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霞 《青年探索》2016,(6):5-13
近年,咖啡馆消费深受城市青年群体喜爱。为了从青年消费者的求新欲望、象征性符号消费、社会公共空间三个理论视角来探讨青年在咖啡馆中的消费行为和动机,特以贵阳市的青年在咖啡馆中的消费为个案进行相关研究。当咖啡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各个城市后,咖啡馆本身已经失去了满足消费者求新欲望的属性。同时,随着城市青年可支配收入增加、咖啡文化的普及,咖啡馆在消费水平和消费文化上所具有的区隔功能也有所减弱。研究发现,咖啡馆之所以受城市青年群体的喜爱,最根本的原因是咖啡馆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空间,满足了青年群体对新的社会公共空间的需求。咖啡馆内的空间氛围不同于生产空间和家庭空间,它没有生产空间的紧张感氛围,给人以类似家庭空间的舒适感,提供了一个家庭之外的社交空间。在家越来越私密化的情境下,咖啡馆满足了青年在家庭空间外进行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空间需求。对这种氛围空间的体验消费,构成当地青年消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青年消费观念从实用型向体验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朱晓江 《思想战线》2004,30(1):65-71
白马湖作家群的文化个性从整体上来看是建设性的。和时代"以破为立"的主流思维方式不同,白马湖作家群的努力方向,并不在于反思、批判文化传统(或西方文化)的好坏得失,而主要通过他们扎实的文化工作,从正面向青年学生灌输一种新的文化理念与知识。这种建设性的文化个性与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理念紧密相关,并使其在中西方文化的处理问题上,显示出了兼容并包的风度意气。  相似文献   

3.
鲍曼的文化批判理论是鲍曼立足于西方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社会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这一现实处境,在与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进行对话和反诘的结晶。这一理论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视角,借鉴了大量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成果,从人类实践与现代资本维度,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轨迹,详尽探讨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对现代园艺文化和流动的现代性文化作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经济全球化在今天已成为任何国家和地区谋求生存发展无可逃避的事实前提,中国现代化当前面临着"双重境遇",即既要积极建设"稳固的现代性",同时也正遭遇"流动的现代性"困境,鉴于此,这一理论自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存在某种契合之处。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着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觅食苍洱     
中国文化一向以"和"与"合"为最高、最美妙的境界。这种"和合"的思想,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也是大理"饮食文化"的精髓。大理的美食和洱海的宁静温婉截然不同,它往往能予人一种狂热感,其中夹杂着酸辣鲜爽,这种味  相似文献   

5.
鲍宗豪 《政策》2003,(4):42-43
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削弱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主权,输送西方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企图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必须通过维护民族文化,消除"全球场"中文化发展的不平等、不公正性,保证和实现世界新文化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海文 《台声》2011,(5):92-93
你见过没有菜单的咖啡馆吗?你遇到过到店里点菜不仅要靠运气,还要看老板娘的心情?在厦门,就有一家台湾女生正如火如荼地经营着这么一家咖啡屋——  相似文献   

7.
一1998年4月,在由150个政府参加的国际会议上,代表们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将"文化"纳入经济决策制定的范畴内加以考虑;1999年10月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会议上,世界银行提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将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这标志着经济与文化在不断接近以后开始走向融合甚至重合,"知识经济"视野内的一种新的经济类型或者经济发展模式——"文化经济"诞生了。在世纪之  相似文献   

8.
咖啡的味道     
<正>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是一句被引用了无数次的咖啡名言。因为咖啡的味道,是和咖啡馆息息相关的。我很喜欢一家叫“闲庭”的咖啡馆。那是一家很普通的咖啡馆,全馆只有一位女服务员和一份餐牌,暗红色的装潢和略带哀愁的老歌,让整个大厅充斥着一种谈谈的忧伤。柠檬味的清水,盛在透明的八角杯  相似文献   

9.
从宗教信仰的视角探析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和分析了大理白族对佛教、道教和本主的多元宗教信仰,以及这些宗教信仰对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并以此为视角,探析了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
曾凡远 《前沿》2006,(2):227-230
古代中国长期迷醉于"华夏中心"的骄傲之中,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不屑一顾.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中国人上了切肤之痛的悲壮一课,国人开始反思"华夷之辨",取向"师夷长技",中国人的西方观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夏绍先 《思想战线》2001,27(3):94-96
唐宋中央王朝和南诏、大理国统治者,出于自身的统治需要,都积极主张输出和吸收中原文化,为中原文化在南诏、大理国社会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中原文化之所以得以在南诏、大理国社会广泛传播,主要是南诏、大理国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文化来适应社会的变动,以协调自身社会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剑峰  阿苗 《今日民族》2005,(5):36-38
数千年来,云南大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曾使古今中外的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凡是到过这里的国内外游客,提起云南大理的文化历史古迹和旖丽风光,都会赞不绝口,如数家珍,乐不思返。殊不知,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游客却未曾领略过大理神奇险秀的又一民族建筑艺术奇——大理宾川悬空寺。大理宾川的民族建筑奇景——悬空寺,俗称观音阁。位于距大理市约20公里的宾川县大营镇公路边观音箐的悬崖绝壁之上。明朝著名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崇祯十二年(公元1638年)曾于此驻足考察,并在《徐霞客游记·卷十上·滇游记十三》中两度记述了观音箐的地…  相似文献   

13.
沈跃龙 《传承》2013,(4):88+90
文化保守主义就是对古典文化的推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维护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反对不顾中国具体国情的照抄照搬西方模式,但固执于"中体西用",不承认文化有"质变""飞跃"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李艳群 《人民论坛》2011,(7):220-221
文化对人的行为构成潜在影响,不同的民族文化塑造不同的篮球文化。有别于西方传统的竞争精神、个人主义、运动追求和"分析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平"、集体依赖、重"静"和"直觉思维"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篮球文化的竞技缺失。比较中西传统,有利于融合中西优秀的篮球文化,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与前辈相比,中国“新世纪一代”有其独特的群体文化,“嬉皮消费主义”亚文化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文化形态之一。它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对传统消费文化的解构与抵制,是青少年同主导文化争夺话语权的文化体验,意象化、享乐化、反传统化与非稳定化是这种亚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哲学与社会学层面来看,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消费观嬗变、新价值理念对传统价值的犬儒主义抵抗、传媒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导向,以及“青年期统合危机”的个性化表达,是“新世纪一代”的“嬉皮消费丰义”亚文化的多维牛成因素。  相似文献   

16.
章文 《政协天地》2008,(9):24-25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上承中原、吴楚,下续台湾、海外,鲜明地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海峡两岸闽南人亲情、乡情相连,是永远分不开的情谊;地缘、血缘相亲,是永远割不断的血脉;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和传承的闽南文化,是"闽台一家"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11,(9):84
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综合性的文化传播推广机构。公司隶属于"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秉承基金会"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宗旨,坚持"文化创造价值,价值回馈社会"的经营理念,公司以保护、传承、弘扬、挖掘优秀民族文化为己任,运用商业的模式经营社会文化资源,致力于文化产业平台的整合和发展,为共识者创造共享的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8.
凡去大理巍山南诏古城观光的游客,都要经过永建镇回族聚居的村落,他们以自己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经济文化习俗吸引往来游客纷纷驻足。其中最为闪耀的要数独具伊斯兰文化风情的两颗明珠——东莲花和西莲花回族古村落。  相似文献   

19.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关于咖啡文化的经典之句,略显夸张了法国人的咖啡情结。当这个流行句式传到中国的时候,有着美人鱼墨绿色标志的星巴克几乎成为了“咖啡馆”的代名词。在星巴克店堂里、温馨、优雅、芬芳、浪漫的氛围吸引着不少追求品位和情调的中国人。在那里,喝咖啡不仅仅是品昧一种味道,更是领略一种文化。当坐在这个西方风情与东方韵味完美结合的“星巴克”店堂里,体验着舒适的环境和店员周到的服务时,我在想:到底是谁将  相似文献   

20.
杨自新 《创造》2003,(12):39-40
一、德宏具有丰富而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1、内涵丰富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德宏是祖国西南边陲一块神秘、美丽而又充满希望的孔雀之乡,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德宏作为傣族文化圈的发祥地,是黄河文化和恒河文化的交汇地。早在三千多年前,司马迁《史记》中即有"滇越"、"乘象国"的记载。唐宋是宋"金齿"部落属南诏和大理国管辖。明中期,在勐卯一带兴起了强大的傣族思氏封建领主政权。自元末起。中央王朝在德宏傣族地区设立土司,明清发展为10个较大的土司区域。由于中原文化、外来印度文化和本地传统的文化不断交汇,使德宏少数民族文化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