。  相似文献   

8.
刑事现场拍摄的成功与否,用光很关键。按公安部9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的要求;刑事现场摄影应选稍前侧至顶光的光线,且要求光的明暗反差不能太大,一般不要超过3:1。通常当现场有光亮度充足且光照方向符合要求时,我们选择现场光拍照比较方便,而当现场光亮度极暗或亮度不均时极易出现曝光不足或影调反差太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要用小型电子闪光灯来拍摄,而且在运用闪光灯拍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若只用一个闪光灯作光源,影调太硬,且前景的阴影落在后面景物上,使后面的景物被遮盖。那么怎…  相似文献   

9.
硅钢片上的油性指纹具备油性和液体的特征,显现、提取具有特殊性.实验表明,采用短波紫外反射拍照法显现,能达到到无损、可靠、稳定、便于操作的显现效果,粉束显现、"502"粘合剂显现、热敏纸转印法显现、加热烘烤法显现、以及定向反射拍照增强反差法显现等方法均不能取得上述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数码相机在拍照记录,收集、提取和固定痕迹物证等方面显示出了传统相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随着数码相机技术日趋成熟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它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1.
阴影拍摄法是利用光照在痕迹表面产生的阴影,清晰表现形态特征的一种加强反差的摄影方法。显示立体痕迹的关键在于配光。“阴影拍摄法”及“单底多次曝光法”拍摄雪地足迹有方法可遵循。  相似文献   

12.
刑事案件现场经常遗留一些具有一定渗透性的客体,如丝绸、橡胶、皮革等,上面留有汗液指纹。由于汗液的挥发性和客体的渗透性,部分的汗液挥发到空气中或是渗透到客体中,无色的汗液手印很难用肉眼观察到,因此难以进行直接拍照。利用汗液手印的化学特性,用加氨水催化法配合常用的502胶熏显法,可以较好地显现出手印并加以拍照,为物证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钩状工具技术开启十字型弹子锁的痕迹特征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传统钩状开锁工具,分别由不同熟练程度的人、用不同的开锁手法对正常使用过的十字锁进行技术开启实验:利用3D立体显微镜对锁具内遗留的痕迹进行观察和拍照,对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痕迹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表明,原配钥匙开锁与钩状特殊工具开锁痕迹在圆头弹子、平头弹子、锁芯外端面附近、锁芯匙槽内都有明显的差异;痕迹特征与工具表面状态、开锁手法及熟练程度有一定的关联。通过锁具上的痕迹特征可以区分十字型锁具是否被钩状工具开启、分析开启者及其使用工具的相关特性,进而帮助分析犯罪现场进出方式。  相似文献   

14.
纺织物上的微弱灰尘痕迹,如灰尘指印、足迹、尸体上的灰尘车轮印迹等痕迹,是物证摄影的难题之一。本文中运用"正交偏光轴法"偏振光物证摄影配光方法并结合"均匀布光法"、"分色法"等光学配光方法,对几种常见承载灰尘痕迹的纺织物检材,按其质料、纹线特点和颜色等进行了拍摄实验,实验中以"正交偏光轴法"为技术核心,辅之以不同的光照入射角、光照方向、曝光组合等技术条件,探索了显现固定这一类检材的配光和曝光的一般规律,成功消减了深色纺织物背景光斑,并显著加强了微弱灰尘痕迹的反差,获得纹线清晰的痕迹照片,对实战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对刑事犯罪现场的勘查中,我们常能发现和提取一些罪犯遗留在不同物体上的浅表指纹。有些浅表指纹,尚不能运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显现以增强其反差拍照固定。特别是一些物体上的油质指纹,很难提取到。对此,我们利用配光的方法进行拍照,效果很好。如1992年9月,我县连续发生三起变压器铜芯被盗案,在勘查现场时发现变压器内被拆除遗弃的硅钢片上有罪犯遗留的油质指纹。起初,我们用标准镜头加1、2、3号接圈进行拍照,由于标准镜头加接圈大大缩短了物距,由于照明灯具和相机相互妨  相似文献   

16.
直线连续照相是将相机沿平行于被拍物平面的直线,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将被拍物分段拍照下来,再将分段照片拼接成一幅完整的照片的照相方法。直线连续照相既可不变形地反映出客体整体形象,又可清晰地反映出客体局部的细微特征。这种照相方法,适用于拍照比较狭长、且无纵深景物的现场重点部位和痕迹物证。如成  相似文献   

17.
以寻找液压断线钳痕迹检验鉴定和现场推断工具种类之方法为目的,采用实验比较方法,对液压断线钳及其痕迹进行研究,分析其坡面平行纹线的产生原因及取决断裂带宽度的因素,得出了其断头侧向推挤明显,无立顶、断裂带两缘平行、痕迹坡面夹角较大及具有独特横向纹线等项结论。  相似文献   

18.
实际案件中经常碰到技术性开锁的情况,能否正确判断开锁的种类,对于正确分析案件性质、提供侦查线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工具开启十字锁形成痕迹的特征,再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不同四爪开锁工具,分别对同一类型的十字锁进行技术开启实验;利用显微镜对锁具内遗留的痕迹进行观察和拍照,对不同工具开启十字锁形成的痕迹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四爪工具开锁痕迹在圆头弹子﹑锁芯内侧都有明显的差异。通过锁具上的痕迹特征可以区分十字锁是否被四爪工具开启﹑分析判断开锁工具的种类,进而为分析犯罪现场进出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春季室外环境下血液痕迹随时间在不同载体上DNA物证作为证据的有效时间和血液痕迹颜色变化规律,可为侦查提供有效线索。以室外环境下完全暴露与半暴露的两种环境下五种载体上的血痕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提取的血液痕迹进行DNA检验,用相机拍照取样,并用PhotoShop取相片色值后用SPSS分析色值数据。其结果显示:福建春季室外暴露14天的血痕物证仍具有证据价值,白色木板上的血痕在是否有纱布遮盖情况下颜色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福建春季室外环境下血液痕迹随时间在不同载体上DNA物证作为证据的有效时间和血液痕迹颜色变化规律,可为侦查提供有效线索。以室外环境下完全暴露与半暴露的两种环境下五种载体上的血痕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提取的血液痕迹进行DNA检验,用相机拍照取样,并用PhotoShop取相片色值后用SPSS分析色值数据。其结果显示:福建春季室外暴露14天的血痕物证仍具有证据价值,白色木板上的血痕在是否有纱布遮盖情况下颜色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