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长征》2002,(10)
我们总队党委坚持把“5·31”讲话精神作为指导部队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动力,不断将“三个代表” 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把学习贯彻讲话的过程作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更好地凝聚官兵思想和意志 我们以学习贯彻“5·31”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官兵头脑,增强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在对比中统一思想。在组织官兵观看改革开放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2.
罗庆宏 《世纪桥》2007,(3):13-14
陈云对长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长征途中担任了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渡江指挥部政委等职;他坚决反对“左”倾错误军事路线,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他最先向全世界宣传长征,并对长征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解放军报》连续报道了“独臂英雄”“、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金质奖章获得者“、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武警某部政委丁晓兵同志的先进事迹,看后感人至深。其中“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美丽”所展现的精神画面,更是让人回味无穷。丁晓兵的“精神家园”,因为“奉献”而美丽。“丁政委给我的心灵震撼是他真正教会我一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在工作中为他人奉献更美丽。”这是丁晓兵所在团的一名副连长在“学英模,话人生”演讲会上向全团官兵的真情诉说。正是丁晓兵的这种“奉献”精神,使这名副连长乃至全团官兵深深地感悟到…  相似文献   

4.
杜义德,1912年生于湖北黄陂,曾任红四军二十九团政委、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政委、红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骑兵师师长、八路军新编第四旅副旅长、冀南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军军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海军第二政委、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杜义德作战勇猛,且凡领受作战任务,“坚决”二字不离口,或说“坚决执行命令”,或说“坚决完成任务”,或说“坚决消灭敌人”,故有“杜坚决”之绰号。典范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朱参谋大笑说:“‘胡服’就是刘少奇” 1942年春的一天,八路军彭城运河支队政委童秋龙急匆匆地来到八中队,召集全体党员骨干开会布置任务。我当时担任八中队机枪班长,也在召集之列。看着政委严肃的神情,我暗自思忖:一定又是给哪位首长当“保镖”了。  相似文献   

6.
心底无私廉洁奉公驻甘谷某部政委牛向起廉洁自律事迹○王洲伟梁文渊牛向起自1993年任驻甘谷某部政委以来,坚持秉公办事,处处以身作则,用公道、正派、廉洁的言行,赢得了团党委“一班人”的信任和全团官兵的赞扬。1993年5月份,牛向起刚上任不久,宿舍没有电视...  相似文献   

7.
董恒峰 《湘潮》2008,(11):20-23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袁国平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和政委、西北抗日红军学校政委、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三科)政委、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第二校(又称抗大步兵学校)政委,为我党我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干部,其中不少人成为共和国的将军和新中国建设的栋梁。  相似文献   

8.
“连续8年先进,荣誉满墙,不但不能成为创先争优的持续动力,反而在一些官兵中滋生满足松懈心理,如此‘捧’出来的先进,怎能成为部队全面建设的‘领头羊!”广州军区空军某场站党委书记、政委黄春元对前期调研暴露出问题的某“先进”单位进行了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9.
王兆相 《湘潮》2006,(3):28-29
第一次见面:去“抗大”学习前1935年,我正在陕北神(木)府(谷)佳(县)榆(林)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三团团长,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来到陕北的喜讯。当时,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大举“围剿”中,已与西北革命根据地隔绝。我们在紧张的反“围剿”战斗的间隙,时时盼望着能得到党中央的指示,能见到毛主席。在人民群众舍生忘死的支援下,我们孤悬陕北最北端的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坚持了下来,红三团也发展壮大成了陕北红军独立师。随着“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独立师改编为八路军警备第六团,我任团长。毛主席给我和政委发来电报,命令我团东渡…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29日,省军区某团政委田明星从青海省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暨青年示范群体表彰大会上捧回“第八届青海青年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的奖牌。这份荣誉的取得,是该团官兵长期以来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结果。近3年来,这个团的官兵积极为驻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生态环境治理、扶贫帮困和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先后被兰州军区和青海省委、省政府评为“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先进单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1.
第五次反“围剿”前夕,为发展地方武装,福建军区下辖的宁请归军分区从宁化、清流、归化三县的独立营中抽调部分兵力,组建军分区的主力部队——红军独立七团.一九三三年十二月,独七团在清流的嵩溪正式成立。这期间,我和林火明、熊昌益、张彩云、范永忠五人刚好从瑞金红军学校第五期学习回来。我们回到宁清归军分区报到后,黄火星政委把我分配到独七团三营八连担任指导员。当时,独七团的团长是李集  相似文献   

12.
黄祖炎,江西省南康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担任中共信(丰)、(南)康、(南)雄中心县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委,1930年任工农红军28纵队政委、纵委书记,1933年调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工作,任秘书科长.当时,正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全党的统治时期,由于黄祖炎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反对“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就在黄祖炎政治上蒙受不白之冤之际,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毅然决定调黄祖炎担任自己的秘书.毛主席的这一决定,不仅是对黄祖炎政治上的莫大信任,而且也在实际上保护了黄祖炎.  相似文献   

13.
赖际发同志是新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从1956年建筑材料工业部组建时起,他长期担任部长职务,为开发新型建筑材料,研制国防急需的特殊材料,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赖际发1910年出生在福建永定县汤湖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过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他曾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后方政治部主任,晋冀豫边区游击队纵队政治部主任、旅政委、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政委等职;解放战争中,他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副部长职务,亲自组织领导后方军工生产,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赵启民将军智勇双全、军政兼备,曾加入陕北红军,参加创建陕北苏区;担任新四军团参谋长、团政委、旅政委,参与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担任华东野战军纵队政委、军政委,率部参加苏中、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宝贵贡献。他锐意进取,善于做开拓性工作,担任华东军区海军副政委、政委,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南海舰队司令员兼政委,海军副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为捍卫祖国安全和人民海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赵启民在陕北苏区错误的"肃反"中被关押,陪法场,险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军战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 不到14岁,他就成为共青团县委书记;刚刚16岁,就当了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不到18岁,就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委;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善于从眼前具体的“小事”入手 ,解决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学习和领会这种“小中见大”的工作作风和领导艺术 ,对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改进党的领导作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中见大毛泽东在领导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时 ,通过向群众调查 ,了解到这样一件“小事” :从前井冈山有一个山大王叫朱聋子 ,因熟悉井冈山地形 ,官兵进山抓他时 ,他就跟官兵满山转圈子。他把当了几十年山大王 ,官兵捉不住的原因归结为“井冈山不要会打仗 ,只要会打圈。”毛泽东把调查得来的 ,别人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7.
(一)罗贵波早在1926年就参加了革命,1928年担任安远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队长兼政委。1930年起先后担任红军35军政委、军长、军委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长期在山西工作,先后担任晋西北、吕梁、晋中等地区的区党委副书记、书记,晋绥第八地委书记,军区司令员、政委,新358旅和山西新军政委,太原警备司令员等重要职务。建国后,他担任中央军委办公厅第一任主任,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顾问团团长、首任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部党委副书记等。他最后的实际职务是山西省省长和中共山西省委第二书记。罗贯波同志在…  相似文献   

18.
1968年8月13日,对当时山西省军区独立师(内卫4540部队)的全体官兵来说是令人难忘和极为悲痛的一天,我们的贺华胜政委不幸被胃癌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享年52岁.噩耗传来,全师官兵无不失声痛哭.贺政委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关爱部下的一言一行,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思念和永远的回忆.  相似文献   

19.
《军队党的生活》2010,(9):25-25
吴德平担任78465部队政委、党委书记以来,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带班子、抓队伍、搞建设,部队建设驶上科学、健康、快速发展轨道。单位党委被上级评为“先进党委”,单位被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旅团级单位”、“抗震救灾先进单位”;他个人被评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先后荣立三等功五次。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出版和影片《铁道游击队》的上映,铁道游击队政委方正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方正──1942年11月至1943年6月担任铁道游击队政委的文立徵却于1945年2月22日在鲁南临城县(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冈镇)丁家堂村牺牲,年仅34岁。关于这位英雄烈士的战斗经历,《山东军区抗日战争时期战史》附件《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我军革命烈士英名录》,将他的籍贯记作“江苏铜山县”;在烈士的故乡湖南省衡山县,由于“找不到入党证明人”等原因,不承认他的“烈士”身份,甚至认为他是“在外干坏事而下落不明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