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一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当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体系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向这条规律(或者说整个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没有一个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相对稳定发展;二是社会主义运动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局部地区出现了倒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产生怀疑和动摇;国外一些敌  相似文献   

2.
李晓燕 《理论导刊》2008,1(2):29-31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榕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历史命运的科学判断,将这一判断释义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原意.与此相关,在"两大主义"尤其是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上,"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这一判断,比"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表述,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也更符合<共产党宣言>的有关思想.  相似文献   

3.
刘冰 《理论探讨》2001,(2):17-18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了新的特点.但未能消除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也不可能最终挽救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在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因而不可能摆脱经济危机的梦魇,只是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深层意蕴在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全球化内部各种力量之间重新博弈的必然结果,其意义是从这个侧面昭示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和它主导的全球化最终必然土崩瓦解,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5.
时雪 《学理论》2012,(23):23-24
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马克思曾经就此问题提出过著名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学说,生动有力、科学坚定地提出资本主义最终必然会走向灭亡.立足于“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一词,针对理论界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界定,结合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及资本主义的现状,以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及两种不同社会主义的区别,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这一趋势,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不可能否定这一趋势,它只是表明了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曲折性;信息社会的来临也决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永世长存,相反,它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准备了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不仅如此,信息社会走向更高级的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势,印证着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有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没有先例,社会主义和平演变成为事实出发,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产生怀疑。作者依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当前现实阶级斗争,对为什么在1989年东欧某些国家会和平演变,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过渡,暴力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也掌握政权,而却被和平演变,以及如何看待当前两种不同社会制度较量,所谓资本主义处于“攻势”,社会主义处于“守势”,新的国际共运高潮是不是会必然到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针对性强,观点鲜明,有一定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8,(12)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创造了毁灭自身的物质力量和阶级力量为基础,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随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揭示了"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两个必然"的实现在现实的实践中,是长期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共产主义,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不同的方式和道路,具有多样性;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客观尺度和无产阶级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主观力量为条件。待各方面条件成熟,"两个必然"必将成为现实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较资本主义是否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是一种历史必然?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对比问题。我想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国际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颤覆,搞和平演变,这是一场殊死的较量。这场斗争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战略性任务,就是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念,就是坚信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胜利,资产阶级专政必然为无产阶级专政所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的扩大要求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受到阻碍、生产社会化不能进展也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落后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图式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革命导师在150年前就揭示和论证的科学论断。然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但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未因危机而进入灭亡。相反的是,随着社会主义“领头羊”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在20...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我认为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预示着人类社会必然会出现一个高于和优于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但是,这一百多年来,不论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前人无法预料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情况和问题还使人感到困惑。因此,我们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充满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这“两个必然”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当今的社会现实及所产生的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所依据的历史条件有着巨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的结论受到严重挑战。现在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西方对“两个必然”的研究成果,鱼龙混杂,瑕瑜互见。现从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  相似文献   

15.
谭美微 《学理论》2011,(20):21-22
《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思想时至今日仍然绽放光芒,指引着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重温历史看这一思想在当时对资本主义进行犀利的批判和揭露;正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观这一思想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因素;而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更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自从迈出了那历史性的一步,社会主义的种子就在我们的国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两个必然"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是发展的理论,不存在过时的说法。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我国的工业化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才能尽快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以及整个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必然逐步走上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必然被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因此,新中国的工业化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这里,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同步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  相似文献   

18.
高欣 《学理论》2013,(4):63-6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著作,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重温《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本质,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坚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信念的大问题。只要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以绝对的优势战胜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这一问题始终就有常谈的必要。但要谈得深入人心,坚定人们的信念,就需要有理有据,抓住实质。因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全面辩证的、历史的和具体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一、社会主义学说基本内容的科学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理论优越性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过程的普遍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上层建设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容观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方式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一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仍没有过时,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多,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减少的量变过程。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