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传播与著作权集体管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艺 《知识产权》2000,(2):25-26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在网上的传播,使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共享。成千上万的网民足不出户便可纵观天下风云,尽情地冲浪在知识、文化和信息的海洋中。网络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信息的传播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把网络的重要性称为“无‘网’不胜”。但网络技术的特殊性也对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也随之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里最前沿的焦点课题。  相似文献   

2.
张耕  黄细江 《法学杂志》2013,34(1):55-61
在IT产业第三次革新浪潮来临时,云计算将重构商业生态系统.知识产权的利用,因网络环境的变化也发生巨大变革.本文阐述了云计算环境下著作权的归属,引用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理论,以合理注意义务的标准综合认定间接责任之过错,从而分析是否承担云计算环境下的间接侵权.同时试提出补偿金制度,寻求利益平衡的支点,以期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促进新兴技术的发展,平衡知识产权利用和技术进步,使人类共享知识产权与云计算带来的巨大便利和实惠.  相似文献   

3.
崔立红  秦野 《犯罪研究》2001,(1):25-29,46
网络在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为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开辟新的犯罪领域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侵犯知识产权成为互联网上一股来势凶猛的暗流.传统的刑事法律受到挑战,迫切需要刑事立法、司法及社会相关各界针对网络上的知识产权犯罪作出及时回应,从意识、法律和技术上有效遏制网上知识产权犯罪的大潮,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人的私权,进而维护社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来愈被社会所认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完善和执法不仅引起全社会关注,甚至成为我国与一些国家双边关系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危害社会的新情况。一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针对实践中遇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纠纷及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环境下的法律纠纷类型繁多,知识产权纠纷仅是其中的一类。本文所称的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纠纷,是指与网络相关联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地域性被削弱,只依靠传统的法律选择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网络发展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产生及网络环境下对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挑战及模式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侵权关系和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就我国《民法(草案)》第九编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进行评述并对我国的未来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的法律纠纷类型繁多,知识产权纠纷仅是其中的一类。本文所称的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纠纷,是指与网络相关联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由于网络已深入到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纠纷,在网络环境下均可出现,如涉及提供网络技术服务与支持的技术合同纠纷、涉及网络相关计算机程序的著作权纠纷以及涉及网络服务的商标权纠纷或企业名称权纠纷。本文将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出现的案例,阐述在我国已经出现的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纠纷及其相关法律问题。一、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纠纷及相…  相似文献   

8.
张深山 《法制与社会》2011,(21):259-259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网络传播的便利性为科学知识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给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也就成为了我国司法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就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异同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构建我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6月16日,国际互联网协会(TheInternet Society)发文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操作平台的不断发展,如何协调网络环境下衍生的各种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网络管理者们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协会建议国际社会应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纳入讨论议程,建立起初步的谈判制度来确定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因应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诞生并伴随传播技术的进步而扩张,进而形成如影随形般的姻缘历史。著作权权项配置立法滞后于传播技术发展的时间规律在公众利益、传播技术发展与利益平衡的实现等方面具有正当性,在立法上通过知识产权法定主义得到实现。著作权权项配置中的兜底条款等同于放弃知识产权法定主义,无视著作权与传播技术发展的时间规律,我国《著作权法》的修订应该删除权项配置中的兜底条款。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自主知识产权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本文对人力资源、技术和品牌、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目标进行了管理创新设计,以期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运营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是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技术转让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许可.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也会增加技术转让的成本和模仿的成本,而且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有利于权利人凭借优势地位来限制技术的转让、抑制技术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限制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滥用,以更有效地促进技术的转让和扩散,实现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是现代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强劲支持,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以下简称:信管)系统的建设则是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信管技术支撑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为一种应用软件,知识产权信管系统也更有效地促进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的网络化发展。本文旨在系统地探讨国外知识产权信管系统的研发现状及主要成就,以期对我国知识产权信管系统的开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刘晓娟 《法制与社会》2013,(24):256-257
行为人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被称之为网络犯罪。网络犯罪这一现象是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犯罪必然有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诈骗犯罪以及网上贩毒将发展迅猛,针对网络银行的犯罪将不断增多。对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刑事立法及国际间的司法合作等措施予以防控。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保护权利人的利益,最终目的则是通过保障知识产权人利益的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和信息的广泛传播,促进科学、文化进步与经济发展,由此知识产权制度被认为是增强创造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贸易及强化竞争地位的有效方式。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的加强、各国政策对知识产权的强制干预,知识产权内涵与外延开始扩张,权利人对垄断利益任意滥用,致使知识产权逐渐呈现异化的态势。知识产权的异化需要回归,从而实现知识产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曹阳 《行政与法》2007,(1):67-6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新给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从法人机构逐渐转变为执行或特殊机构;从较多关注于知识产权登记、审核的机构向承担更多的政治、经济发展职责的机构转变。技术进步也带来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传播以及保护作用的巨大变化。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必须认识到技术进步带给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挑战并作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王阳 《法制与社会》2010,(31):22-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技术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技术进步,保护企业勇于创新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日益成熟和完善。但知识产权先天具有的专有性特征,有可能成为损害市场自由竞争的潜在威胁,近些年出现的针对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反垄断调查正说明了这种威胁的现实存在。本文从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各自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特别是从利益冲突入手,分析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的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技术和标准不断融合的新形势下,信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不再只是一个局部或者部门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问题.时下,创造、保护、利用和管理信息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的环境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国际间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中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意义日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围绕着知识产权的保护展开的国际间双边和多边的谈判,特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达成,促使世界范围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适应本国发展之需要,顺应世界进步之潮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重申和强调了加强对高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问题。以保护智力成果权利人的权利、推动技术进步为己任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作用尤为直接和显著。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研究如何完善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界定 高技术产业是指应用各种高技术而形成的产业。在我国,高技术产业通常是指: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现状和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在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和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