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毒品管制法规 ,从事与毒品有关的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动 ,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依法查禁毒品 ,严惩毒品犯罪 ,这是因为毒品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安全带来触目惊心的严重危害。我国确定“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方针 ,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治理毒品犯罪关乎社会的稳定 ,民族的生存 ,国家的强盛 ,因此 ,有效打击毒品犯罪等于遏制了一大批犯罪问题的上扬 ,是治理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北美地区,加拿大全境以及美国的11个州的大麻全面合法化,其国内毒品形势也因此发生一些变化,并对其他国家造成了一定影响。大麻合法化导致吸毒人数上升、大麻蔓延的速度加快,并刺激国际毒品市场再度活跃,直接加大了各国治理毒品问题的难度。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也受到一定影响。对此,应提高禁毒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正确认识大麻的毒品属性,做好禁吸工作,严密监控国际、国内毒情,科学预测大麻犯罪形势,加大打击大麻类毒品犯罪力度,全方位严防死守。  相似文献   

3.
国际毒品犯罪形势加大了我国毒品犯罪防控压力,也对我国毒品犯罪的种类、形式、手段、分布产生影响。超大城市毒品犯罪整体下降,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为主,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占比增加,中心城区毒品犯罪案件占比相对校多,但存在总体数量减少和向郊区转移的趋势。检察机关参与毒品犯罪治理面临从传统的依托刑事检察职能的“打击”逐渐走向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的“治理”和从打击供应为重点向打击供应和需求干预并重的两个方面转变。从“供给侧”治理毒品犯罪面临国际毒品犯罪激增压力和依法严厉惩治毒品犯罪“边际效应递减”困境;基于毒品刑事犯罪案件办理面临新毒品种类增多和贩毒方式转变所带来的查处难、取证难等挑战;从“需求侧”探索毒品犯罪治理路径面临更重任务。应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立对毒品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模式;依法严厉惩处毒品犯罪同时,从“需求侧”开展毒品犯罪治理;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和利用网络实施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毒品替代物质的监管力度,建立涉毒品犯罪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4.
毒品犯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毒品的打击工作,对毒品犯罪的蔓延起到了重要的抵制作用。但现阶段我国打击毒品犯罪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失误之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打击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毒品犯罪与青少年保护问题及毒品犯罪的有组织化发展问题,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吸毒问题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吸毒人员数量大约以10%的速度增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因毒致贫、因毒致乱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国家的重视。调研发现,治理毒品问题必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其核心是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和减少毒品消费群体,其关键是源头治理,重点是解决需求侧的问题。我国应充分运用大数据,着重从创新毒品宣传教育、社会治理方式、打击毒品犯罪等方面对毒品进行深度治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毗邻"金三角"和"金新月"两大世界毒源地,周边被一条长长的毒品带包围,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对毒品犯罪的治理任重而道远。毒品犯罪的国际性、职业化、输出性、暴利性以及毒源地居民的贫穷性和封闭性等特征,决定了治理毒品犯罪必须在强化国际反毒合作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三个环节,即通过对毒源地国家的援助,实施"替代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毒品流通环节的上游供给;充分发挥打击职能,培养训练出一支业务过硬的缉毒队伍,严打毒品犯罪;同时严格控制和净化毒品消费市场,通过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及预防知识,使禁毒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有效遏制毒品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而达到遏制毒品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战后重建中阿富汗面临国际与国内矛盾突出的双重挑战。阿塔政府执政后需要巩固政权、解决民众贫困、打击毒品犯罪以及与恐怖组织划清界限等问题。从目前形势来看,阿塔政府已经实施了禁毒措施,但阿富汗毒品依然严峻,对我国毒情形势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对策:积极开展区域禁毒合作,完善区域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打击毒品犯罪能力,进一步阻断毒品犯罪有利条件;加强新疆及广东省毒品打击力度;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打击毒品方案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亚地区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及其对我国的严重危害.有必要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就打击中亚地区毒品犯罪开展合作。目前,应当完善打击毒品犯罪的区域性公约及其实施措施,加强各成员国禁毒立法的协调和完善,通过建立会晤机制等方式,加强合作打击中亚地区毒品犯罪的机制建设与机构建设。还应当就引渡、侦查协作等问题,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积极开展刑事司法合作,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毒品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包括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和走私罪中的走私毒品行为。这种犯罪在我国建国初期,经人民政府的治理曾一度绝迹,但这几年来却大幅度上升,并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笔者在此试图对其特点与原因作一分析,以期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和预防此种犯罪的产生。一、当前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当前,我国毒品犯罪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尤其在西南地区的××省,这方面犯罪所占的比例更大,占全国破获毒品案件的半数以上。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面对毒品犯罪的蔓延,司法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打击毒品犯罪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在打击毒品犯罪中涉及证据运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公安机关在办案实践中应当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社会采取持续松动的大麻政策,我国大麻毒品犯罪近年来表现出犯罪案件增多、滥用人数增加,国内外毒贩相互勾结现象日趋增多,通过网络售卖毒品大麻等特点,必须采取推动警示教育,收紧立法政策,加强技术支撑等措施,以应对持续松动的外部政策和内部打击困境对我国的禁毒政策和毒品防控体系建设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禁毒,但是全世界的吸毒人数仍在持续增加。禁毒,重的是打击贩毒者(卖方),但是在毒品市场上如果没有需求者(买方)即吸毒者,也就不存在供应者(卖方)即贩毒者。所以,打击毒品犯罪应当重减少需求。  相似文献   

13.
毒品犯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针对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的状况以及目前我国缉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寻求打击毒品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吸食毒品犯罪的立法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毒品犯罪是我国重点打击的刑事犯罪之一。吸毒作为整个毒品犯罪链条中的一环,对我国毒品泛滥,以及毒品市场的扩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刑事制裁方面应将吸毒行为与其他毒品犯罪行为同等对待。作者就吸毒行为的刑事危害性,结合国外立法经验,阐述了我国刑法应将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毒潮的泛滥,我国面临的毒情日益严峻,毒品犯罪日益猖獗。广东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毒品犯罪中处于特殊的地位。研究其毒品犯罪的特点以及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确定广东省打击毒品犯罪的方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顽疾,它不仅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还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毒品犯罪国际化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座孤岛,必须将毒品治理放在国际大环境下进行审视。全球毒品问题治理政策分歧加剧、新精神活性物质蔓延、国际毒品合作机制缺陷、暗网销售猖獗、毒品市场日益复杂等多元的原因,致使毒品犯罪泛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采取的强有力毒品治理措施,为国际社会毒品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建国初期以打击贩毒为重点,严厉惩办与改造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毒品犯罪实施“严打”政策,主张“从快从重”打击毒品犯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后,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我国开始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的同时,也要坚持审时度势,慎用死刑,注重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刑法》颁布实施以来的三十年里,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根据毒品犯罪的发展态势,1979年《刑法》实施后,毒品犯罪的种类越来越多,惩治毒品犯罪的法网日趋严密。毒品一直是三十年间毒品犯罪立法所确立的主要犯罪对象之一,毒品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完善的过程。在犯罪主体上,经历了从单纯地自然人到自然人与单位均能构成毒品犯罪的演变过程。同时,对毒品犯罪规定了较其他犯罪更为严厉的刑罚。体现了从严惩处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作为危害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刑事犯罪,历来被当作严厉打击的重点对象。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拉萨市的毒品犯罪既有一般地区毒品犯罪的典型性,也有当地毒品犯罪的区域性特点。受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影响,毒品犯罪在当地迅速蔓延、持续上升,部分吸毒人员甚至把拉萨市作为吸贩毒的"避风港",以逃避打击。文章结合当地毒品犯罪相关数据,深入分析毒品犯罪特点,总结出公安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中所面临的管控难、查处难、起诉难等困境,并在结合当地毒品犯罪现状、特点和实际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毒品犯罪防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南亚的毒品犯罪不仅危害着该地区各国的国内稳定,也严重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稳定。各国通过国内立法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打击该地区的毒品犯罪。针对中南亚地区毒品犯罪跨国性、地区性的特点,在中南亚各国间建立统一的刑事司法合作机制是打击毒品犯罪有效的途径。现有的各国国内法、以签订的多边和双边条约、协定及宣言等其他各种有利因素为中南亚国家打击毒品犯罪刑事司法合作一体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