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与至善先生的交往将近30年。第一次见到至善先生,是1976年的冬天。承蒙他的关爱,从那天起我就一直得到他精神的熏陶。最后一次见至善先生是2006年2月22日,因为要去韩国讲学,特地到医院与他作别,一周后至善先生离开了我们,那是2006年3月4日。在我的记忆中,至善先生是个极其认真的人,每做一件事总想做得十分好,生怕有一点不周到,即便是给朋友写封短信,也得  相似文献   

2.
苏姗 《侨园》2014,(8):54-56
吕建华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手工二胡制作大师,关于他制作二胡的成就本刊曾报道过,我这次拜访他的目的有两个: 一,聊聊已故中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那是一位极具向心力的音乐艺术家。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19日晚上8点20分。91岁的柯灵先生在华东医院停止了呼吸。那天晚上,我守在柯灵先生身边。弥留之际,柯老昏迷不醒,从中午,一直到晚上。他以一种安静的方式离开了人间。在病床上,他的身躯看上去那么瘦小,可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博大丰厚,浩瀚无际。在精神上,柯灵是一座高山,是一片海洋,他会长久地留在世界上。耸立在人们的视野中,汹涌在人们的心海里。柯灵先生的一生,丰富而又充实。他的文学生涯  相似文献   

4.
见到杨先生,记者惊讶了北京的一位朋友数起在北京投资的外商时,多次提到杨欣恒先生。前不久的一天下午,找到朋友提出采访杨欣恒先生。一联系,恰巧杨先生能抽出一点时间,于是,有了此次在民族饭店的采访。路上,朋友介绍说,杨先生在北京投资的规模相当大,人也有魄力,随即又强调一句:杨先生很年轻。尽管如此,见到杨先生时记者还是惊讶了:创立宏大业绩的实业家竟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杨欣恒先生中等身材,谈吐优雅,气度不凡,潇洒中更显稳健,他在平静的叙述中丝毫没有一句张扬之词、炫耀之语,但从他近乎平淡的谈话中,已深深地感受到这位美籍华人的诚恳与实在,从他那简洁的话语中,已分明看出了他对事业的奋力追求与对中国的眷恋。  相似文献   

5.
张志公先生谢世而去,倏忽已经一年。先生睿智、豁达、纯真、执着的品貌,时刻萦回在我的脑际。由于工作的关系,和先生交往近20年,常能听到他的高论,受到很多教益。先生的溘然长逝,使我痛失了一位崇敬的长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3,(14):55-55
有一位姓石的先生,平日爱卖弄学问。他听说蒲松龄先生学问高深,想要亲自试试。  相似文献   

7.
祁鸣与巴金     
祁鸣是本书。所有章节,在叙述一个共同的故事:他与巴金。近日在上海展出的《生活中的巴金———祁鸣影视作品展》,便是这部书的开篇。祁鸣何许人也?一位黑黑粗粗、扛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祁鸣追随巴金,是用他手中的“武器”:摄影机和照像机,其实不尽然,祁鸣是用他的心跟随巴金。在一个个镜头、一张张照片后面,有许多他与巴金的故事。祁鸣与巴金,还是“三毛之父”———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牵的线。那是在20余年前,祁鸣去拜访张乐平先生。乐平先生对他说:“你为何不去访访巴金?”于是,有一天,热心的张乐平先生带着祁鸣踏进了巴金先生的寓所…  相似文献   

8.
台北诗为媒在世界诗坛一提起玫瑰诗人人们都知道是彭邦桢先生。其实,彭先生虽然外形酷似山姆大叔,但骨子里却流淌着中国血,还讲一口地道的家乡话,湖北省黄陂县泡桐镇大彭家湾就是他的祖籍地。彭先生不仅其诗作洋溢着玫瑰的芬芳,而且他与夫人梅茵·戴诺的感情世界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9.
胡应湘先生近几年不辞劳苦地往返于香港内地,已有一百多次了。胡应湘先生早在三年前就决定把资金投到国内建设中来。他也是最先提出在内地修建高速公路设想的香港实业家。今年二月,在他又一次到北京时,本刊记者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10.
庞德公先生是三国时期的大隐士.他在当时虽为隐士,却四方闻名,因为经他的教导和推举,三国史上响当当的两大谋士--诸葛亮先生和庞统先生相继升空而起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其中庞统先生是庞德公先生的侄儿,诸葛亮先生是庞德公先生的弟子.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03,(5)
旅美华侨孙振东先生向丹东山区小学捐赠衣物旅美华侨孙振东先生爱心助学,于7月1日向丹东市振安区唐山城镇太平村小学58名学生各捐赠了一套学生服和书包等,并给该校5名教师每人订做了一套西服。孙振东先生在捐赠仪式上表示:今后太平村小学的学生如有考上大学的,他将全部资助到大学毕业。他还拟向太平村捐赠一辆汽车,以支持该村经济发展。(焦石)  相似文献   

12.
我的四点看法──关于“天人合一”及其他蔡尚思《望》周刊1994年49期发表了胡绳先生的《介绍一篇文章》。他介绍的是罗卜先生的《国粹·复古·文化》一文。罗卜先生的文章则批评了陈国谦先生在《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倾向。三位先生的文...  相似文献   

13.
蒋建国  周海滨 《各界》2011,(9):28-30
每年6月8日,北京市政协原副秘书长、蒋光鼐次子蒋建国先生都身着黑色衬衫,这一天是他父亲的忌日。如今已经一头白发的蒋建国先生犹记得,他的童年是跟随父亲在颠沛流离的战火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4.
晚霞映照着首都机场,一架中国民航客机缓缓降落在跑道上。在走下飞机的人流中,有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中一位戴着近视眼镜,面容清癯,他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弟弟溥杰先生。另一位身材魁梧,满头斑斑银丝,脸上显出激动的神情。他是谁呢?原来他是溥仪的四妹金韫娴的丈夫赵琪璠先生,在与家人离别了三十四年之后,终于从台湾经日本辗转回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5.
近日,看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则趣事:一次,先生到武汉大学讲课,先是从带来的箱子中取出一只大公鸡,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大叫而不吃;他又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就是不吃;最后,他轻轻松开手,把鸡放  相似文献   

16.
李可染中国画展的“前言”———先生作于12年前的《我的话》,是一篇约500字的短文,可染先生却在这里提到他的6枚印章。先生一生究竟自刻了多少印章?追寻它们,窥到的却是先生不凡人生的印迹。刻自早期的印章不多。“思牛堂”和“有君堂”是他这时期刻的两枚重要...  相似文献   

17.
傅艾以先生来找我,说曹聚仁先生的纪念馆在他家乡建成、开幕了,要我为它写一幅字去,我说我的毛笔字见不得人,不能写,他说他们希望我一定写,我这个人面子薄,经他这么一说,就不管献丑不献丑,答应下来了,而且跟着想好了十六个字:“行万里路,无愧记者;写百本书、不负此生。”我想用此也足以对曹聚仁先生表示敬意了。可惜我到现在为止,还在拖,还没有把这幅字交出去。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茅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而离他1981年3月27日逝世,也要有15年了。在他生时,我有幸能得到他的当面教诲,际此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的时日,不免愈益思念他。 自从我儿时开始接触新文学以来,除了鲁迅先生,我所钦佩的作家,就数茅盾先生,因为那时我就知道他们二位是在为中国新文学开辟草莱的。至于我知道郭沫若、郁达夫二先生,则要晚到大革命的前  相似文献   

19.
赵怀忠 《学理论》2010,(11):139-140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毛泽东曾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一生关注最早并投入较多精力的一项文化事业是图书馆。文章对蔡元培先生的图书馆生涯及其思想贡献进行了简略的梳理和归纳,一方面以缅怀这位文化伟人的丰功伟绩,一方面借以推动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好几个月前,有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来看我。他是通过颜文梁先生哲嗣振康君,探听到我的住址的。他正在写关于颜文梁的毕业论文,特来收集有关的资料。他说我写的发表在学林出版社出版的《颜文梁》一书内的《颜文梁先生年普》,是目前唯一的记载颜文梁生平事迹的完整传记,他希望我提供更多的有关材料。他还问我对颜老的评价如何,特别提到了同刘海粟、林风眠的比较。我很惭愧,自从写了那份年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