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审讯期间,审讯人员不仅凭借自己法律地位进行审讯,而且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和策略同犯罪嫌疑人进行斗争。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罪责,必然要采取各种反审讯的方法,企图满混过关。审讯人员必须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制定审讯策略,如:试探摸底,加强心理攻势,施加心理压力,运用政策攻心,制造错觉,欲擒故纵,情感激发等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侦查环节是调查犯罪、抓捕罪犯、定罪量刑的重要阶段。讯问是最重要的侦查手段,审讯过程中视频监控到的非语言行为能反映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对犯罪嫌疑人非语言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引导审讯者调整讯问技巧和策略。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防止审讯人员滥用权力,应对视频监控进行标准化规定。  相似文献   

3.
刑事审讯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犯罪嫌疑人的各类辩解。为避免审讯僵局、持续施加压力、顺利固定证据,审讯人员应当综合运用态度指责法、逻辑推理突显矛盾、连续性追问等施压型策略和釜底抽薪消弭矛盾、归利解释装饰矛盾、常理常情引导等引导型策略,有效驳回犯罪嫌疑人的辩解。  相似文献   

4.
行为的展示受心理的支配,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研究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是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有效途径。在审讯过程中,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其往往表现出仇视社会、顶、扛、混和顾虑较大等心理特征,分析犯罪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讯对策,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犯罪线索,防止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或造成更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于审讯策略的研究与应用,目前,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审讯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局限于"中观"甚至"微观"层面,缺乏对审讯过程的顶层设计。而"非对称策略"在审讯中的应用则是一个全新的审讯思维模式。其实质是要将"非对称"性的战略思想融入到审讯中去,以达到对症下药的奇效。它是对现有的各种审讯策略的系统梳理与有效整合,使审讯主体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非对称策略即以非对称的审讯力量和不对应的讯问手段,制服犯罪嫌疑人,促使其交代犯罪经过而制定的整体策划与计谋。本文首先对非对称策略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述,其内容分别包括非对称策略的渊源和非对称策略的指导思想。其次,本文分别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论述了非对称策略与常规审讯策略的关系。最后,进一步明确了在整个审讯工作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非对称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审讯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活动,审讯必须讲究策略,侦查人员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制定审讯策略。"情感感化"在审讯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侦查人员要选择好情感感化涉入的时机,重视通过正确运用情感感化的方法,实现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审讯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关于职务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的相关问题,对北京市监狱50名在押男性职务犯罪罪犯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形成的原因、促使供述动机形成的因素、嫌疑人的自我评价、嫌疑人在审讯中的表现等方面。调查结论要求侦查人员在审讯中一定要从案件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运用合适的审讯方法与策略,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  相似文献   

8.
对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规律的探索,是审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心理学理论和现代审讯工作实践提出来的合理化策略,是审讯人员主动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原因、动机寻找一个在道德上符合情理的理由,以降低其罪责感,缓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失衡状态,从而突破其心理防线,改变其态度,敦促其采取外显的行为反应的一种利导型审讯方法。目前,侦查讯问实践中尚存在合理化策略的运用频率低、效果不佳的问题。为突破合理化策略运用的现实困境,应加强研究。基于合理化策略的内在逻辑,该策略运用前应做好心理重建,运用中要把握好时机并遵循角色迁移、移情共振、动因合理化、结果同向等步骤。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预审阶段犯罪嫌疑人的几种心理状态和某些表现形式,以及审讯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同时,阐述审讯时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我们所应采取的基本矫正策略,从而使案件的审讯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论审讯意识     
本文从审讯意识的内涵和作用出发,重点探讨了与传统审讯意识对立的现代审讯意识,提出现代审讯意识应是"以他为主"即以犯罪嫌疑人为中心、出发点来决定审讯活动的基本方式,具体从认识情感、基本需要和意志品质三方面论述审讯意识的结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软审讯法”中心理效应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讯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交流沟通。传统的"硬审讯法"将被和谐沟通为过程,自愿供述为目的"软审讯法"所替代。审讯实战中,审讯员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通过灵活运用角色互换、亲和、正强化、牢骚、暗示、巴纳姆、第三人、面子等心理学效应,科学劝说,缓解审讯双方的对立矛盾,建立和谐沟通,达到审讯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说话人在意念上或故意捏造、或故意隐瞒、或故意伪装,那么他所说的就是谎言。说谎是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应对审讯的手法,说谎贯穿审讯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审讯中,侦查人员必须不断地识别谎言,并在必要时予以拆穿。审讯中识别犯罪嫌疑人谎言的路径、方法、技巧多种多样,而通过口语,通过言语分析,通过身体语言,与事实、证据对照,通过行为再现与侦查实验,运用心理博弈策略,借助基础数据信息,利用心理测试技术等是识别谎言常用、好用的方法。从当下的研究情况看,这些方法构成了相对完整的识别犯罪嫌疑人谎言的方法体系。不过,为了防止审讯中识别谎言出现错误,还需对审讯中的识谎手法进行综合运用,引入全息谎言识别法。  相似文献   

13.
编制适用于我国的审讯策略感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在借鉴域外审讯策略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结合前期文献整理与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构建理论维度并编制初始问卷。以373名犯罪嫌疑人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另选取369名犯罪嫌疑人为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结果发现:警察审讯策略感知问卷共包含13个题项,由正面对质策略、指控性策略、信息收集策略3个维度构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13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问卷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能够作为评估侦查讯问中警察审讯策略使用的有效工具,并用于审讯策略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4.
疑难案件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拒绝供述自己所犯的罪行,同时也因为侦查主体在认定犯罪时证据不足。新形势下在对疑难案件的审讯中,应当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应当重视"党的领导、群众路线"的中国公安特色,应当提倡侦查审讯的措施和手段的出新其中,主要是掌握辨证的思维方法,科学地开展刑事侦查活动。  相似文献   

15.
职务犯罪审讯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强有力的较量,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的增强、法律限制的增多等给审讯带来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对在押职务犯罪罪犯进行调查问卷,对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形成的原因、自我评价等进行了分析,侦查人员应运用使用证据、利用矛盾、情感影响、认知重构等审讯方法,完善审讯体系,破解审讯难题,提高审讯水平,充分发挥审讯在查办职务犯罪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伪造、变造票据犯罪案件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造、变造票据犯罪案件具有单独发案率低,常伴有其他关联犯罪,在一段时间范围内连续犯罪等特点。司法实践中,立案前应注意对此类案件的初查,并根据其案件特点,针对此类犯罪的犯罪方法,从加大对关联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力度,审查犯罪工具及票据专用纸张的销售情况,查找具有犯罪技能的嫌疑人员等方面展开侦查。  相似文献   

17.
孙越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3):29-31,37
侦查讯问过程中,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总是用尽手段与审讯人员周旋,拒绝交代犯罪事实。为实现讯问目的,审讯人员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讯问策略,动摇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使其老实交代犯罪事实。除传统语言上的讯问策略外,非语言策略的灵活运用也非常重要。非语言讯问策略即通过面部表情、体态、眼神、语调等非语言手段的运用来达到摧毁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目的,主要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设计布景"、证据以非语言的方式使用、测谎仪的应用等方式,另外尤其要注意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务侦查讯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经济基础和犯罪手段等方面的特性决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受审中一般缺乏法制观念、侥幸和畏罪心理严重、意志薄弱而求生欲望强烈,审讯工作应周密设计,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并注意收集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应对轻微犯罪与重刑犯罪分别适用不同的刑事政策,以暂缓起诉等人文关怀方式挽救和感化轻微犯罪人,促使其尽快复归社会,实现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立足于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的实现途径,一要实现轻微犯罪的非刑罚化和刑罚个别化;二要强化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意识,改变以逮捕为主导的候审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侦审合并后,深挖犯罪仍是预审工作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因此更应增强深挖意识,拓宽深挖渠道,巧用审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