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喻权域谈到,近几年,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大量出卖国有企业,搞私有化,并且鼓吹“靓女先嫁”,即先卖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理论:出卖国有企业,只是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钱),不叫私有化。 这使我想起彭德怀元帅和他早年的那句名言:“崽卖爷田心不痛”。 “崽卖爷田心不痛”,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常见的事,常说的话。儿孙辈没经过创业的艰辛,出卖前辈遗留给他的田产并  相似文献   

2.
人生如玉     
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代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珠宝市场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相似文献   

3.
正媒体起底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曝出他"武爷"的外号。"武爷"称呼,十分江湖,霸气侧漏。其实,很多落马官员都有绰号。比"武爷"更霸气的有,比"武爷"更江湖气的也有。有记者粗略盘点了一下落马官员的绰号,五花八门,涵盖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为人处世及贪腐特点等。而这些奇葩绰号里,有不少是民众曾经一起叫过甚至参与起名的,譬如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被称为"刘疯子";江西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大学     
李晓 《公民导刊》2013,(7):53-53
<正>1959年秋,父亲考入了家乡城市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那年,父亲已经21岁了,在班上算大龄青年了。他穿灰色咔叽布上衣,脚踏爷爷编织的一双草鞋迈入了大学校门。老师问他:"你没有解放鞋啊?"父亲尴尬地低下了头。一周过后,爷爷进城卖了扫帚,陪着父亲去店里,花了1元6毛钱,买了一双解放鞋。那天,父亲一直把鞋抱在怀里。爷爷陪父亲来到一家卖包面的馆子里,吞了吞口水问:"多少钱一碗?"老板回答,1毛5。爷爷说,来一碗吧。那一碗包面,爷爷推到父亲面前说:"你吃了吧,读书比种庄稼还辛苦。"父亲埋下头,吃了几个包面后,又推到了爷爷面前:"爸,我肚子不舒服,您吃了吧。"爷爷明白,父亲是在装,他索性站起身:"我也不想吃,那就走!"父亲走了几步,又退回来,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0)
正在北京京剧院退休的黄世骧记忆中,玖爷风流一生,潇洒不羁一世——年轻时,他在开汽车;"文革"前他骑着一辆黑凤头自行车,后自己加装了一个马达,成了摩托自行车。"文革"结束前,玖爷又骑上了一辆进口大摩托车,后来又换成了高级汽车。"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沃尔沃呀不早来。"年过八旬后,玖爷不能再开汽车,黄世骧遗憾玖爷再也无法亲自驾驶高级汽车。技术控:75岁仍开汽车如果不是父母希望他继承梅派艺术,梅葆玖或许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或者某跑车俱乐部会员。这是他一辈子的爱好。梅葆玖自幼研究机械,他喜欢看  相似文献   

6.
长时间以来,我幼小的心灵总被一个问题困扰着,我老是在脑子里问自己:"我生活中的大石头究竟是什么?"事情还得从政治老师讲《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时穿插的一个小实验说起。老师拿出一个宽口瓶,然后把拳头大小的石头一块块地放进去,直到一块也塞不下时,他问:"瓶子满了吗?"我们都说:"满了!"他又拎出一桶小石子倒进瓶里,摇动瓶子时,石子一个个挤进石头中间的空位,再问:"满了吗?"这时我们提高了警惕:"可能还没满吧!"他又拎出一桶沙子倒进瓶子里,沙粒流到石头和石子之间的缝隙里,他再问:"满了吗?""没有!"这次全班发…  相似文献   

7.
猪年新春的一个午后,连绵细雨透着一股寒气. 在路桥区蓬街镇新南村,今年75岁的吴福俊老大爷的心底里却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火样激情:他一把抓过黑色的呢帽子,以难得敏捷的身手穿上黑色外套,打了把花雨伞就起身往门外走.面对家人的询问,他头也没回说:"下午村里合唱团要排练呢!"  相似文献   

8.
那天凌晨近一点.父亲拖着右腿一瘸一拐回家了,脸上还渗着汗滴。一问才得知:父亲处理完公务回家.刚上楼.便听到走廊里有脚步声。他警觉地询问对方身份.脚步声停住了,只见一黑影迅速窜下,手里撼着一根长长的东西向外奔去。父亲随即追了出去.边追边向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报案。由于只有父亲一个人.在追过两条街后.还是让那黑影逃脱了。  相似文献   

9.
<正>"拉祜人家",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拉祜山乡的一朵奇葩。她的创立者是一个歇不得的拉祜女人。作为民营企业家,她从未停止过奋斗。小小年纪的她,为了生活,河里筛沙敲石头,干和男人一样的重活累活。为了创造财富,她卖菜、卖茶、卖饲料,屠宰、养猪、开饭店……她一直有个梦想——把拉祜山乡森林里的野生果蔬,以拉祜的味道搬上世人的餐桌。  相似文献   

10.
2004年6月,笔者从南阳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令人感动的消息:有一男子愿意出租自己的脸面给人做广告,目的是挣钱拯救自己患病的爱妻!这个男人为什么愿意卖自己的脸呢?于是笔者就循线追踪,找到了这位情可动天的男子——林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愿意这样做。真情点燃爱情之火“我的命真的很苦!和别人相比我真的觉得我自己的命很苦……”我记得就是从林深的这句话开始进入他和王妙的感人世界的!我家在河南与陕西交界的西坪镇一个深山的小山村里,由于交通不便既闭塞又贫穷,记得当时我家就是靠政府的救济生活的,很多时候是吃了上顿没有了下顿,…  相似文献   

11.
她和老公因为一件小事吵了架,于是关在书房里上网,却不想遇上了曾经的他。看到Q Q里他那亲切的图像,她忍不住眼泪直流,情不自禁地发了一条信息过去:你在啊!就这样一句,她便和他又联系上了,便忘了自己曾经说过的那句:这辈子也不和你有任何牵扯!聊过之后,又相约见了面,她发现,他比以前更加成熟,更加体贴,更加温情。他总是默默地听她倾诉,间或给她一个笑  相似文献   

12.
正老师一家人的饭桌上,仅有米饭、咸菜和一小碗清汤……他弄明白了,老师和丈夫为让他学一技之长,每月仅有50元生活费!他坚决要退学打工挣钱给老师买肉吃!可当老师说"你退学了用什么本事给老师挣钱卖肉吃"时,他又开始拼命学习本领……他叫张玉鑫。不幸的是,他3岁时被河水冲走,6岁时被牲口踢伤眼睛,左眼球摘除,右眼仅余0.08的视力。  相似文献   

13.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南园子村,有个叫兰州湾子的自然村。村落不大,到处都是石头,石头里藏着历史,石头里长满了故事。  相似文献   

14.
正识才,就是正确地认识和识别人才,古人谓之"知人"。识才之所以重要,首先,因为它是正确用人的前提。只有发现人才,才能使用人才;只有了解人才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晋代学者葛洪对识才的重要性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将美玉看成石头的人,也会将石头看成美玉;将贤才看成蠢才的人,也会将蠢才看成贤才。将石头看成美玉,还没有多大的害处;若将蠢才看成贤才,那将是国家要灭亡的征兆啊!"  相似文献   

15.
<正>缘起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讨论,最早始于2012年的10月,一位网民在微博上将长期以来"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现象,总结为"中国式过马路"。微博同时还配发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过马路的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还有卖水果的三轮车等。  相似文献   

16.
<正>一条南北走向的巨大山脉,横亘在滇南弥勒城的西面,这就是弥勒西山,彝族支系阿细人聚居的地方。哈尼族作家艾吉曾到这里采风,写道:"石头怪模怪样,像雕刻过,各种形状的都有……每块石头都是一座山,钢筋铁骨,硬打硬扎。"1928年,我的父亲杨春荣,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叫诺糯的山寨里。他身高不足1.6米,体重50公斤上下,与他的4个妹妹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20,(8)
正茂爷离开我们一年了,在这期间,我为他写了一些文字,画了张画,但更多的是,对他的思念与不舍。"我们不用再去李老先生家上课了,老爷子今天早上走了——"……泰奔兄发给我这样一则消息后,正在南山食堂吃饭的我,呆坐了半晌。茂爷,我人生中那座最悠然的灯塔,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淡水河畔。茂爷是在睡梦中离去了,走得很安详,享年94岁。这距离上一次我到台湾淡水看望他,仅仅过了16天。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舞鞋     
偶尔,在路边的鞋店里,你会遇见一些特殊的顾客,她(他)是一位擎着双拐或摇着轮椅的不幸的人,空荡荡的裤管暗示他们已失去了一条左腿或右腿……或许,一开始你并未多想什么,只是用同情和尊敬的目光轻轻掠过那些受伤的躯体。可冷不丁,一个清冷的念头升了起来: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有多少永不曾穿用过的鞋子啊!而那只永远多余的鞋子又  相似文献   

19.
许五一,男,28岁,文化程度不详,安徽省庐江县人,北京动物园综合批发市场鞋商。我没有什么文化,赶上了好形势,得抓紧挣钱,为家里以后的生活做打算,不比你们北京人,像生在福窝里一样,您说是吗?我家土地少,收入也少,许多人便出来打工挣钱。19岁那年,我也随着乡亲们走出家门,天南地北地乱闯,什么活都做。我到过山西、甘肃、新疆、黑龙江,开过饭馆,卖过布,搞过服装展销,一直到今天专营皮鞋生意。四年前,我来到北京,住在丰台区马家堡村,在木樨园龙湫批发市场租了个摊位卖鞋,起早贪黑地干,生意一直还算过得去。到现在…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都知道“梦想”这个词,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两个字的分量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很多人还找不到答案!“梦想”,其实就是一个有助于你成功的想法,或许下面这几个故事更能诠释其中的精髓。有一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他在一次送信件的途中,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他拿起那块石头一看,发现石头的形状十分怪异,便把它放在自己的邮包里,且有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会十分动人。于是,他每天在送信途中都寻找并带回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为了捡回更多的石头,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顺便捡回一车石头。这样,他白天送信捡石头,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