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巍山,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荟萃,共有省、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其中,利克村传统民居建筑群于2012年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当地好友的引领下,笔者最近慕名走访了这座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村落,并被其别致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利克村位于巍山县庙街镇营盘村委会南面的一个小山坳里,村中3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古朴庄重。  相似文献   

2.
中华建筑奇葩:客家传统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福文 《台声》2005,(7):74-75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同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一、坚固性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相似文献   

3.
周慧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112-114
本文在研究贵州传统民居环境自然生态特点的同时,关注传统民居在历史、文化、地理的综合作用下,分析传统民居的生态特点,挖掘传统民居中普遍而朴素的生态价值、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并为具有生态价值的新民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嫒媛  杨豪中 《前沿》2011,(20):151-153
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是在共生中生存,与事物和谐繁衍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建筑环境就是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完成了共生性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西安古城区内的传统民居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思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共生性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建筑环境的共生性保护。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从江鼓楼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环江县接壤。共有二十四万多人,主要民族有侗、苗、汉、壮、瑶、水等。其中侗族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沿都柳江北岸依山傍水建寨。其住宅多是二、三层吊脚木楼,顶盖鳞鳞青瓦。 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之一。高耸入云的鼓楼,飞阁重叠,层层而上,斗拱结构,钻尖顶式,远看好似一株金银巨杉屹立寨中。长廊阁宇式的风雨桥,横  相似文献   

6.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文化是人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的综合及其抽象,人们总是力图使自己的建筑类型和居住行为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地处黔东南以雷公山为主峰的苗岭山区,层峦迭嶂,坡大谷深、森林茂密,温湿多雨。我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就在这里。他们的住房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传统干栏建筑形态,尤以半干栏型制最为普遍和独特,它那风韵别致的建筑形象,多姿多彩的空间环境,素朴粗矿的艺术风格,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民族风情,蕴涵着丰富而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 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综合载体,它最忠实而坦诚地体现着特定的地域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审美理想,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特征。发掘这些更为深层的内涵性质是深化民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苗族民居独具一格,它藏于深山未人识,开发这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明珠的价值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巍山县交通事业局作为交通的主管部门,抓住了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给全县公路交通建设在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提到苗族建筑,人们自然会想起那一幢幢端庄秀丽的木构吊脚楼,它们遍布在森林茂密峦层叠嶂的苗岭山中和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清水江畔。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苗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显赫一时。据史料记载,上古三苗一直是尧、舜、禹诸部落联盟之劲敌,后因战败,才被迫南迁离开中原,进行为时漫长的大幅度迁徙。其中西支(即现今的西部方言支系)首先南迁,最后定居于乌蒙、乌撒一带,稍后,东支(即现在的东部方言支系)及中支(即现在的中部方言支系)亦被迫南迁至“南海”。所谓南海,即是江淮、荆州、左洞庭、右彭蠡、南这衡山、苍梧,乃至交趾的广大地区。最后这  相似文献   

10.
试论侗族民居建筑的群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区和湖北省西部部分县境内的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县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出土文物看,这个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秦汉时期已形成较大的民居村落。由于侗族居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它的历史条件,因而使其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突出的群体意识。本文拟从建筑格局、造型特点和功能等方面探讨其民族特征和群体意识,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低山丘陵和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而东低,向东和向东南倾斜,呈北东北——南西南向。全州总面积为30.500多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具有湿润湿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据1987年统计全州人口345万多人,其中苗、侗民族就占200多万人。 黔东南地区是一个地道的移民社会。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的祖先,都是从  相似文献   

12.
滕志朋  肖文欢 《前沿》2013,(1):186-189
福建土楼和围龙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杰出产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把“人…‘环境”以及“人与环境”都理解为生态性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机统一。土楼和围龙屋承受着旅游开发带给它的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但不利于保护传承它的方面更严重。保护传承土楼围屋,就必须保护其整体的生态性。因此,应测定旅游容量,严格限制游客人数;加强监管,禁止和消除目标群体损害土楼和围屋生态的行为;加强对土楼围屋蕴含的生态文化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以保护传承土楼和围屋。  相似文献   

13.
14.
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丰富多样,这些乡土建筑大多数散布于郊野乡村,建筑随环境地形而设,造型多样。其建筑装饰独具特色,题材多样,集绘画、雕刻与建筑于一体,其装饰文化内容丰富,这些建筑装饰内容包含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建筑技艺、装饰手法、社会功能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布依族民居建筑及其历史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布依族现行民居的建筑形式进行介绍,并对其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民族民居建筑,在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民族聚居的地区,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吊脚楼式民居。这是贵州少数民族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据史籍记载,上述诸民族历史上都曾活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后因种种原因方迁徒到我国的西南地区安家落户。这些民族的古代人既然生活在水网地区,面临的是温湿多雨的环境。因而在营建自己的栖身之所时,在当时存在的巢与穴的两种居住方式中,就只能选取巢居的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族》2003,(12):43
景颇民居,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景颇族建筑模式,木竹草结构,干栏式建筑,顺山梁倚山而建,朝向大梁倚山而安。因景颇族崇拜太阳,故景颇族民居围绕太阳神,充满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总的来说,景颇民居分为地板区和楼板区,地板区主要用于生产休息。楼板区又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主要设置神位、客房、粮屯、青年娱乐室等,右边部分主要设置卧室和厨房,楼区有5道门:正门、后门、两侧窗门、鬼门。建材和饰物中多处出现数字“六”,这主要是景颇民族认为天上有六个王宫,地上有6种官娃,所以用数字“六”来体现了齐全、万事通顺和吉利。民居建材中四棵柱子…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传统三峡建筑的典型代表,三峡民居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继承了三峡古代传统建筑的特色并继续发展,达到了三峡民居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在整个三峡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典型的三峡民居建筑融“道法自然”的环境美、孝亲敬老的布局美,中和为贵的结构美、“天人合一”的材料美以及“乐群贵和”的装饰美于一体,是内涵丰富的建筑审美对象.三峡民居质朴自然而又博大精深的建筑理念的真谛,就是遵循自然本体规律,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19.
清代以来是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清政府在新疆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等叛乱和抵御中亚外敌阿古柏入侵等事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通过一系列移民政策和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新疆的治理,新疆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中原与边疆各民族间的文化进入快速融合时期,中原汉文化对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的社会文化生活影响极为显著,我们可以从当地民居的汉建筑元素明显看到中原文化对这一地区产生的深刻影响。本文就中原汉建筑文化自清代以来对吐鲁番地区维吾尔传统民居影响这一典型现象,从内地与吐鲁番地区在政治关系、垦殖移民、商业贸易等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黄芳 《理论月刊》2002,(10):29-31
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历史不长,但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已经从以传统民居作为古代建筑文化实物资料进行研究的阶段发展到将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的阶段,今后传统民居将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