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暴力讨债,是指在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以索债为目的,在讨债过程中,对债务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这里的“债”必须是有证据证实确实存在的合法之债,不能是非法之债。所谓的暴力手段,指索债行为人在实施强制措施过程中所采取的绑架人质(砸门撬锁、强行搜查、恣意殴打、连续骚扰、反复洗劫债务人的财务、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打、砸、抢等。由于这种讨债方式不仅违反了法律,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时又干扰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因而暴力讨债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暴力讨债…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文本从法律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概念予以了初步界定,分析了弱势群体的现象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对均衡利益分配、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与完善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3.
"群体分化"和"共同体认同"是互联网时代展现社会变迁与社会秩序之间张力的重要社会现象。一方面,"群体分化"是互联网时代快速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共同体的消解;另一方面,"共同体认同"又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凝聚和社会整合,进而成为新型社会秩序建立的重要表征。因而,在认识到群体分化现象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的基础上,需要从包括网络共同体在内的新型共同体切入来达致新型社会秩序的寻求。  相似文献   

4.
监护制度是一项保护弱者的法律制度,它对于补充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权利弱势群体"的行为能力,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监护职责是监护制度的核心内容,故本文选择监护职责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作者对完善监护职责立法的意见和建议,期望我国能以制定民法典为契机,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监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在我国外商非法撤资的现象不断发生,引发法学界高度关注。四部委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应对由外商撤资而引起的相关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也针对此现象要求建立应对外商投资企业非法撤资讨债的应急审理机制,做好人员控制、财产和证据保全的工作预案。文章旨在探索建立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应对机制,从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及事后救济等方面应对外商撤资,避免撤资对我国经济引起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理的重点和基础在基层。调整乡村社会秩序的规则、形式很多,村规民约是其中之一,它是乡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有着国家法律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现象。为此,应进一步探索村规民约与国家法良性互动的路径,更好地发挥村规民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将恶意欠薪入罪,我国在除刑法之外的其他部门法中也对恶意欠薪行为作出了相关规定。恶意欠薪入罪迎合了现实需要,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对规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价值、秩序价值和效率价值。针对入罪后适用的法律问题,应当对具体罪状作出相应的界定。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控制是国家主导,政府自上而下推进的一种治理手段,它通过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思想及其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以及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从而达致一定的社会秩序。在诸多社会控制手段中,法律控制是最具约束力也最为形式理性化的一种。本文简略地梳理了社会控制思想的演化,指出"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有力手段。在对晚清以降的社会控制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当代中国的社会控制体系正在由改革开放之前的组织控制转变为1980年代以后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9.
"公司利益相关者论"自传入我国后,对我国公司治理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公司多边治理"的概念,用以重塑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然而,因缺乏相应的法理学基础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可行性,目前把"多边治理"引入我国公司治理领域非但不能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和保护社会利益,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0.
将内部规则界定为作为自由社会中自生自发秩序之基础的"自由的法律"并不是哈耶克社会理论和法律理论的最终结论,而只是其极为繁复的理论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对这个结论的理解也只能建立在哈耶克宏观的理论框架之中。可以说,在这个框架下,"自由的法律"这一概念的得出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源头在于哈耶克对社会秩序的分类、对自由的界定及对自生自发秩序形成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新突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检察机关作为宪法授权的法律监督机关,要牢牢把握"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方针,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依法打击职务犯罪和严重刑事犯罪,加强刑事、民事诉讼监督,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公权运行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为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服务.  相似文献   

12.
自春秋末期开始,周朝原有的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诸侯势力逐渐壮大,相互之间兵戈不绝.为在新的政治格局中谋得一席之地,各国纷纷改革旧制,变法图强.规范稳定的法制体系和合理有效的法律运作机制是各国法律改革的共同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商鞅的"改法为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探索."改法为律"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称谓的变更,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系统而有实效的法律运行模式,促进了新型君主集权专制政治的产生与运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公司法律制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许多"公司问题"亦日渐显露,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欺诈债权人的现象常有发生.大量的公司无力偿还债务,致使案件无法执行.因此,应当引进西方公司制度中行之有效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对我国现行公司制度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中对公司转投资行为的规定较为笼统,不能满足实践中解决相关纠纷的要求,尤其是没有明确违法转投资的法律效果,裁判不一的现象较多。2005年《公司法》修改以后,表面上取消了对公司转投资行为的限制,实际上并没有放宽要求。为更好地实现公司自治,促进公司法的现代化进程,应进一步放宽对公司转投资行为的限制,同时统一对违法转投资的效力认定,加强对关联企业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5.
约因制度是英美法系独特的法律制度,结合约因制度的内容,联系英美法系法律思维,约因制度引入中国将会遇到"水土不服"现象,即约因制度过于技术化、复杂化,无法抽象出一般原则;约因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信赖利益的保护,同日益扩大的合同责任趋势相佐,从而否定了缔约过失责任;约因制度的特性使得我国法官不易掌握.在我国法律制度体系中已存在与约因制度内在的合理性内核相似的法律救济制度及规则,因此,约因制度引入我国实无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处于从政治社会到市民社会的转型时期,私法无疑担当着实现社会转型、重塑社会秩序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私法体制,颁布了许多单行法律,初步形成我国私法基本秩序,可以说走过了探索时期,而迈向体系化阶段.民法法典化被视为是民法体系化的工具,也被认为弘扬私法精神、培育私法文化的途径.但是,法律根植于社会,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相契合.当代私法学者负有解释与发掘当今中国社会价值和社会秩序需求并将之提炼为法律规范的使命;私法学者应当"走出"私法,到社会的大舞台去研究私法,将私法精神贯彻到整个法律之中.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命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对现有的社会秩序、伦理观念以及法律体系造成冲击和挑战。文章论述了生命科技对法律各个方面的冲击,并阐述了在法律上的相关原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生命在于公正,法律惟其公正,才有权威。文章以景颇族神判为例进行考察,论述了神判的公正和权威,这种观念已深深扎根于景颇民众心中。景颇族习惯法即"通德拉"。景颇族神判曾在景颇族纠纷解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了"通德拉"神判产生的原因、种类、特点,最后对景颇族神判进行了客观评价,以期再现神判维持当时景颇族社会秩序的功能,同时也展示了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公正和权威。景颇族神判解决纠纷的彻底性,值得当今司法官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法律生态化问题展开相关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环境法学界普遍的现象。然而,因受到生态学、特别是环境伦理学的影响,法律生态化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泛法律化或伦理扩张主义的法律生态化倾向。这不仅偏离了法律生态化应以法律为源本、为基础的生态化意旨,增加了对法律生态化概念理解上的歧义,而且不利于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制保障的建立和完善。因此,科学合理地界定和阐释法律生态化的意涵,是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弱势群体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利益因缺乏基本的权利保障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而遭到严重的损害。他们的存在是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对他们加以法律保护。本文旨在通过树形结构梳理与认清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价值体系及其内在逻辑结构在达到树立一种社会意识和价值理念,为这种法律保护提供价值寻向和批判标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立法技术及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系统不断自我完善以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