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赵春 《创造》2024,(4):57-61
<正>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富民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区位、交通、生态等比较优势。分析富民县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红卫 《创造》2014,(6):84-85
正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要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有优势和竞争力的绿色品牌,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走出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对云南农业的科学定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2011年11月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品  相似文献   

3.
正鲜切花、香蕉、葡萄、蔬菜……七彩云南的高原立体气候,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经济作物,也催生了难以估量的农产品消费热浪。不知何时,农业这一古老又新鲜的行业,成为引领云南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火车头",而在这背后,是超过千亿的高原特色农业蛋糕。"山水"农业初冬的早晨,走进耿马县耿马镇允捧村芒信组,映入眼帘的是在翠竹和蔗林拥抱中的清秀的傣族村庄。近年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凭借着得天独厚的  相似文献   

4.
江仕敏 《创造》2015,(9):25-27
<正>风生水起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正成为人们眼里另一个"印象云南"。都市农庄、精致插花、生态产品……一张张云南高原特色名片齐集亮相,成为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最眩目的一道风景。自2011年11月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吹响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新号角以来,风生水起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正成为人们眼里另一个"印象云南"。依托云南低纬高原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总目标,全省以品牌  相似文献   

5.
孔垂柱 《创造》2013,(1):36-39
为把云南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省第九次党代会审时度势作出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部署,这是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有机对接和重大提升的必由之路,是发挥优势、培植产业、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治本良策,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和加快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深入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市场更广阔、效益更显著和优势更明显,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本刊 《创造》2014,(1):50-53
正"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四张名片"。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菜园、花园、果园、保健园",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努力的目标。"放心云南"、"健康云南"、"品质云南"、"人文云南",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理念优势。"品牌、市场、企业、基地、科技、食品安全可追溯、物流冷链"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不可多得的发展优势。走过跌宕起伏的特色产业长路,在求变、破局、突围和超越中,云南农业呈现出一抹抹夺目的亮色、一个个耀眼的金秋,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云南特色农业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绿色有机发展之路、市场营销创造之路和高原特色品牌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刊综述 《创造》2014,(2):52-53
正作为先行者的农业科技要率先破题,需加强政策扶持、资金及项目支持,建立稳定长效机制。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借助"南菜北运"的春风,"云菜"已从云南的大山深处走了出来,成为面向全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目前,中国香港、泰国市场上三分之一的蔬菜市场份额就来自云南。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的建立,让云南与泰、柬、老、缅、越5国间平等、互利、共赢的多边农业科技合作长效机制逐渐形成,以云南为  相似文献   

8.
正蓝天、绿海、红土……这里是云南,是全国的特色"菜篮子",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省份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云南正抓住新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升"云"字号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绿色云南,生态  相似文献   

9.
从地图上看,云南边境一线象一弯张驰有序的琴弦。在新的形势下,驻云南空军部队官兵在这弯琴弦上,奏出了一曲曲爱民新乐章。守好绿色家园云南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都是万木葱笼,花团锦簇,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然而,由于高原旱季风干燥,群众又有刀耕火种的农作习惯,绿色宝库常常受到山林火灾的威胁。因此,为少数民族群众守卫好绿色家园,便成为驻云南空军部队新时期拥政爱民的重要任务。1988年以来,他们主动承担了云南省的航空护林防火工作。滇南高原林区气象复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这…  相似文献   

10.
易水 《创造》2015,(5):34-35
<正>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要深入挖掘云南优秀农耕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时代价值。风生水起的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正成为人们眼里另一个"印象云南"。同样是鸡蛋,因为安全生态,"华曦蛋"的价格是普通鸡蛋的两倍;同徉是脐橙,因为种、采、收全流程绿色化,玉溪市新平县产出的脐橙备受追捧;同样是茶叶,因为无公害,普洱市思茅区的有机茶在欧洲市场供不应求且卖出了每公斤2000多欧元的天价……这种高原特色农业"生态力"释放出的巨大"红利",源自2011年云南  相似文献   

11.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指出:“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是流淌在云南人血液中的云南精神,成就了云南过去的辉煌,成就了云南现在的科学发展,必将成就云南未来的跨越。”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是构成云南精神的两大内核,高原情怀就是高远、开放、包容,大山品质就是坚定、担当、务实。善洲精神是杨善洲同志60多年历练和坚守的精神境界,“五个一辈子”诠释了善洲精神的实质:一辈子忠诚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巳;一辈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一辈子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辈子艰苦创业,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献给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  相似文献   

12.
邱文达 《创造》2002,(9):28-29
新世纪的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处于新阶段“爬坡”时期的云南农业的中心任务是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为此,省委提出“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新思路,并制定了《云南省“十五”农业发展纲要》,这为云南在新世纪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适应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云南关键是要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找到既符合云南实际,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形式和路…  相似文献   

13.
沙洲 《今日民族》2021,(6):24-26
现代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在不久前召开的"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 "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波宣布了这一成果.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关于"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重要指示,紧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切实让发展产业成为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加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努力走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精准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14.
易水 《创造》2019,(7):66-69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品牌化发展是重要内容;而在农业的品牌化发展中,农产品加工业又是重要抓手。云南具有独特的农业气候条件、农业土壤条件和农业种质资源条件,高原特色农产品具有“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木崇根 《创造》2012,(8):77-79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巍巍高原、茫茫群山,是其基本的地形特征。百余万年来(从古代元谋人算起),云南人生在高原、耕耘呵护高原,长在大山、敬畏保护大山,赋予了高原和大山人文情怀,创造了悠久瑰丽的民族文化;高原和大山,也向云南人奉献了琼浆宝藏和无限风光,并对云南人形成共同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高原情怀、大山品质,就构成了云南精神的两大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13,(9):1-3
《礼赞高原》经过精心打磨后,筛选出12个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系列表演,通过《舞动云南》、《唱晌云南》、《美丽云南》等篇章,将云南具有特色代表性的民族风俗、传统习惯等通过舞蹈与歌曲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王睿 《创造》2015,(9):28-29
<正>庄园经济既是一种经济模式,又是一种发展战略、一种规划思想,更是一次深刻的改革创新。当现代农业的鼓点响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风生水起之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和经营机制,庄园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必将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云南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多元,立体生态气候明显,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四季飘香,为发展庄园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提高农产品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式发展,持续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云南做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28日,云南民族中学迎来了第九届“红高原”体育艺术节。 云南民族中学是经云南省政府常务会决定,在昆明建立的唯一省属公办、有全寄宿制的民族中学。在“红高原”体育艺术节到来之际,前来参加体育节的有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民委、云南省精神文明办、成都军区、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市教育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校方还请到北京2008年残奥会中国游泳队队长、云南省残联副理事长张功杰;  相似文献   

19.
李保林  可顺祥  卫光辉 《创造》2015,(11):24-29
建水是一座色彩斑斓、钟灵毓秀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云南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建水全县国土面积3789平方千米,辖8镇6乡、137个村委会、16个社区,总人口54万.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阶段和历程,正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发展.“智慧农业”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全球发达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智慧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精细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或者说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智慧农业技术已经应用到温室植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诸多领域.“互联网+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的方向迅猛发展,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云南着力推进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云南发展智慧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