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部分大学生精神理念出现了“沙化”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部分大学生精神理念出现“沙化”现象的原因.并相应的提了一些对策,即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改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激发大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重视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作为家庭小型化趋势代表的核心家庭开始了新的裂变,“单亲家庭”作为一种新的家庭形式加入到社会生活中,并逐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单亲家庭大学生作为比较特殊的群体,进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切实做好高校单亲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提到日程上来,那么对单亲家庭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现状调查及研究愈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确立“人本论”、“内化论”“个性化”、“生活化”、“与时俱进化”的教育新观念,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当前大学生德育的新特点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以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本真的回归教育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真正成为新时期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设计、实施和完成大学生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高等教育,更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人性化教育,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出入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即将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探析“90”后特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要求真务实、倾注爱心、改变方法、以人为本,从而更好地对进入大学校园的“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对贫困生的人生观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要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施情感教育对启迪大学生的心智,完善其人格,提升人文内涵,构建心灵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从社会价值来看,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高校应从“行为育情”、“文化育情”、“师爱育情”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崭新理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新形势和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的情况,并对忽视以人为本思想现象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进一步加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继承与创新,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积极引导与加强管理“四种关系”和“三个重视”即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重视学生干部的骨干力量、重视互联网络的开放性两方面着重论述了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以人为本”的理念愈益深入人心,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也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展望,以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坚定以人为本的心理教育理念.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机制,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与时俱进。笔者重点探讨了“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科学内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缺失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文中从大学生、班集体、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中国梦”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措施。通过这些实际举措,就“中国梦”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高校育人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社会与我们争夺青年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互联网中一些有害信息及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才能走出经济利益驱使下造成的重智轻德的误区,新形势、新发展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了解他们在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面的新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对“两课”教学要按照“管用”的原则进行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要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并切实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等等,从而将大学生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为高校党政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进行大教育必须着眼小问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特点,构筑起有效的廉洁教育体系,夯实廉洁文化的校园基础,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心理发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呈现出“知易行难”的典型特点,本文试图从教育、社会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心灵和谐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中的政治沉默、理性主义等政治心态,是其中的不和谐之音。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路径,才能培育大学生的和谐政治心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当前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的流于形式、教师指导不够、实践基地缺乏、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规范等问题入手,提出了构建“大一”进农村、“大二”进城市、“大三、大四”进专业的大社会实践内容体系和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管理,以增强其实效性,切实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透视女大学生“中性化”现象背后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性化”风潮已成为女大学生追逐的前卫风向标,大学生群体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女大学生“中性化”行为本身与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环境变迁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引起了家庭、学校时教育方式的反思;女大学生“中性化”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需要正确引导使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