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第一个问题中写了这样一段很有哲学品位的话:“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学习六中全会文件,特别是学习这段话,我想就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  相似文献   

3.
《前线》2007,(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市第十次党代会则提出在全力办好奥运会的同时,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的目标任务,并在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中指出,要让"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更加通畅,基层化解矛盾的机制更加健全,首都社会秩序更加安定有序。"新时期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着力化解矛盾,是首都创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和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和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重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内部非对抗性的矛盾关系、矛盾运动和矛盾过程,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更加和谐协调地化解矛盾,构建并且完善人和发展的和谐关系、发展实践的和谐关系、党和人民的和谐关系。科学发展是和谐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顺理必然之章。不仅要坚持科学发展,而且要坚持和谐发展,特别是要统筹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大力促进企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还要正视矛盾,有效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化解各种矛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开展"五百"活动(即:进百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怎样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解决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克服前进中的矛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任务。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和谐是相对于不和谐即矛盾而言的。克服不和谐,矛盾双方取得相对平衡,处于相互…  相似文献   

7.
胡家贵  高翔莲 《求实》2007,1(10):4-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不断化解矛盾中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得到解决的社会。由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化解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中逐步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出…  相似文献   

9.
视野     
十六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据《瞭望新闻周刊》杂志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会议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全党同志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矛盾的学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能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正视矛盾、持续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新时期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积极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有效机制,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理论成果。我们党对于新时期社会矛盾运动的理解和化解矛盾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新时期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积极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方法和有效机制.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理论成果.我们党对于新时期社会矛盾运动的理解和化解矛盾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中国(庐山)论坛”的与会学者认为,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实现党内和谐,必须致力构建以和谐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党内文化;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和谐离不开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的内心和谐四大和谐的有机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根本在于文化崛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核心;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时…  相似文献   

1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即绝大部分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是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应被理解为一种固定的社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并不断正确解决和化解矛盾的过程,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享受和谐。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应弄清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真正和谐的社会在哪种社会形态下才可能建立。离开了社会形态、离开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质,单纯在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法律和道德范畴内,在矛盾对立与和谐关系的哲学概念范围内,或者在文献范围内探讨这个问题,把追求和谐说成是任何社会都可能达到的普适价值,对和谐社会问题采取道德决定论、文化决定论的立场,是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是如何构建,这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执政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强化矛盾、激化矛盾,还是采取正确方针,缓和矛盾、化解矛盾,并逐步…  相似文献   

16.
金秋十月,最具影响力、最激动人心的新闻,就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路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中国目前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政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不断化解矛盾的社会,是一个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因此,要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8.
《矛盾论》中的矛盾分析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方法论意义。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探索,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经验和有益启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目前学术界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术研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把和谐"纯思辨化"倾向的批判,本文认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进行哲学论证,必须首先把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限定在社会历史领域.抽象地谈论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还有危害.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矛盾运动良性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浅谈群众文化的和谐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树梅 《实践》2005,(4):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人心共向。和谐社会内涵丰富,构建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要素的支撑,健康的群众文化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之时, 从和谐角度审视群众文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很有必要。众所周知,文化是社会的调控器。人类社会,无论是哪种形态,始终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及人自身的欲望和理智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生活。解决矛盾,达于文明的手段多种多样,而依靠文化的力量去化解矛盾,倡导文明是重要的一环。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