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者即才     
阮平 《人事天地》2007,(9):40-40
姚明和叶莉,一个身高2.26,一个身高1.90,不久前举行了世界级高人的婚礼。两人相识在1996年,姚明在上海市少年体校认识了叶莉,从此难以忘怀。1998年,在上海市队的训练场上,姚明再次见到了美丽的叶莉。姚明就展示了勇敢的一面,他通过指导叶莉的动作,获得了接近的机会,又在适当的时机约了叶莉看电影,姚明顺风顺水。  相似文献   

2.
刘堰 《人事天地》2007,(5):42-43
姚明,2002年被美国休斯敦火箭队挑中,成为NBA的首位外籍新秀状元。四年多来,他在NBA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闻名世界的球星和全世界球迷心中的偶像。姚明在场上与对手比拼,场下还要与记者过招。场上,他挥洒自如,用精湛的球艺征服对手;场下,他谈笑风生,用如珠妙语应对记者。姚明应答的技巧也同他的球技一样娴熟,充满智慧,令人赞赏。  相似文献   

3.
楠方 《人事天地》2007,(6):40-41
曾有记者问姚明,中国年轻选手中他最看好谁?姚明的答案是易建联。  相似文献   

4.
李安:我是华人,不是美国人;辛迪·希恩,美国“反战母亲”再次被捕;宋秀岩:中国女省长将会越来越多;姚明,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夺冠;米洛舍维奇,强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微有声     
参与奥运会是一个很精彩的人生经历,得到奖牌的话那就是额外的奖励了。--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近日向媒体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南方人,对冰雪文化的喜爱和向往。  相似文献   

6.
橄榄果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的姚明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篇分析模式,旨在探讨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揭示语篇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加拿大两家报纸在不同时期报道姚明的两篇文章的文本分析,运用Halliday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分析得出了媒体运用语言实施对意识形态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幸迪 《人事天地》2009,(18):1-1
有一个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立志要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生。三大部《中国金融史》几乎被他翻烂了,可是连考数年都未考中。然而,在这期间不断有朋友拿一些古钱向他请教,起初他还能细心解释,不厌其烦。后来,问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索性编了一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一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是为了给朋友提供方便。是年,他依旧没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的那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却被一位书商看中,第一次就印了一万册,当年销售一空。现在这位朋友已经是中产阶级了。  相似文献   

9.
程金良  孙秀玲 《工会论坛》2008,14(3):144-145
邓小平是举世公认的世纪伟人,也是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伟大和传奇,得益于他超人的才干、智慧、意志,更得益于他从青年时代就已确立的崇高理想和信念。邓小平的留法勤工俭学岁月影响了他的一生,不仅使他在当时发生了根本性的思想转变,而且在此后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一直对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仇和出生在江苏盐城滨海县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原本有8个孩子,因为穷,2个夭折了。在他5岁时,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弟弟因为没钱治病死掉了,而自己能上学也是牺牲了三个姐姐的上学机会才换来的。1993年他的家是全村最后一个从草房改为瓦房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村娃,他了解农村的一切,也想改变这一切。  相似文献   

11.
18岁那年,高考落榜的他,带着不足百元的零钱出外闯荡。他先后到过几个城市,最终将命运定格在了北京。不甘心一辈子平庸的他,经常关注各种行业。无意中,他发现家乡的茉莉花茶在北京很受欢迎,便从老家低价收购了一大批茉莉花茶在京销售。茉莉花茶清热降火,而北方气候干燥,销售很是火爆。短短十年,他便成了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不幸的少年,因为身材矮小,总是被别人忽视。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但是班级小组推荐的名单中没有他。于是他找到老师表示愿意参加比赛,老师尽管有些怀疑,但仍答应了他。几天后,他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无尘电动黑板擦,这个作品不仅在学校获了奖,还在市里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马季走了     
马季走了。无论是在他这个年龄段还是在他这个辈分的相声演员当中,他都是最好的一个。他的声望和地位无人能代替,哪怕是辈分比他高的人。而在他后面。虽然知名的相声演员比马季那个时代的人多出不知多少倍,但是真正突出的并同时有威望的人却找不出来。中国相声这五十多年的发展,就像一个线轴状,两头大中间小。只是,后马季时代这一批人真的是无法跟前马季时代的人相提并论了。  相似文献   

14.
巴山 《人事天地》2006,(3):37-3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从小住在垃圾场附近的穷孩子。上小学时,有一天,他在路上捡了一只易拉罐,一个收破烂的人正好路过,他将易拉罐卖给了那收破烂的人,得了一角钱。他做成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生意。尔后,他发现到处都有被丢弃的废旧物品,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干起了捡破烂的营生。  相似文献   

15.
热干面的问世纯属一个偶然的机会。约在70年前,汉口长堤街关帝庙一带有个姓李的熟食小贩,因脖上长了一个肉瘤,别人称他“李包”。他原来卖的是凉粉和汤面。有年夏天,他沿街叫卖一天后回到家中,还剩下不少面条。他怕馊了,便把面条煮了一下,捞起来凉在案板上,  相似文献   

16.
肖晰 《人事天地》2006,(9):28-28
朋友春是一位老实木讷的人,在他去参加一家银行的职位招聘面试前,我想他肯定“没戏”,谁知他竟在众多的应试者中脱颖而出。春说,其实那次招聘面试也谈不上幸运,他只是老老实实办事,规规矩矩说话,缘于此才使他得到了公司的欣赏。  相似文献   

17.
冬亥 《人事天地》2007,(5):45-45
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都普遍地穷,他家里尤甚,好在上学还不需要花太多费用,父母辛勤劳作,省吃俭用,这让他能够一直呆在学校里。但是贫穷带来的影响还是无处不在,那是他心里一直解不开的结。他穿的衣服都是哥哥穿旧了的,偶尔也穿姐姐穿旧了的花裤子。  相似文献   

18.
卫毅 《人事天地》2008,(6):26-28
邱兴隆律师的办公室里遍是卷宗,这些卷宗都和著名的大案——湖南省郴州市原纪委书记曾锦春受贿案有关。邱兴隆是曾的辩护律师,“他找的我,他担心会被判死刑”。邱兴隆的名字很多时候都和“死刑”联系在一起,因为他公开呼吁废止死刑。他说,看到一个死囚走出铁门,前往刑场时的眼神,心里非常难受,感觉好像是我杀了他一样。  相似文献   

19.
王玲 《人事天地》2007,(10):16-16
范长江是老革命了。他参加过南昌起义,是第一位报道红军的国统区记者。抗战中他是活跃在各战区的战地记者,得到周恩来的称赞。解放战争中,他跟随中央转战陕北,亲眼看到毛主席指挥三四万人,打败胡宗南二十余万人。  相似文献   

20.
一个年届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嘴里叼着为人熟知的烟斗,在宽敞的书房里踱着方步,四周摆放着他自己的绘画和木刻作品。好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完成案头摆放着的自传。虽然他早已出版了不计其数的著作,名满天下,但这部自传还是显得有些沉重——可以说是过分沉重了。几经犹豫,他终于决定,要将真相向世人坦白:他曾经在二战中效力于希特勒的党卫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